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淮南子》 » 第十五卷 兵略训 > 兵贵谋之不测也,形之隐匿也,出于不意、不可以设备也…+

兵贵谋之不测也,形之隐匿也,出于不意、不可以设备也。谋见则穷,形见则制。故善用兵者,上隐之天,下隐之地,中隐之人。隐之天者,无法制也。何谓隐之天?大寒甚暑,疾风暴雨,大雾冥晦,因此而为变者也。何谓隐之地?山陵丘阜,林丛险阻,可以伏匿而不见形者也。何谓隐之人?蔽之于前,望之于后,出奇行陈之间,发如雷霆,疾如风雨,巨旗,止鸣鼓,而出入无形,莫知其端绪者也。原文解释

【原文】

兵贵谋之不测也,形之隐匿也,出于不意、不可以设备note-name:设备1设备:设防备。也。谋见则穷,形见则制。故善用兵者,上隐之天,下隐之地,中隐之人。隐之天者,无法制也。何谓隐之天?大寒甚暑,疾风暴雨,大雾冥晦,因此而为变者也。何谓隐之地?山陵丘note-name:阜2阜:大的土山。,林丛险阻,可以伏匿而不见形者也。何谓隐之人?蔽之于前,望之于后,出奇行陈之间,发如雷霆,疾如风雨,巨旗note-name:注解[3]3注解[3]:卷取。,止鸣鼓,而出入无形,莫知其端绪note-name:端绪4端绪:来龙去脉。者也。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战争可贵的是计谋不为#-666aa;预料,部队形迹的隐匿,出于敌#-666aa;的意料之外,使之不能够加以防备。计谋被#-666aa;识破那么就会走上穷途,行迹暴露那么就会被制#-666hh;。所以真正能用兵的人是,上利用天象隐蔽自身,下利用地形藏匿自我,中间发挥人的作用来隐蔽自身。如果用天象来隐蔽自我,就没有什么敌人不能被制#-666hh;。那么什么叫利用天象隐蔽自我呢?就是利用大寒酷暑、狂风暴雨、大雾昏天这样的天气条件来因势变化、迷惑对方。那么什么叫利用地形隐蔽自我呢?就是利用山地丘陵、丛林险阻这些地形条件来藏隐部队以作埋伏袭击。什么叫隐藏在人中间?就是在敌人前进的道上埋伏,或尾随敌#-666kk;跟踪观察,或出奇兵冲入敌#-666kk;阵营,这攻击的迅猛如雷霆,推进的速度如风雨,一旦达到目的就偃旗息鼓悄然离去不见踪影、不留形迹,没有人知道他的来龙去脉。

原文翻译

兵贵谋之不测也,形之隐匿也,出于不意、不可以设备也。谋见则穷,形见则制。故善用兵者,上隐之天,下隐之地,中隐之人。隐之天者,无法制也。何谓隐之天?大寒甚暑,疾风暴雨,大雾冥晦,因此而为变者也。何谓隐之地?山陵丘阜,林丛险阻,可以伏匿而不见形者也。何谓隐之人?蔽之于前,望之于后,出奇行陈之间,发如雷霆,疾如风雨,巨旗,止鸣鼓,而出入无形,莫知其端绪者也。

战争可贵的是计谋不为#-666aa;预料,部队形迹的隐匿,出于敌#-666aa;的意料之外,使之不能够加以防备。计谋被#-666aa;识破那么就会走上穷途,行迹暴露那么就会被制#-666hh;。所以真正能用兵的人是,上利用天象隐蔽自身,下利用地形藏匿自我,中间发挥人的作用来隐蔽自身。如果用天象来隐蔽自我,就没有什么敌人不能被制#-666hh;。那么什么叫利用天象隐蔽自我呢?就是利用大寒酷暑、狂风暴雨、大雾昏天这样的天气条件来因势变化、迷惑对方。那么什么叫利用地形隐蔽自我呢?就是利用山地丘陵、丛林险阻这些地形条件来藏隐部队以作埋伏袭击。什么叫隐藏在人中间?就是在敌人前进的道上埋伏,或尾随敌#-666kk;跟踪观察,或出奇兵冲入敌#-666kk;阵营,这攻击的迅猛如雷霆,推进的速度如风雨,一旦达到目的就偃旗息鼓悄然离去不见踪影、不留形迹,没有人知道他的来龙去脉。

【原文注释】

〔1〕设备:设防备。»

〔2〕:大的土山。

〔3〕:卷取。

〔4〕端绪:来龙去脉。

下一篇:凡国有难,君自宫召将,诏之曰:“社稷之命,在将军,即今国有难,愿请子将而应之。”将军受命,乃令祝史太卜斋宿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鼓旗。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趁至堂下,北面而立。主亲操锁,持头,授将军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头,授将军其柄,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将已受斧锁,答曰:“国不可从外治也,军不可从中御也。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以受制于前矣,鼓旗斧钺之威,臣无还请,愿君亦以垂一言之命于臣也。君若不许,臣不敢将。君若许之,臣辞而行。”乃爪鬋,设明衣也,凿凶门而出;乘将军车,载旌旗斧钺,累若不胜;其临敌决战,不顾必死,无有二心。是故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主于后;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利合于主,国之实也,上将之道也。如此,则智者为之虑,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如驰骛。是故兵未交接,而敌人恐惧。若战胜敌奔,毕受功赏,吏迁官,益爵禄,割地而为调,决于封外,卒论断于军中。顾反于国,放旗以入斧锁,报毕于君曰:“军无后治。”乃镐素辟舍,请罪于君。君曰:“赦之。”退,斋服,大胜三年反舍,中胜二年,下胜期年。兵之所加者,必无道国也,故能战胜而不报,取地而不反。民不疾疫,将不夭死,五谷丰昌,风雨时节。战胜于外,福生于内,是故名必成而后无余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