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白话文】
问:血痹病是怎样得的呢?老师说:富贵之#-666aa;,虽外表丰满,但筋骨多脆弱,如果复因疲劳汗出,睡眠辗转反侧不安,风邪侵袭而得。仅以脉诊之,当微带涩象,只是在寸口或关部略带紧急,治应针刺引导卫阳,使血脉调和,紧脉转和,病即痊愈。〔1〕
血痹患者,阳气阴血俱虚,寸口关部脉来微弱,尺脉小中带紧,外在症状表现为身体麻木不仁,像风痹的,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主治。〔2〕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
黄芪 三两 芍药 三两 桂枝 三两,去皮 生姜 六两 大枣 十二枚
以上五味药,用水六升,煎取二升,温#-666hh;七#-666ff;,每天三次。(一方中有#-666aa;参。)
大凡男#-666aa;外貌平和无病态,其脉象浮大的,是虚劳,脉象虚极无力的,也是虚劳。〔3〕
男子面色苍白无华的,多见津伤口渴或失血,突然出现喘息心悸,脉浮的,都是里虚的缘故。〔4〕
男子脉象虚弱兼有沉弦,无恶寒发热,有呼吸气短,腹中拘急,小便不畅利,面色?白,时感眩晕欲闭目求得一时缓解,并有衄血,少腹胀满的,这是虚劳病所引起的。〔5〕
虚劳病所表现的症状是脉象浮大无力,手足烦热,春夏季节病情加剧,秋冬季节病情缓解,前阴寒冷精液自动遗出,两腿酸软消瘦不能行走。〔6〕
男子脉浮弱兼涩,是属不能生育的征象,其精液稀薄而寒冷(一作:泠)。〔7〕
经常亡失精液的患者,少腹拘紧不舒,龟头寒凉,头目昏眩(一作眼眶疼痛),脱发。脉象极为虚弱兼有芤迟,多见下利清谷、亡血、失精的症状;若脉来芤动或微紧,则男子遗精、女子夜梦交配,用桂枝龙骨牡蛎汤主治。〔8〕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
《小品》说:脉来虚弱浮大,烦热汗出的,去桂枝加白薇、附子各三#-666dd;,所以叫作二加龙骨汤。桂枝 芍药 生姜 各三两 甘草 二两 大枣 十二枚 龙骨 牡蛎 各三两
以上七味药,用水七升,煎取三升,#-666dd;三次温#-666hh;。
天雄散方
天雄 三两,炮 白术 八两 桂枝 六两 龙骨 三两
以上四味药,捣成散剂,每次用酒调#-666hh;半钱匕,每天三次,效果不明显可稍增加用量。
男子外表似无病,脉象虚弱细微的,多有盗汗症状。〔9〕
人年龄已至五六十岁,发病时脉象见大,沿脊背两旁麻木不仁,或有腹中肠鸣,腋下、颈项结核的,都是因为劳伤所致。〔10〕
脉见沉小而迟,叫作脱气,患者走路快了则喘促,手足逆冷不温,腹部胀满不舒,甚或大便溏泄,饮食不消化。〔11〕
患者脉弦而大,但较弦脉有衰减,大脉有中空如芤脉,脉弦衰而属于寒,脉大空如芤属虚,寒虚两脉并见,则名为革脉。在妇女主患小产或漏下,在男子主患失血或遗精。〔12〕
虚劳证见腹内拘急,心悸、衄血,腹痛,梦中遗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的,用小建中汤主治。〔13〕
小建中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甘草 三两,炙 大枣 十二枚 芍药 六两 生姜 三两 胶饴 一升
以上六味药,用水七升,煮取三升,去药渣,放入胶饴,再用微火溶解,每次温服一升,每天服三次。经常恶心呕吐的患者,不宜用建中汤,是因为药味过甜的缘故。
《千金》治疗男女患者因寒冷郁结不散、气滞,或大病后体质未恢复正常,如四肢沉重,骨肉酸痛,气短少吸,动则喘促、乏力,#-666ee;胁满闷,腰背部僵硬疼痛,心中悸动不宁,咽干唇燥,面色不华,肌肤欠润,或饮食无味,胁肋胀满,头重昏沉,易困多睡,重者病积多年,轻者可达百日,身体逐渐消瘦,五脏#-666ii;能衰弱至极,则难以恢复正常,六脉皆虚弱不足,中焦虚寒,气虚乏力,少腹拘急不舒,身体虚弱而百病丛生,用黄芪建中汤方治疗,再加入人参二两。
虚劳病,腹中拘急,气血阴阳皆有不足,用黄芪建中汤主治。黄芪建中汤方是在小建中汤中加入黄芪一两半,其余皆相同。气短而#-666ee;中满闷的,加生姜;腹胀满的,去大枣加茯苓一两半,若治疗肺脏虚损不足,补气则加入半夏三两。〔14〕
虚劳病腰部疼痛,小腹拘紧不舒,小便不畅利的,用八味肾气丸主治。(方剂见于妇人杂病中)〔15〕
虚劳患者,气血阴阳都不足,并因感风邪而致的各种疾病,用薯蓣丸主治。〔16〕
薯蓣丸方
薯蓣 三十#-666dd; 当归 桂枝 曲 干地黄 豆黄卷 各十分 甘草 二十八分 人参 七分 芎芍药 白术 麦门冬 杏仁 各六分 柴胡 桔梗 茯苓 各五分 阿胶 七分 干姜 三分 白敛 二分 防风 六分 大枣 百枚,为膏
以上二十一味药,研成细粉,用炼蜜制成丸如弹子大,空腹以酒服一丸,用药一百丸为一剂。
虚劳病虚热烦躁,不能正常睡眠的,用酸枣汤主治。〔17〕
酸枣仁汤方
酸枣仁 二升 甘草 一两 知母 二两 茯苓 二两 芎二两 (《深师》有生姜 二两 )
以上五味药,用水八升,先煮酸枣仁至余药汁六升,再加入其他各药,煮取三升,分三次温服。
因各种虚劳使体质极虚,肌肉消瘦而腹部胀满,不能饮食,大多由饮食失调,忧伤过度,饮酒过量、房事过度、过度饥饿或劳倦所伤,致使经络营卫之气受到损伤,体内瘀血内留,肌肤干枯粗糙如鱼鳞交错,两眼周围颜色黯黑,应缓和中焦补其不足,用大黄?虫丸主治。〔18〕
大黄?虫丸方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