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原文解释
【原文】
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1左丘明:鲁国史官,姓左丘,名明。一说姓左,名丘明。相传是《春秋 左氏传》和《国语 》的作者。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
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孔子说:“花言巧语,面貌伪善,过#-666dd;恭敬,这种#-666aa;,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仇恨暗藏于心,表面上却同#-666aa;要好,这种#-666aa;,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原文 | 翻译 |
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 孔子说:“花言巧语,面貌伪善,过#-666dd;恭敬,这种#-666aa;,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仇恨暗藏于心,表面上却同#-666aa;要好,这种#-666aa;,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
【原文注释】
〔1〕左丘明:鲁国史官,姓左丘,名明。一说姓左,名丘明。相传是《春秋 左氏传》和《国语 》的作者。»
扩展阅读
【解读】
在这段话里,孔子表达了他鲜明的是非好恶态度。左丘明为鲁国太史,相传是《左传》的作者,以秉笔直书、褒贬善恶著称。孔子把他引为自己的同道中#-666aa;,对巧言令色、过#-666dd;恭顺的行为,以及内心对别#-666aa;有怨恨,表面却显得要好的行为深感憎恶,认为这些行为是可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