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原文解释
【原文】
9.23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翻译】
孔子说:“年轻#-666aa;是可敬畏的,怎么知道他们将来赶不上现在的#-666aa;呢?一个#-666aa;如果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还没有什么名望,这样的人也就不值得敬畏了。”
原文 | 翻译 |
9.23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 孔子说:“年轻#-666aa;是可敬畏的,怎么知道他们将来赶不上现在的#-666aa;呢?一个#-666aa;如果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还没有什么名望,这样的人也就不值得敬畏了。” |
扩展阅读
【解读】
这是孔子勉励年轻#-666aa;的名言。他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提醒年轻#-666aa;珍惜时光,努力进取。年轻#-666aa;的优势在于年轻,来日方长,大有可为。但可惧的是很快会变老,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他的学问事业倘若还没有任何成就,那他也就没有什么可让人敬畏的了。
孔子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对生活、人生是有深刻体悟和洞见的。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孔子的这种今胜于昔的思想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