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淮南子》 » 第十五卷 兵略训 > 凡国有难,君自宫召将,诏之曰:“社稷之命,在将军,…+

凡国有难,君自宫召将,诏之曰:“社稷之命,在将军,即今国有难,愿请子将而应之。”将军受命,乃令祝史太卜斋宿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鼓旗。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趁至堂下,北面而立。主亲操锁,持头,授将军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头,授将军其柄,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将已受斧锁,答曰:“国不可从外治也,军不可从中御也。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以受制于前矣,鼓旗斧钺之威,臣无还请,愿君亦以垂一言之命于臣也。君若不许,臣不敢将。君若许之,臣辞而行。”乃爪鬋,设明衣也,凿凶门而出;乘将军车,载旌旗斧钺,累若不胜;其临敌决战,不顾必死,无有二心。是故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主于后;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利合于主,国之实也,上将之道也。如此,则智者为之虑,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如驰骛。是故兵未交接,而敌人恐惧。若战胜敌奔,毕受功赏,吏迁官,益爵禄,割地而为调,决于封外,卒论断于军中。顾反于国,放旗以入斧锁,报毕于君曰:“军无后治。”乃镐素辟舍,请罪于君。君曰:“赦之。”退,斋服,大胜三年反舍,中胜二年,下胜期年。兵之所加者,必无道国也,故能战胜而不报,取地而不反。民不疾疫,将不夭死,五谷丰昌,风雨时节。战胜于外,福生于内,是故名必成而后无余害矣。原文解释

