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列子》 » 仲尼篇 > 子列子既师壶丘子林,友伯昏瞀人,乃居南郭+从之处者…+

子列子既师壶丘子林,友伯昏瞀人,乃居南郭。从之处者,日数而不及。虽然,子列子亦微焉,朝朝相与辨,无不闻。而与南郭子连墙二十年,不相谒请;相遇于道,目若不相见者。门之徒役以为子列子与南郭子有敌不疑。有自楚来者,问子列子曰:“先生与南郭子奚敌?”子列子曰:“南郭子貌充心虚,耳无闻,目无见,口无言,心无知,形无惕。往将奚为?虽然,试与汝偕往。”阅弟子四十人同行。见南郭子,果若欺魄焉而不可与接。顾视子列子,形神不相偶,而不可与群。南郭子俄而指子列子之弟子末行者与言,衎衎然若专直而在雄者。子列子之徒骇之。反舍,咸有疑色。子列子曰:“得意者无言,进知者亦无言。用无言为言亦言,无知为知亦知。无言与不言,无知与不知,亦言亦知。亦无所不言,亦无所不知;亦无所言,亦无所知。如斯而已。汝奚妄骇哉?”原文解释

原文(一)

子列子既师壶丘子林,友伯昏瞀人,乃居南郭note-name:南郭1南郭:南面的外城。。从之处者,日数而不及。虽然,子列子亦note-name:微2微:精微,精妙。焉,朝朝相与note-name:辨3辨:通“辨”。,无不闻。而与南郭子note-name:南郭子4南郭子:#-666aa;名,春秋末期著名的隐士。南郭,复姓;子,尊称。连墙note-name:连墙5连墙:比邻,近邻。二十年,不相谒请note-name:谒请6谒请:拜谒告求。;相遇于道,目若不相见者。门之徒役note-name:徒役7徒役:门徒;弟子。以为子列子与南郭子有敌不疑。有自楚来者,问子列子曰:“先生与南郭子奚敌?”子列子曰:“南郭子貌充心虚note-name:貌充心虚8貌充心虚:貌充,形貌丰满健全。心虚,内心保持虚静。,耳无闻,目无见,口无言,心无知,形无note-name:惕9惕:通“易”,变易。。往将奚为?虽然,试与汝偕往。”

翻译(一)

列子拜壶丘子林为师,同伯昏瞀#-666aa;为友以后,便在外城南面居住下来。跟列子交往的#-666aa;非常多,每天都不可计数。即使这样,但列子的道术精妙,仍能从容应付,天天和来往的#-666aa;一起谈说论辩,远近没有不知道的。可是,他与南郭子隔墙为邻二十年,却从不互相拜访交往;在路上相遇,好像互相看不见对方似的。门徒弟子们都以为列子与南郭子之间一定有仇怨。有个从楚国来的人,问列子说:“先生与南郭子有何仇怨?”列子说:“南郭子形貌丰满,内心虚静,耳无所闻,眼无所视,口无所言,心无所思,形无所变,拜访他做什么呢?即使这样,我还是试着和你一起去看看吧。”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二)

note-name:阅10阅:检查挑选。弟子四十人同行。见南郭子,果若欺魄note-name:欺魄11欺魄:古代用以求雨的土偶。焉而不可与接。顾视子列子,形神不相偶,而不可与群。南郭子俄而note-name:俄而12俄而:不久,一会儿,表示短时间内发生。指子列子之弟子末行者与言,衎衎然若专直而在雄者note-name:衎衎然若专直而在雄者13衎衎然若专直而在雄者:衎衎(kàn kàn),和乐貌,指快活轻松。专直,指专心一意。在雄,指争雌雄,求胜负。

翻译(二)

于是列子挑选了四十个弟子同行。看到了南郭子,果然如同求雨的土偶一样,旁#-666aa;无法同他接触。南郭子回头看看列子,这时他的形体与精#-666nn;似乎已经#-666dd;离,而别#-666aa;根本不可能同他相处。过了一会儿,南郭子指着站在最后的一个列子弟子,和他谈话,轻松快活,侃侃而谈,露出一副追求真理,无往不胜的样子。

原文(三)

子列子之徒骇之。反舍,咸有疑色。子列子曰:“得意note-name:得意14得意:领会意旨。者无言,进知note-name:进知15进知:进,通“尽”,全部,彻底。进知,完全知道。者亦无言。用无言为言亦言,无知为知亦知。无言与不言,无知与不知,亦言亦知。亦无所不言,亦无所不知;亦无所言,亦无所知。如斯而已。汝奚妄骇哉?”

