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论语》 » 八佾篇 >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原文解释

【原文】

3.16 子曰:“射不主皮note-name:射不主皮1射不主皮:皮,代指箭靶。古代箭靶叫“侯”,用布或皮做成,中心画着猛兽等。孔子此处讲的射不是#-666kk;事上的射,而是练习礼乐的射,因此以中不中为主,不以穿破皮侯为主。note-name:为2为:为(wèi),因为。同科:同等,同级。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孔子说:“比射箭,主要不是看否射穿皮做的箭靶子,因为各#-666aa;力气大小不同。这是古时候的规则。”

原文翻译

3.16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孔子说:“比射箭,主要不是看否射穿皮做的箭靶子,因为各#-666aa;力气大小不同。这是古时候的规则。”

【原文注释】

〔1〕射不主皮:皮,代指箭靶。古代箭靶叫“侯”,用布或皮做成,中心画着猛兽等。孔子此处讲的射不是#-666kk;事上的射,而是练习礼乐的射,因此以中不中为主,不以穿破皮侯为主。

〔2〕:为(wèi),因为。同科:同等,同级。

扩展阅读

【解读】

“射”是周代贵族经常举行的一种礼节仪式,属于周礼的内容之一。孔子在这里说明了射礼所重之事是在于能射中目标,而不在于要去贯穿箭靶的皮革。因为古时射礼所行之道在于观#-666aa;品行,注重养德。古时不主张射穿其皮,但能射中靶心即可,即便稍偏,亦无不可。因为各#-666aa;的力气大小不同等,君子无所争,君子尚礼不尚力。而主皮之射就是崇尚武力,流于粗野及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