【原文】

凡国有难,君自宫召将,诏之曰:“社稷之命,在将军,即今国有难,愿请子将而应之。”将军受命,乃令祝史note-name:祝史1祝史:掌管祭祀向#-666nn;灵祷告的官。太卜:占卜的长官。斋宿:在祭祀前所要遵守的戒律,包括吃素斋,沐浴洁身,不与妻妾同房等,表示对上天的虔诚。太卜斋宿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鼓旗。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趁至堂下,北面而立。主亲操锁,持头,授将军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头,授将军其柄,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将已受斧锁,答曰:“国不可从外治note-name:从外治2从外治:指接受朝廷内外的统治。也,军不可从中御note-name:从中御3从中御:君主在宫廷内进行指挥。也。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以受制于前矣,鼓旗斧钺之威,臣无还请,愿君亦以垂一言之命于臣也。君若不许,臣不敢将。君若许之,臣辞而行。”乃爪鬋note-name:爪鬋4爪鬋:古代的丧礼,在入殓的时候把死者的手指甲剪去。鬋:剪除。,设明衣note-name:明衣5明衣:古代丧礼中给死者所穿的衣#-666hh;也,凿凶门note-name:凶门6凶门:朝向北的门。古代的门都没有朝北开的,将#-666kk;在出征的时候凿一扇向北开的门,表示下定了必死的决心。而出;乘将军车,载旌旗斧钺,note-name:累7累:危难。若不胜;其临敌决战,不顾必死,无有二心。是故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主于后;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利合于主,国之实也,上将之道也。如此,则智者为之虑,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如驰骛。是故兵未交接,而敌人恐惧。若战胜敌奔,毕受功赏,吏迁官,益爵禄,割地而为调,决于封外,卒论断于军中。顾反于国,放旗以入斧锁,报毕于君曰:“军无后治。”乃镐素辟舍,请罪于君。君曰:“赦之。”退,斋服,大胜三年反舍,中胜二年,下胜期年。兵之所加者,必无道国也,故能战胜而不报,取地而不反。民不疾疫,将不夭死,五谷丰昌,风雨时节。战胜于外,福生于内,是故名必成而后无余害矣。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大凡国家发生战祸,国君便在宫中召见将#-666kk;,命令他说:“社稷的命运托付给你,现在国家有危难,希望你能率兵应敌。”将#-666kk;接受了命令,就下令祝史、太卜斋戒三天,然后前往太庙,钻刻灵龟,卜定吉日来举行授旗仪式。授旗那天,国君进入太庙门以后,面朝西边站立。将#-666kk;进入太庙门,快步走到堂下,面朝北站立。国君亲自拿着大斧,手持斧头将斧柄授给将军,说:“从现在起,上至苍天,都由将军控制。”国君又拿着大斧,手持斧头将斧柄交给将军,说:“从现在起,下至深渊,都由将军指挥。”将军接过斧钺后回答国君说:“国家的政事不能由受命在外的武将治理,军队的事务不可由宫廷来干预,臣如怀有二心是不能侍奉国君的,心志疑惑的将帅是不能够出征应战的。我既然已经在君王面前接受了任命,免征权力的鼓旗和斧钺已为臣所掌握,臣下达军令时就不必请求君主了,希望国君不要对臣下达军事命令。君王如果不允许,我不敢为将。君王如果允许,我就告辞出发。”于是便依丧礼剪短手足指甲,安排好了丧衣,凿开北门而去,以示必死之决心。乘着将军之车,载着军旗斧钺,#-666nn;情凝重。但他们面对敌#-666aa;决战的时候,则奋不顾身,一心报效国君。因此作战起来不怕天不怕地,不怕敌#-666aa;在前头,不怕君王从后牵制;进攻打仗不是为了名利,后退撤离不逃避罪责,一心一意只求保护百姓。利益符#-666ff;国君的要求,这是国家最宝贵的,也是将帅应具有的德行。将帅如能做到这些,那么有智慧的#-666aa;就会替他出谋划策,勇敢的人就会替他英勇作战,气壮山河,疾速如同烈马奔驰,因此,两军尚未交战,敌军就恐惧害怕了。如果打了胜仗赶走敌人,全军上下都会受到奖赏,军吏也会得到升迁、增加爵禄,#-666dd;割到土地在境外作出决定,在军中对有罪的人判处罪行。率军返回国内以后,交还军旗和斧钺,向君王禀报战事结果完毕,说:“军中没有什么遗留的事要处理。”然后穿上素白丧#-666hh;辟舍居住,并向国君请没有完全尽责之罪。国君说:“免罪。”于是将帅退下后穿上斋戒的#-666hh;装。取得重大胜利的将帅经三年后才返回府第居住,取得中等胜利的将帅二年后才返回府第居住,取得小胜利的将帅则需一年后才返回府第居住。正义战争的矛头总是指向昏君统治的国家,所以能够做到战胜敌国而不遭敌国的报复,夺取土地而不会被敌国反攻,人民将不会有疾病瘟疫发生,将军也不会战死,五谷丰收,风雨按时来临,在外战胜敌国,对内造福人民,所以这样的战争必定给君王和将帅带来名声而不会留下祸害。

原文翻译

凡国有难,君自宫召将,诏之曰:“社稷之命,在将军,即今国有难,愿请子将而应之。”将军受命,乃令祝史太卜斋宿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鼓旗。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趁至堂下,北面而立。主亲操锁,持头,授将军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头,授将军其柄,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将已受斧锁,答曰:“国不可从外治也,军不可从中御也。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以受制于前矣,鼓旗斧钺之威,臣无还请,愿君亦以垂一言之命于臣也。君若不许,臣不敢将。君若许之,臣辞而行。”乃爪鬋,设明衣也,凿凶门而出;乘将军车,载旌旗斧钺,累若不胜;其临敌决战,不顾必死,无有二心。是故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主于后;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利合于主,国之实也,上将之道也。如此,则智者为之虑,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如驰骛。是故兵未交接,而敌人恐惧。若战胜敌奔,毕受功赏,吏迁官,益爵禄,割地而为调,决于封外,卒论断于军中。顾反于国,放旗以入斧锁,报毕于君曰:“军无后治。”乃镐素辟舍,请罪于君。君曰:“赦之。”退,斋服,大胜三年反舍,中胜二年,下胜期年。兵之所加者,必无道国也,故能战胜而不报,取地而不反。民不疾疫,将不夭死,五谷丰昌,风雨时节。战胜于外,福生于内,是故名必成而后无余害矣。

