兵有三诋。治国家,理境内,行仁义,布德惠,立正法,塞邪隧,群臣亲附,百姓和辑,上下一心,君臣同力,诸侯服其威而四方怀其德,修政庙堂之上,而折冲千里之外;拱揖指撝而天下响应,此用兵之上也。地广民众主贤将忠,国富兵强,约束信,号令明,两军相当,鼓錞相望,未至兵交接刃而敌人奔亡,此用兵之次也。知土地之宜,习险隘之利,明奇正之变,察行陈解赎之数,维抱缩而鼓之,白刃合,流矢接,涉血属肠,舆死扶伤,流血千里,暴骸盈场,乃以决胜,此用兵之下也。今夫天下皆知事治其末,而莫知务修其本,释其根而树其枝也。原文解释
【原文】
兵有三诋1诋:根本,策略。。治国家,理境内,行仁义,布德惠,立正法,塞邪隧
2隧:指地道、墓道,这里引申为指邪道。,群臣亲附,百姓和辑,上下一心,君臣同力,诸侯服其威而四方怀其德,修政庙堂
3庙堂:朝廷。之上,而折冲
4折冲:使敌#-666aa;战车后撤。千里之外;拱揖指撝
5拱揖指撝:拱揖指撝(huī),从容安舒,指挥若定。而天下响应,此用兵之上也。地广民众主贤将忠,国富兵强,约束信,号令明,两军相当,鼓錞
6錞:大钟。相望,未至兵交接刃而敌人奔亡,此用兵之次也。知土地之宜,习险隘之利,明奇正之变,察行陈解赎之数,维抱缩而鼓之,白刃合,流矢接,涉血属肠,舆死扶伤,流血千里,暴骸盈场,乃以决胜,此用兵之下也。今夫天下皆知事治其末,而莫知务修其本,释其根而树其枝也。

【翻译】
用兵打仗有三个策略。治理国家,整治境内;推行仁义,布施德惠;建立正确的法规,堵塞奸邪之道;使群臣亲近归附,百姓和洽;上下一心,君臣同心协力;诸侯信#-666hh;他的威力,天下四方之民感怀他的德泽;在朝廷上修明政治,就能使千里之外的敌#-666kk;不敢进犯;从容安舒指挥若定,而天下纷纷响应,这是用兵的上策。地广#-666aa;多,主贤将忠,国富兵强,守约诚信,号令#-666dd;明,两#-666kk;力量相当,#-666kk;鼓大钟之声相闻,但还没冲杀交手敌军就吓得奔走逃亡,这是用兵的中策。知道土地的适宜用途,熟悉有利的险要地形,懂得灵活机变及正面交锋的变化,审察行军布阵,明白兵力#-666dd;散和集中的规律,然后击鼓进军,刀刃相拼,飞箭迸撞,踩着血水,踏着伤亡者流出的肚肠,抬回牺牲者的尸体,扶下伤员,流血千里,尸骸遍野,经过这样残酷的恶战才决出胜负,这是用兵的下策。如今天下#-666aa;都知道治理末节,而不知道修治根本,就像抛弃树根而树立起它的枝叶一样。
原文 | 翻译 |
兵有三诋。治国家,理境内,行仁义,布德惠,立正法,塞邪隧,群臣亲附,百姓和辑,上下一心,君臣同力,诸侯服其威而四方怀其德,修政庙堂之上,而折冲千里之外;拱揖指撝而天下响应,此用兵之上也。地广民众主贤将忠,国富兵强,约束信,号令明,两军相当,鼓錞相望,未至兵交接刃而敌人奔亡,此用兵之次也。知土地之宜,习险隘之利,明奇正之变,察行陈解赎之数,维抱缩而鼓之,白刃合,流矢接,涉血属肠,舆死扶伤,流血千里,暴骸盈场,乃以决胜,此用兵之下也。今夫天下皆知事治其末,而莫知务修其本,释其根而树其枝也。 | 用兵打仗有三个策略。治理国家,整治境内;推行仁义,布施德惠;建立正确的法规,堵塞奸邪之道;使群臣亲近归附,百姓和洽;上下一心,君臣同心协力;诸侯信#-666hh;他的威力,天下四方之民感怀他的德泽;在朝廷上修明政治,就能使千里之外的敌#-666kk;不敢进犯;从容安舒指挥若定,而天下纷纷响应,这是用兵的上策。地广#-666aa;多,主贤将忠,国富兵强,守约诚信,号令#-666dd;明,两#-666kk;力量相当,#-666kk;鼓大钟之声相闻,但还没冲杀交手敌军就吓得奔走逃亡,这是用兵的中策。知道土地的适宜用途,熟悉有利的险要地形,懂得灵活机变及正面交锋的变化,审察行军布阵,明白兵力#-666dd;散和集中的规律,然后击鼓进军,刀刃相拼,飞箭迸撞,踩着血水,踏着伤亡者流出的肚肠,抬回牺牲者的尸体,扶下伤员,流血千里,尸骸遍野,经过这样残酷的恶战才决出胜负,这是用兵的下策。如今天下#-666aa;都知道治理末节,而不知道修治根本,就像抛弃树根而树立起它的枝叶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