翻译(三)

列子的弟子为之惊骇。回到住处,都还带有疑惧的#-666nn;色。列子说:“领悟事物真谛的#-666aa;无需言语,彻底通晓事理的#-666aa;也无需言语。以无言作为有声言语表述,也是一种言语;以无知作为外在的知晓,也就是一种有知。无言就是不言,无知就是不知,这同时也是一种言语和有知。于是,也就没有什么不可言,也就没有什么不可知;也就没有什么可言,也就没有什么可知。道理如此而已,你们为什么要胡乱惊诧呢?”

原文翻译

子列子既师壶丘子林,友伯昏瞀人,乃居南郭。从之处者,日数而不及。虽然,子列子亦微焉,朝朝相与辨,无不闻。而与南郭子连墙二十年,不相谒请;相遇于道,目若不相见者。门之徒役以为子列子与南郭子有敌不疑。有自楚来者,问子列子曰:“先生与南郭子奚敌?”子列子曰:“南郭子貌充心虚,耳无闻,目无见,口无言,心无知,形无惕。往将奚为?虽然,试与汝偕往。”

列子拜壶丘子林为师,同伯昏瞀#-666aa;为友以后,便在外城南面居住下来。跟列子交往的#-666aa;非常多,每天都不可计数。即使这样,但列子的道术精妙,仍能从容应付,天天和来往的#-666aa;一起谈说论辩,远近没有不知道的。可是,他与南郭子隔墙为邻二十年,却从不互相拜访交往;在路上相遇,好像互相看不见对方似的。门徒弟子们都以为列子与南郭子之间一定有仇怨。有个从楚国来的人,问列子说:“先生与南郭子有何仇怨?”列子说:“南郭子形貌丰满,内心虚静,耳无所闻,眼无所视,口无所言,心无所思,形无所变,拜访他做什么呢?即使这样,我还是试着和你一起去看看吧。”

阅弟子四十人同行。见南郭子,果若欺魄焉而不可与接。顾视子列子,形神不相偶,而不可与群。南郭子俄而指子列子之弟子末行者与言,衎衎然若专直而在雄者。

于是列子挑选了四十个弟子同行。看到了南郭子,果然如同求雨的土偶一样,旁#-666aa;无法同他接触。南郭子回头看看列子,这时他的形体与精#-666nn;似乎已经#-666dd;离,而别#-666aa;根本不可能同他相处。过了一会儿,南郭子指着站在最后的一个列子弟子,和他谈话,轻松快活,侃侃而谈,露出一副追求真理,无往不胜的样子。

子列子之徒骇之。反舍,咸有疑色。子列子曰:“得意者无言,进知者亦无言。用无言为言亦言,无知为知亦知。无言与不言,无知与不知,亦言亦知。亦无所不言,亦无所不知;亦无所言,亦无所知。如斯而已。汝奚妄骇哉?”

列子的弟子为之惊骇。回到住处,都还带有疑惧的#-666nn;色。列子说:“领悟事物真谛的#-666aa;无需言语,彻底通晓事理的#-666aa;也无需言语。以无言作为有声言语表述,也是一种言语;以无知作为外在的知晓,也就是一种有知。无言就是不言,无知就是不知,这同时也是一种言语和有知。于是,也就没有什么不可言,也就没有什么不可知;也就没有什么可言,也就没有什么可知。道理如此而已,你们为什么要胡乱惊诧呢?”

【原文注释】

〔1〕南郭:南面的外城。

〔2〕:精微,精妙。

〔3〕:通“辨”。

〔4〕南郭子#-666aa;名,春秋末期著名的隐士。南郭,复姓;子,尊称。

〔5〕连墙:比邻,近邻。

〔6〕谒请:拜谒告求。

〔7〕徒役:门徒;弟子。

〔8〕貌充心虚:貌充,形貌丰满健全。心虚,内心保持虚静。

〔9〕:通“易”,变易。

〔10〕:检查挑选。

〔11〕欺魄:古代用以求雨的土偶。

〔12〕俄而:不久,一会儿,表示短时间内发生。»

〔13〕衎衎然若专直而在雄者:衎衎(kàn kàn),和乐貌,指快活轻松。专直,指专心一意。在雄,指争雌雄,求胜负。

〔14〕得意:领会意旨。»

〔15〕进知:进,通“尽”,全部,彻底。进知,完全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