大凡国家发生战祸,国君便在宫中召见将#-666kk;,命令他说:“社稷的命运托付给你,现在国家有危难,希望你能率兵应敌。”将#-666kk;接受了命令,就下令祝史、太卜斋戒三天,然后前往太庙,钻刻灵龟,卜定吉日来举行授旗仪式。授旗那天,国君进入太庙门以后,面朝西边站立。将#-666kk;进入太庙门,快步走到堂下,面朝北站立。国君亲自拿着大斧,手持斧头将斧柄授给将军,说:“从现在起,上至苍天,都由将军控制。”国君又拿着大斧,手持斧头将斧柄交给将军,说:“从现在起,下至深渊,都由将军指挥。”将军接过斧钺后回答国君说:“国家的政事不能由受命在外的武将治理,军队的事务不可由宫廷来干预,臣如怀有二心是不能侍奉国君的,心志疑惑的将帅是不能够出征应战的。我既然已经在君王面前接受了任命,免征权力的鼓旗和斧钺已为臣所掌握,臣下达军令时就不必请求君主了,希望国君不要对臣下达军事命令。君王如果不允许,我不敢为将。君王如果允许,我就告辞出发。”于是便依丧礼剪短手足指甲,安排好了丧衣,凿开北门而去,以示必死之决心。乘着将军之车,载着军旗斧钺,#-666nn;情凝重。但他们面对敌#-666aa;决战的时候,则奋不顾身,一心报效国君。因此作战起来不怕天不怕地,不怕敌#-666aa;在前头,不怕君王从后牵制;进攻打仗不是为了名利,后退撤离不逃避罪责,一心一意只求保护百姓。利益符#-666ff;国君的要求,这是国家最宝贵的,也是将帅应具有的德行。将帅如能做到这些,那么有智慧的#-666aa;就会替他出谋划策,勇敢的人就会替他英勇作战,气壮山河,疾速如同烈马奔驰,因此,两军尚未交战,敌军就恐惧害怕了。如果打了胜仗赶走敌人,全军上下都会受到奖赏,军吏也会得到升迁、增加爵禄,#-666dd;割到土地在境外作出决定,在军中对有罪的人判处罪行。率军返回国内以后,交还军旗和斧钺,向君王禀报战事结果完毕,说:“军中没有什么遗留的事要处理。”然后穿上素白丧#-666hh;辟舍居住,并向国君请没有完全尽责之罪。国君说:“免罪。”于是将帅退下后穿上斋戒的#-666hh;装。取得重大胜利的将帅经三年后才返回府第居住,取得中等胜利的将帅二年后才返回府第居住,取得小胜利的将帅则需一年后才返回府第居住。正义战争的矛头总是指向昏君统治的国家,所以能够做到战胜敌国而不遭敌国的报复,夺取土地而不会被敌国反攻,人民将不会有疾病瘟疫发生,将军也不会战死,五谷丰收,风雨按时来临,在外战胜敌国,对内造福人民,所以这样的战争必定给君王和将帅带来名声而不会留下祸害。

【原文注释】

〔1〕祝史:掌管祭祀向#-666nn;灵祷告的官。太卜:占卜的长官。斋宿:在祭祀前所要遵守的戒律,包括吃素斋,沐浴洁身,不与妻妾同房等,表示对上天的虔诚。»

〔2〕从外治:指接受朝廷内外的统治。

〔3〕从中御:君主在宫廷内进行指挥。

〔4〕爪鬋:古代的丧礼,在入殓的时候把死者的手指甲剪去。鬋:剪除。

〔5〕明衣:古代丧礼中给死者所穿的衣#-666hh;

〔6〕凶门:朝向北的门。古代的门都没有朝北开的,将#-666kk;在出征的时候凿一扇向北开的门,表示下定了必死的决心。

〔7〕: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