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也若厥株驹,吾执臂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丈人曰:“汝逢衣徒也,亦何知问是乎?修汝所以,而后载言其上。”原文解释
原文(一)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1痀偻:痀偻(jū lǚ),弯腰驼背的#-666aa;。者承蜩
2承蜩:指用粘蝉翼的办法捕蝉。因为蝉肉可以食用,夏天的乡间,儿童有捕蝉、捉蝉的习惯。蜩(tiáo),古书上指蝉。,犹掇
3掇:拾取。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垸
4累垸:累垸(huán),即把泥丸累加在竿头之上,然后举而丸不掉下。用以训练手臂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垸,与“丸”相同,小圆球形状的物体。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
5锱铢:锱铢(zī zhū),旧制锱为一两的四#-666dd;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
6十一:十#-666dd;之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也若厥株驹
7厥株驹:树桩。张湛注引崔譔曰:“橜株驹,断树也。”一本作“厥株拘”。比喻佝偻丈#-666aa;由于意念集中而成为直立地上的断木、枯树。,吾执臂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翻译(一)
孔子去楚国的路上,经过一片树林,看见一位驼背老#-666aa;正在粘蝉,竟然就像在地上拾取东西一样容易。孔子问道:“您的技术太巧妙了!有道术吗?”老#-666aa;回答说:“我当然有道术。需要经过五六个月时间来练习累丸。如果在竿头子上能累加两颗而不掉下来,那么粘蝉失手的次数就很少了;累加三颗而不掉下来,那么粘蝉失手的次数只有十#-666dd;之一;累加五个而不掉下来,那么粘蝉就像在地上随手拾取东西一样了。我站在地上,如同残断的树桩,挺直不摇;我举起手臂,如同枯槁的树枝,纹丝不动。虽然天地广大,万物繁多,但我的两眼只看到蝉的翅膀。我不转身,也不四顾,绝不容许任何事物来#-666dd;散我对蝉翅膀的注意力。这样怎么会粘不到蝉呢?”

原文(二)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8用志不分:运用心思,专一而不#-666dd;散。指一心不二用。志,心思;分,分散。,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
9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之谓乎!”丈人曰:“汝逢衣
10逢衣:一种袖子宽大的衣#-666hh;,古代儒者所穿。徒也,亦何知问是乎?修
11修:这里是修除、放弃的意思。汝所以,而后载
12载:通“再”。言其上。”
翻译(二)
孔子回头对弟子说:“心思专一而不#-666dd;散,凝聚的#-666nn;情就能达到奇境了。这大概就是驼背老#-666aa;所说的道理吧!”老#-666aa;说:“你们是穿着儒#-666hh;的读书#-666aa;,也知道过问这些事情吗?抛弃你们那套仁义说教,然后再谈论上面的这些道理吧。”
原文 | 翻译 |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也若厥株驹,吾执臂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 孔子去楚国的路上,经过一片树林,看见一位驼背老#-666aa;正在粘蝉,竟然就像在地上拾取东西一样容易。孔子问道:“您的技术太巧妙了!有道术吗?”老#-666aa;回答说:“我当然有道术。需要经过五六个月时间来练习累丸。如果在竿头子上能累加两颗而不掉下来,那么粘蝉失手的次数就很少了;累加三颗而不掉下来,那么粘蝉失手的次数只有十#-666dd;之一;累加五个而不掉下来,那么粘蝉就像在地上随手拾取东西一样了。我站在地上,如同残断的树桩,挺直不摇;我举起手臂,如同枯槁的树枝,纹丝不动。虽然天地广大,万物繁多,但我的两眼只看到蝉的翅膀。我不转身,也不四顾,绝不容许任何事物来#-666dd;散我对蝉翅膀的注意力。这样怎么会粘不到蝉呢?” |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丈人曰:“汝逢衣徒也,亦何知问是乎?修汝所以,而后载言其上。” | 孔子回头对弟子说:“心思专一而不#-666dd;散,凝聚的#-666nn;情就能达到奇境了。这大概就是驼背老#-666aa;所说的道理吧!”老#-666aa;说:“你们是穿着儒#-666hh;的读书#-666aa;,也知道过问这些事情吗?抛弃你们那套仁义说教,然后再谈论上面的这些道理吧。” |
【原文注释】
〔1〕痀偻:痀偻(jū lǚ),弯腰驼背的#-666aa;。
〔2〕承蜩:指用粘蝉翼的办法捕蝉。因为蝉肉可以食用,夏天的乡间,儿童有捕蝉、捉蝉的习惯。蜩(tiáo),古书上指蝉。
〔3〕掇:拾取。
〔4〕累垸:累垸(huán),即把泥丸累加在竿头之上,然后举而丸不掉下。用以训练手臂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垸,与“丸”相同,小圆球形状的物体。
〔5〕锱铢:锱铢(zī zhū),旧制锱为一两的四#-666dd;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6〕十一:十#-666dd;之一。
〔7〕厥株驹:树桩。张湛注引崔譔曰:“橜株驹,断树也。”一本作“厥株拘”。比喻佝偻丈#-666aa;由于意念集中而成为直立地上的断木、枯树。
〔8〕用志不分:运用心思,专一而不#-666dd;散。指一心不二用。志,心思;分,分散。
〔9〕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10〕逢衣:一种袖子宽大的衣#-666hh;,古代儒者所穿。
〔11〕修:这里是修除、放弃的意思。
〔12〕载:通“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