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礼记》 » 孔子闲居 > 子夏曰:“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于天…+

子夏曰:“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于天地矣?”孔子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子夏曰:“敢问何谓三无私?”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其在《诗》曰:‘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齐。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是汤之德也。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清明在躬,气志如神,嗜欲将至,有开必先。天降时雨,山川出云。其在《诗》曰:‘嵩高惟岳,峻极于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惟申及甫,惟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此文武之德也。三代之王也,必先令闻,《诗》云:‘明明天子,令闻不已。’三代之德也。‘弛其文德,协此四国。’大王之德也。”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曰:“弟子敢不承乎?”原文解释

原文(一)

子夏曰:“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于天地矣?”孔子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子夏曰:“敢问何谓三无私?”

翻译(一)

子夏问道:“夏禹、商汤、文王的德行,与天地并列而为三。请问怎样才可以称作是与天地并列而为三呢?”孔子答道:“要遵奉‘三无私’的精#-666nn;,以恩德招揽天下百姓。”子夏接着问道:“什么叫‘三无私’呢?”

原文(二)

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其在《诗》曰:‘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齐。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note-name:九围1九围:九州之界也。此谓九州。。’是汤之德也。

翻译(二)

孔子答道:“就是像天那样无私地覆盖万物,像地那样无私地承载万物,像日月那样无私地照耀万物。按照这三条来招揽天下百姓,就叫‘三无私’。这个意思在《诗经 》里也有所反映:‘奉行天命不敢违,至于成汤登君位。降下政教不迟缓,聪明谨慎日向上。明德长久照下民,恭恭敬敬畏上帝,帝命九州效法汤。’这就是商汤的德行。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三)

天有四时,春秋 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清明在躬,气志如神,嗜欲将至,有开必先。天降时雨,山川出云。其在《诗》曰:‘嵩高惟岳,峻极于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惟申及甫,惟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此文武之德也。

翻译(三)

天有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既有刮风下雨,也有下露降霜。这些都是天所显示的教化,#-666aa;君应当奉行以为政教。大地承载着#-666nn;妙之气,风雷鼓荡,万物萌芽生长。这些都是地所显示的教化,#-666aa;君应当奉行以为政教。圣#-666aa;自身的德行极其清明,他的气志微妙如#-666nn;。在他行将称王天下的时候,#-666nn;灵有所预知,一定要为他生下贤能的辅佐之臣。就好像天降及时雨,又好像山川飘出祥云。有《诗》为证:‘五岳居中是嵩山,巍巍#guoxue666-com;耸人云天。中岳嵩山降神灵,生下甫侯和申伯。只有甫侯和申伯,才是周朝栋梁臣。诸侯靠他作屏障,宣扬盛德遍四方。’这就是文王、武王的德行。

原文(四)

三代之王也,必先令闻,《诗》云:‘明明天子,令闻不已。’三代之德也。‘note-name:弛2弛:通“施”。其文德,协此四国。’大王之德也。”子夏蹶然note-name:蹶然3蹶然:一跃而起的样子。而起,负墙而立曰:“弟子敢不承乎?”

翻译(四)

夏、商、周三代称王,在其称王之前就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诗》上说:‘勤勉不倦的天子,美好名声千古传。’这就是三代圣王的德行。《诗》上又说:‘太王施其文德,团结四方各国。’这就是太王的德行。”子夏听到这里,一跃而起,倚墙而立,说:“弟子敢不接受老师的这番教诲吗!”

原文翻译

子夏曰:“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于天地矣?”孔子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子夏曰:“敢问何谓三无私?”

子夏问道:“夏禹、商汤、文王的德行,与天地并列而为三。请问怎样才可以称作是与天地并列而为三呢?”孔子答道:“要遵奉‘三无私’的精#-666nn;,以恩德招揽天下百姓。”子夏接着问道:“什么叫‘三无私’呢?”

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其在《诗》曰:‘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齐。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是汤之德也。

孔子答道:“就是像天那样无私地覆盖万物,像地那样无私地承载万物,像日月那样无私地照耀万物。按照这三条来招揽天下百姓,就叫‘三无私’。这个意思在《诗经 》里也有所反映:‘奉行天命不敢违,至于成汤登君位。降下政教不迟缓,聪明谨慎日向上。明德长久照下民,恭恭敬敬畏上帝,帝命九州效法汤。’这就是商汤的德行。

天有四时,春秋 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清明在躬,气志如神,嗜欲将至,有开必先。天降时雨,山川出云。其在《诗》曰:‘嵩高惟岳,峻极于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惟申及甫,惟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此文武之德也。

天有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既有刮风下雨,也有下露降霜。这些都是天所显示的教化,#-666aa;君应当奉行以为政教。大地承载着#-666nn;妙之气,风雷鼓荡,万物萌芽生长。这些都是地所显示的教化,#-666aa;君应当奉行以为政教。圣#-666aa;自身的德行极其清明,他的气志微妙如#-666nn;。在他行将称王天下的时候,#-666nn;灵有所预知,一定要为他生下贤能的辅佐之臣。就好像天降及时雨,又好像山川飘出祥云。有《诗》为证:‘五岳居中是嵩山,巍巍#guoxue666-com;耸人云天。中岳嵩山降神灵,生下甫侯和申伯。只有甫侯和申伯,才是周朝栋梁臣。诸侯靠他作屏障,宣扬盛德遍四方。’这就是文王、武王的德行。

三代之王也,必先令闻,《诗》云:‘明明天子,令闻不已。’三代之德也。‘弛其文德,协此四国。’大王之德也。”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曰:“弟子敢不承乎?”

夏、商、周三代称王,在其称王之前就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诗》上说:‘勤勉不倦的天子,美好名声千古传。’这就是三代圣王的德行。《诗》上又说:‘太王施其文德,团结四方各国。’这就是太王的德行。”子夏听到这里,一跃而起,倚墙而立,说:“弟子敢不接受老师的这番教诲吗!”

【原文注释】

〔1〕九围:九州之界也。此谓九州。

〔2〕:通“施”。

〔3〕蹶然:一跃而起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