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回 剿倭寇三帅成伟绩 斩文华四海庆升平 第2节
至次日午,林岱同凤仪人马俱至,大家会合在一处。凤仪盛称大猷之谋,大猷亦谦退至再。凤仪又言林岱斩贼帅夷目妙美、辛五郎于数万强寇之中,功冠诸军;文炜尽灭丑类,使无遗种:“从此江浙永无倭寇之患,皆三位大人盛德也。”文炜道:“弟等上赖圣上洪福,诸军将用命,侥幸成功,何敢当大人过奖!”又道:“倭寇虽说杀尽,穷之未尽者尚多。弟文臣不识武事,今与众位大人相商。日本远在大洋之外,剿灭须大费经营,重耗国帑。崇明原是内地,今为倭寇来往潜聚之所,若不斩绝馀党,克复国家版图,数年后贼众必定复来。朱某欲请二位镇台大人攻夺崇明,我与陆大人分路搜杀逃亡贼寇,于各沿海要地,安军将永行镇守。再烦二位镇台速发谕帖,差人止住直隶、河南人马,各回本镇。一面查点军士,一面上本奏捷。其有功将士,统俟崇明收功后,再行奏闻。未知众位大人以为可否?”凤仪道:“朱大人分派极是,我等俱遵议行。但奏捷本章不必公上,我定要另上一本,细表三位大人之功。”
俞大猷道:“我们所率水师,今日是以逸待劳,又无伤损,既去崇明,便一日不可迟缓。查沿江所得倭寇船,不下二千馀只,可拣大而坚固者,挑选一半,我同林大人连夜入海。想贼众还未必知道信息。”林岱道:“俞大人所见极是,理合即刻起兵。”朱文炜道:“小弟还有一拙见。沿江死亡倭寇极多,可遣人剥其衣甲,尽着我军穿戴;再于路拾其旗帜,插于船上。崇明贼众自必认为自己党类,不行防备,可率众直入,不劳而定也。二位镇台明日午时起兵何如?”陆凤仪拍手大笑道:“此计妙不可言!我军可省无穷气力,管保一矢不发,入崇明城矣。”随请文炜发令箭,遣军士星夜办理,定限明日辰、巳两时到齐。
文炜因各军交战劳苦,命中军官于城内外未出征军士点五千名,速星夜于沿江一带剥取倭寇衣甲头盔,旗帜不过百馀杆足矣;限明日辰、巳二时到齐,违误者斩。中军领令去了。四人饭罢,至二鼓时,于副参游守水陆两营内,四人公同拣阅,择精壮勇悍者一百馀员;于总督陆凤仪带来将官内,也挑了二十馀员。又吩咐所挑人员,于水军内各行拣选少壮勇悍兵丁二万六千,于陆营内挑选四千,将倭寇战般搭配分用,定于明午起行赴崇明。众将各归营办理去了。
至次日,差去兵丁于辰、巳二时将剥来倭寇衣甲旗帜俱在辕门交纳。文炜发出令来,随行兵将穿戴。到午时,林、俞二人带兵下船,赴崇明去了。文炜同凤仪一面修本奏捷,一面行文江浙文武等官,晓谕战胜倭寇原由,饬令搜杀逃散馀贼。又于沿江地方加兵把守,俟崇明收功后,再行安排。陆凤仪去苏州,朱文炜去浙江,分头安抚被害州县。
捷音到了扬州,赵文华吓的心胆俱碎,向众家人道:“怎么他们成功如此之速?岂非天意!”胡宗宪到喜欢起来,喜文炜成功,可以救己也。又隔了一日,缇骑到来,将二人俱锁拿入都。扬州人恨文华纵兵殃民,日日在地方追索各项公用,今见拿去,阖城商民焚香庆幸。
再说林、俞二人领兵,趁顺风,两日夜便到崇明。却好众倭寇将去岁今秋两次所得子女金帛俱收贮在崇明,此时若打破江宁,便心满意足,一总运归日本。不意他没福享受中国之物,俞、林二人领兵到来。这日,众头目与中国妇女并清俊子弟饮酒作乐。众巡视的倭寇望见有海船数百只,趁风扬帆,如飞而至,大是惊惧。即到近界,才看明是自己船只并本国旗帜,连忙报入去,俱一齐跳跃欢喜,出城迎接。此时我军早已上岸杀将起来,众贼做梦也想不起有这一日,林岱、俞大猷率兵先抢入城来,众贼四下惊走。林岱等一边动手,一边令军士分门把守,到者即杀;又差人谕令未入城军兵将城围住,不许放走一贼。崇明百姓见本国军兵入城,各持棍棒刀斧帮杀,又领官军于大街小巷、庵观寺院处处搜寻。本国还有落后船只,皆陆续俱到。从辰时杀起,至午初时分,将群贼洗净,又分遣诸将率兵于各乡镇搜杀。地方百姓听知大军到来,那一个还肯饶放,家家户户到处搜查。可怜众贼一个未得生全,即有逃至海边者,船只俱被我军所夺,除非跳入海中。
