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论语》 » 八佾篇 >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原文解释

【原文】

3.15 子入太庙note-name:太庙1太庙:开国的君主叫太祖,太祖的庙叫太庙。这里指周公的庙,周公是鲁国最先受封的君主。,每事问。或曰:“孰谓note-name:鄹2鄹:鄹(zōu),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孔子的父亲做过鄹大夫,所以这里称为鄹#-666aa;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孔子进入太庙,每遇到一件事都细细地询问。有#-666aa;说:“谁说鄹邑大夫的儿子懂得礼仪呀?他进到太庙里,每件事都要问#-666aa;。”孔子听到这话,说:“这正是礼嘛。”

原文翻译

3.15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进入太庙,每遇到一件事都细细地询问。有#-666aa;说:“谁说鄹邑大夫的儿子懂得礼仪呀?他进到太庙里,每件事都要问#-666aa;。”孔子听到这话,说:“这正是礼嘛。”

【原文注释】

〔1〕太庙:开国的君主叫太祖,太祖的庙叫太庙。这里指周公的庙,周公是鲁国最先受封的君主。

〔2〕:鄹(zōu),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孔子的父亲做过鄹大夫,所以这里称为鄹#-666aa;

扩展阅读

【解读】

孔子对周礼十#-666dd;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666aa;。所以,有#-666aa;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孔子听到后,不以为忤,亦不以为耻,还很坚持:这就是礼啊。孔子这种“每事问”的行为体现了他谦逊好学的态度,认为学无止境,故虚心向#-666aa;请教。同时也说明他对祭祀大典的诚敬谨慎,不以问人为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