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金匮要略》 >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白话文】

老师说:疟疾病的脉象应呈弦象,弦而兼数的多属热,弦而兼迟的多属寒。从治疗上来说弦而兼小紧的可用下法治愈,弦而兼迟的可用温法治疗,弦而兼紧的可用汗法、针灸治疗,脉见浮大的可用吐法治疗,脉弦数的,属于风邪外发,邪气比较轻微,宜用饮食调理。

患疟疾,以月日记病程,若在一个月的初一那天发病,应当在当月的第十五日痊愈;假若未愈,也应在这个月内痊愈;若一月不愈,又应如何解释呢?老师说:这是邪气结为癥瘕,名叫疟母,要赶紧治疗,宜用鳖甲煎丸。

鳖甲煎丸方

鳖甲 十二#-666dd;,炙 射干 三#-666dd;,烧 黄芩 三#-666dd; 柴胡 六分 鼠妇 三分,熬 干姜 三分 大黄 三分 芍药 五分 桂枝 三分 葶苈 一分,熬 石韦 三分,去毛 厚朴 三分 牡丹 五分,去心 瞿麦 二分 紫葳 三分 半夏 一分 #-666aa;参 一分 虫 五分,熬 阿胶 三分,炙 蜂窠 四分,炙 赤硝 十二分 蜣螂 六分,熬 桃仁 二分

以上二十三味药,研为细末,取锻铁灶中的灰一斗,用米酒一斛五斗浸泡灶灰,待酒耗尽一半,放入鳖甲,火煎使其稠黏如胶漆,挤出药汁,再放入其他药末,煎炼成丸,如梧桐子大小,空腹#-666hh;七丸,每天三次。(《千金方》用十二片鳖甲,并且多海藻三分,大戟一分,?虫五分,无鼠妇、赤硝这二味药,和其他药用鳖甲煎汤为丸。

老师说:津液精血极度亏损,阳热#-666ll;亢为病,就会发热,气短,#-666ee;中烦闷不舒,手足发热而且想呕吐,这种病叫作瘅疟。如果只发热不恶寒,这是邪气内居,而向外熏蒸于骨肉之间,使患者肌肉消瘦。

温疟病患者,如果脉象平和如常#-666aa;,身体不怕冷,只觉发热,骨节疼痛剧烈发烦,时时作呕的,用白虎加桂枝汤主治。

白虎加桂枝汤方

知母 六两 甘草 二两,炙 石膏 一斤 粳米 二#-666ff; 桂枝 去皮,三两

以上诸药剉碎,每次用五钱,用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药渣,温#-666hh;,使汗出即愈。

疟疾发病以恶寒为主的,叫牡疟,用蜀漆散主治。

蜀漆散方

蜀漆 洗,去腥 云母 烧二日夜 龙骨 等分

以上三味药,捣成散,在未出现恶寒发热交作的症状以前用浆水冲#-666hh;半钱。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作时服一钱匕。(一方“云母”作“云实”。)

附《外台秘要》方

牡蛎汤治牡疟。

牡蛎 四两,熬 麻黄 四两,去节 甘草 二两 蜀漆 三两

以上四味药,用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掉以上浮沫,得六升药汁,放入其他药同煮,煎取二升,温服一升。如有呕吐,不宜再服。

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治疗疟疾伴发口渴的患者,也治疗劳疟。

柴胡 八两 #-666aa;参 黄芩 甘草 各三两 栝楼根 四两 生姜 二两 大枣 十二枚

以上七味药,用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药汁,去渣后再煎,最后煮取三升药汁,温服一升,每天两次。

柴胡桂姜汤治疗疟疾恶寒重,微有发热,或只恶寒不发热,服一剂效如#-666nn;

柴胡 半斤 桂枝 三两,去皮 干姜 二两 栝楼根 四两 黄芩 三两 牡蛎 三两,熬 甘草 二两,炙

以上七味药,用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后再煎,取汁三升,温服一升,每天三次。第一次服药后微有烦躁,再服则汗出病愈。

【原文】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圆或作“丸”。

鳖甲煎圆方

鳖甲十二#-666dd;,炙 乌扇三#-666dd;,烧 黄芩三#-666dd; 柴胡六分 鼠妇三分,熬 干姜三分 大黄三分 芍药五分 桂枝三分 葶苈一分,熬 石韦三分,去毛 厚朴三分 牡丹五分,去心 瞿麦二分 紫葳三分 半夏一分 #-666aa;参一分 ?虫五分,熬 阿胶三分,炙 蜂窠四分,熬 赤消十二分 蜣螂六分,熬 桃仁二分

上二十三味,为末,取锻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666hh;七丸,日三#-666hh;。(《千金方》用鳖甲十二片,又有海藻三分,大戟一分,虫五分,无鼠妇、赤消二味,以鳖甲煎和诸药为丸。)

师曰:阴气孤绝,阳气#-666ll;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若但热不寒者,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令#-666aa;消烁脱肉。

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白虎加桂枝汤方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炙 石膏一斤 粳米二#-666ff; 桂枝去皮,三两

上剉,每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666hh;,汗出愈。

疟多寒者,名曰牡疟,蜀漆散主之。

蜀漆散方

蜀漆洗,去腥 云母烧二日夜 龙骨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一方云母作云实)。

附《外台秘要》方:

牡蛎汤治牡疟。

牡蛎四两,熬 麻黄四两,去节 甘草二两 蜀漆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二升,温服一升。若吐,则勿更服。

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

柴胡八两 #-666aa;参 黄芩 甘草各三两 栝楼根四两 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二服。

柴胡桂姜汤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666nn;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栝楼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三两,熬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