四处搜杀了两日夜,诸将交令。林、俞二人出示晓谕,安抚百姓,委官查点。贼掳掠的江浙百姓,男女约三千馀人,俱着问明地方姓名,开写册籍,将男女分为两处养育;俟大军回后,再差官押船,来搬取他们还乡。又将抢掠的江浙金银珠玉并各色货物以及古玩珍宝,不下十馀库,各堆积如山。林、俞二人相商,歇兵六日,议定:将金银珠玉、珍宝古玩,他二人领水师五千,做第一次起行押解;各色货物紬缎铜锡等类,委参、副将带水师五千,做第二次起行;其馀物委游击、都司等做第三次起行押解,亦带水师五千。又每一库委大小武官十员,公同点验,各封记号数,按所分三项,以次搬运在一处,以便上船。查点仓粮,共三十馀万石,起出十万石分赈本县人民,馀俟补授新官到日收管。又分派了镇守大小官员。诸项完妥,然后大排贺功筵席,以酬诸将劳苦;又从库中颁发银两,赏随行军士。
歇兵至第四日,三更时分刮起大风,刮的海水吼声如雷,须臾天地昏暗。众军皆惊,通城士庶无不悚惧,皆言自来未有之大风也。至五鼓风息,依旧清明如故。到第五日,开库搬运上船,谁想一物无存,连忙报与林、俞。二人大为惊异,将各库打开,库库皆然。诸军众将神色俱失,言妖魔神鬼盗去者,议论不一。俞大猷向众将道:“此昨晚三更大风所由来也。其中有天意,中国与倭寇俱不能得耳,言之何益!定于明日一同起身罢了。”原来是冷于冰知道林岱、俞大猷收功崇明,有此项财物,因此弄神通取归洞府,为普天下穷民济急之用。
到第六日,林、俞二人留官镇守,率众将祭神放炮开船。约走到未牌时分,陡然起一阵大风,将前前后后各船俱刮拢在一处,在水面上放转起来,诸军众将叫喊不绝。正在危迫间,忽然换转风头,卷定诸船,向西北飞走。少刻,大雾弥漫,看不见东西南北,耳边但闻风声水声相为吼应。林、俞二人虽然有胆气,到此亦惟有虔心默祷、许愿叩头而已。估计有八九个时辰,渐渐天清月朗,众军将各拭目观望,前面隐隐似有城池。船行切近,细看乃杭州东门外也,也不知从那一个海口入来。此亦是冷于冰之作用。知林、俞二人起行日子不好,到申时要起飓风,与别的风大不相同,一起则东西南北四面乱刮无定,舟船遭遇,无不坏者。于冰恐伤中国军士,因此命连城璧来救应,送军将至杭州。只是他太勇猛些,令大众担无限惊险。
再说杭州城外百姓同城上巡罗军士,瞧见数百只海船,都以为倭寇又至。此时文炜正在杭州安顿一切,住居在巡抚衙门内。听传说倭寇又至,连忙从被中扒起,发令箭晓谕阖城军民官吏,都着上城防守,顷刻哄动了一城。林岱遣人到城下叫喊,城下不是放炮,就是放箭,不能前进。俞大猷道:“这怪不得他。爽利等到天明罢,有什么要紧。”文炜在城上坐守了半夜,到天大明,方知是林、俞二人带兵回来,心下大喜,率各官到城外船内相见。林、俞二人先言今日海风之险:“几乎不得相见!诸军众将都和做梦一般,不知怎么到杭州城下。此天意着与老弟速会也。”又详说崇明杀贼并一切事,问文炜是几时到杭州。文炜道:“自二位老哥起兵后,我与陆大人亦各分开。他回江宁,派遣文武各官,办理江南被寇地方事务。昨日有字来,他已在苏州。我到杭州,查办被寇郡县地方事务。屈指仅十一日,不意二位老哥已收功,航海归国,真天大喜事!可一同入城,安息几日。军士疲劳,也该令其休息。我此刻即遣官驰驿传报陆大人。”林岱道:“我们的船只人数,还不知有伤损否,俟查明入城。”文炜笑道:“只用委官三四员便可办理,何用亲查?”说罢,一同上岸,骑马入城,同到巡抚衙门。文炜大设筵席,请崇明得胜大小官员贺功。三日后,将各路水师俱打发回镇,倭船留在杭州,备搬运抢去男妇使用。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