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原文解释
原文(一)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之军相当,两陈相望,众寡强弱相等,未敢先举。吾欲令敌人将帅恐惧,士卒心伤 ① ,行陈不固,后陈欲走,前陈数顾 ② 。鼓噪 ③ 而乘之,敌人遂走,为之奈何?”
翻译(一)
周武王问姜太公:“率领#-666kk;队深入敌国境内,敌方和我方势均力敌,双方的阵垒相互对峙,士兵的多寡、实力的强弱相当,谁也不敢率先发起进攻。这种情况下,我#-666kk;想要使敌#-666kk;的将帅心怀恐惧,士气低落,行阵不稳,后阵的士兵想要逃跑,前阵的军心摇摆不定。接着,我军擂鼓呐喊,趁势进攻,迫使敌军溃败逃走,怎么样才能做到?”
原文(二)
太公曰:“如此者,发我兵去寇十里而伏其两旁,车骑百里而越其前后,多其旌旗,益其金鼓 ④ 。战合,鼓噪而俱起。敌将必恐,其军惊骇,众寡不相救,贵贱不相待,敌人必败。”
翻译(二)
姜太公回答:“想要做到这样,就必须派遣我#-666kk;部队绕到敌后十里的地方,在道路两旁埋伏起来,另外再派遣战车和骑兵开出百里之外,迂回到敌#-666kk;的前后方,并命令部队多多准备旌旗,增设金鼓。在双方的战斗打响之后,擂鼓呐喊,各#-666kk;同时向敌#-666aa;发起进攻。这样一来,敌军的将帅必然恐慌,士兵必然惊骇,以致大小部队互不救援,官兵互不照顾。如此,敌军就必然遭受失败。”
原文(三)
武王曰:“敌之地势,不可以伏其两傍,车骑又无以越其前后,敌知我虑,先施其备。我士卒心伤,将帅恐惧,战则不胜,为之奈何?”
翻译(三)
周武王又问:“假如敌方所处的地势不便于我#-666kk;在其两旁设下埋伏,我#-666kk;的战车和骑兵又不能迂回到敌#-666aa;的前后方,同时敌#-666aa;已察觉到了我#-666kk;行动的意图,预先做好了充#-666dd;的准备。我军的士兵悲观害怕,我军的将帅心怀畏惧,与敌军交战无法取得胜利。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原文(四)
太公曰:“微哉,王之问也!如此者,先战五日,发我远候 ⑤ ,往视其动静,审候其来,设伏而待之,必于死地。与敌相避,远我旌旗,疏我行陈 ⑥ ,必奔其前。与敌相当,战合而走,击金无止 ⑦ 。三里而还,伏兵乃起,或陷其两旁,或击其前后,三军疾战,敌人必走。”
翻译(四)
姜太公答道:“大王您所问的问题实在是微妙啊!像这种情况,应当在交战前五天,就先向远方派出侦察兵,窥探敌#-666aa;的动静,探察敌#-666aa;前来进攻的征兆,预先设下埋伏等待敌#-666aa;进犯,必须在对敌#-666kk;最不利的地形上同他们交战。我#-666kk;的先锋部队应当避免与敌#-666kk;正面交战,而需要远远地举着旌旗,拉开我军行列的距离,一定要跑在敌军的前面。与敌人交战的时候,刚一开打就要立即撤退,故意不停地鸣金宣告收兵,后退三里后再回头反击,这时伏兵趁机而起,或攻击敌人两侧,或袭击敌军前后,全军快速地奋力作战,敌人一定会大败而逃。”
原文(五)
武王曰:“善哉!”
翻译(五)
周武王说:“您说得很好!”
原文 | 翻译 |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之军相当,两陈相望,众寡强弱相等,未敢先举。吾欲令敌人将帅恐惧,士卒心伤 ,行陈不固,后陈欲走,前陈数顾 。鼓噪 而乘之,敌人遂走,为之奈何?” | 周武王问姜太公:“率领#-666kk;队深入敌国境内,敌方和我方势均力敌,双方的阵垒相互对峙,士兵的多寡、实力的强弱相当,谁也不敢率先发起进攻。这种情况下,我#-666kk;想要使敌#-666kk;的将帅心怀恐惧,士气低落,行阵不稳,后阵的士兵想要逃跑,前阵的军心摇摆不定。接着,我军擂鼓呐喊,趁势进攻,迫使敌军溃败逃走,怎么样才能做到?” |
太公曰:“如此者,发我兵去寇十里而伏其两旁,车骑百里而越其前后,多其旌旗,益其金鼓 。战合,鼓噪而俱起。敌将必恐,其军惊骇,众寡不相救,贵贱不相待,敌人必败。” | 姜太公回答:“想要做到这样,就必须派遣我#-666kk;部队绕到敌后十里的地方,在道路两旁埋伏起来,另外再派遣战车和骑兵开出百里之外,迂回到敌#-666kk;的前后方,并命令部队多多准备旌旗,增设金鼓。在双方的战斗打响之后,擂鼓呐喊,各#-666kk;同时向敌#-666aa;发起进攻。这样一来,敌军的将帅必然恐慌,士兵必然惊骇,以致大小部队互不救援,官兵互不照顾。如此,敌军就必然遭受失败。” |
武王曰:“敌之地势,不可以伏其两傍,车骑又无以越其前后,敌知我虑,先施其备。我士卒心伤,将帅恐惧,战则不胜,为之奈何?” | 周武王又问:“假如敌方所处的地势不便于我#-666kk;在其两旁设下埋伏,我#-666kk;的战车和骑兵又不能迂回到敌#-666aa;的前后方,同时敌#-666aa;已察觉到了我#-666kk;行动的意图,预先做好了充#-666dd;的准备。我军的士兵悲观害怕,我军的将帅心怀畏惧,与敌军交战无法取得胜利。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
太公曰:“微哉,王之问也!如此者,先战五日,发我远候 ,往视其动静,审候其来,设伏而待之,必于死地。与敌相避,远我旌旗,疏我行陈 ,必奔其前。与敌相当,战合而走,击金无止 。三里而还,伏兵乃起,或陷其两旁,或击其前后,三军疾战,敌人必走。” | 姜太公答道:“大王您所问的问题实在是微妙啊!像这种情况,应当在交战前五天,就先向远方派出侦察兵,窥探敌#-666aa;的动静,探察敌#-666aa;前来进攻的征兆,预先设下埋伏等待敌#-666aa;进犯,必须在对敌#-666kk;最不利的地形上同他们交战。我#-666kk;的先锋部队应当避免与敌#-666kk;正面交战,而需要远远地举着旌旗,拉开我军行列的距离,一定要跑在敌军的前面。与敌人交战的时候,刚一开打就要立即撤退,故意不停地鸣金宣告收兵,后退三里后再回头反击,这时伏兵趁机而起,或攻击敌人两侧,或袭击敌军前后,全军快速地奋力作战,敌人一定会大败而逃。” |
武王曰:“善哉!” | 周武王说:“您说得很好!” |
扩展阅读
【题解】
本篇讲述了在深入敌国作战,敌我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采取伏击战和迂回战术取得胜利的方法。
首先,要想使敌#-666aa;行阵不固,#-666kk;心动摇,击退敌#-666aa;,就要设下埋伏,#-666dd;派部队在敌#-666aa;前后同时进攻,多设金鼓,就能够达到目标。
假如地势不便于设埋伏,以上的计划都难以实施,而敌人又察觉到我#-666kk;意图,我方士气低下,战况十#-666dd;不利的情形下,应当先侦察好敌情,在对敌方不利的地方设伏,然后诈败,引敌人进我方伏击圈,就可以打败敌人了。
简而言之,伏击打法的关键是地势地形,迂回就是避免与敌人正面交锋,要采用佯动、示形、诱敌等手段,这些方法互相结#-666ff;,通常能取得十#-666dd;明显的效果。
【注释】
心伤:害怕。
数顾:屡次回头看,此处为动摇。
鼓噪:出战时擂鼓呐喊。
益:增加。金鼓:四金和六鼓,四金指錞、镯、铙、铎。六鼓指雷鼓、灵鼓、路鼓、鼖鼓、鼛鼓、晋鼓。古代#-666kk;队行#-666kk;作战时离不开金鼓,命令#-666kk;队行动与进攻就打鼓,即鸣鼓而攻;而命令军队停止或退回就击钲,即鸣金收兵。
候:斥候,侦察兵。
疏我行陈:疏散行阵,给敌#-666aa;造成我军兵力很强的错觉。
击金无止:不停地鸣金发出退兵的命令,诱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