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回 草弹章林润参逆党 改口供徐阶诛群凶
词曰:
风雨倾欹欲倒墙,旧弹章引新弹章。覆巢之下无完卵,宰相今成乞丐郎。
改口供,奏君王,安排利刃诛豺狼。霎时富贵归泉壤,空教磷火对寒霜。
右调《思佳客》
话说明帝降了锁拿严世蕃旨意,这日刑部即将本内有名人犯一一传去,也不敢将他下监,俱安顿在大堂旁边空闲屋内,各官俱送酒席。次日早,明帝御偏殿。严嵩免冠顿首,痛哭流涕,诉说平日治家严肃,从不敢纵子孙并家奴等为非。明帝笑道:“国家事自有公议。俟三法司审拟后,朕自有道理。”严嵩含泪退下。
过了十二三天,法司还未审明回奏。只缘严嵩势倾中外,又兼三法司内到有一半是他父子的党羽,不但不敢将世蕃等加刑,就是家人阎年,连重话儿也不敢问他一句。严世蕃到口若悬河,力辩事事皆虚,只求参奏,将应龙革职对审。三法司见旨意严切,诚恐明帝喜怒不测,又不敢将应龙参奏,因此日日挨磨,只等严嵩于中斡旋了事。
一日,吏部尚书徐阶有本部要紧事件面奏请旨,在宫门等候,太监乔承泽传他入去。到一小屋内,明帝独坐,徐阶跪伏面前。明帝笑着教他起来赐坐,徐阶谢恩坐了。明帝问了吏部事务。完毕,正欲退去,明帝道:“御史邹应龙参奏严世蕃等,朕着拿交刑部,会同三法司审讯。怎么半个多月不见回复,想是人犯未齐么?”徐阶跪奏道:“此事有无虚实,只用问严世蕃、阎年便可定案,馀犯即有未到的,皆可过日再问。”明帝道:“卿所言极是。怎么许久不见回复?”徐阶故作无可分辩之状,伏首不言。明帝大怒道:“朕知道了,想是三法司惧怕严嵩比朕还加倍么?”徐阶连忙叩头,又不回奏一言。明帝道:“卿可照朕适才话示知三法司,再传旨着锦衣卫陆炳同三法司严刑审讯,定拟速奏。若少有瞻徇,与世蕃等同罪!”徐阶唯唯退出,到内阁将明帝大怒与所下旨意写了片纸,差内阁官示知三法司并锦衣卫这几处衙门。
严嵩见了这道谕旨,大是惊怯;又见传旨的是徐阶,就知道是徐阶有密奏了,连忙回家备名帖请徐阶午间便饭。徐阶也怕严嵩心疑,只得拨冗一到。严嵩亲自接到大门院中,让徐阶到自己住的内房坐下。徐阶问有别客无有,严嵩道:“止是大人一位。”少刻,酒肴齐备,见执壶捧杯都是些朱颜绿鬓少年有姿色妇人,内中他儿子世蕃的侍妾到有多一半。这是严嵩恐徐阶与他作对,又深知他是明帝信爱之人,这许多妇女内,若徐阶看中那几个,便是他儿子的小妇人,他必于本日相送,总以长保富贵为主。这也是他到万无奈何处才想出这条主见,要打动徐阶。
严嵩捧一杯酒,亲自放在徐阶面前,随即跪了下去。慌的徐阶也陪跪在一边,说道:“老太师太忘分了,徐阶如何当得起!”严嵩哭着说道:“老夫父子蒙圣恩隆施过厚,久干众恶。朝中文武大臣,惟大人与嵩最厚。今小儿世蕃同孙鹄、鸿也平白下在狱中,乞望大人垂怜。倘邀福庇瓦全,我父子尚非草木,我还是可以报答大人的人。”徐阶心里骂道:“这老奸巨滑的奴才,又想出这样个法儿来牢笼我!”口中连连说道:“老太师请起。徐阶有可用力处,无不尽力。长公大人不过暂时浮沉,指顾便可立白,太师只管放心。晚生今早是因本部事件候旨宫门,并未见圣上,系太监乔承泽传旨于晚生,晚生传旨于内阁。老太师毋生别疑。”严嵩佯问道:“今日大人还到宫门前么?老夫那里晓得!并连大人传旨的话也不晓得。老夫今日请大人,是为小儿下狱,共商解救之法。大人如此表白,到是大人多疑了。”说罢,又连连叩头,然后一同起来。
徐阶陪跪了这大半晌,心上越发不快活,肚里骂了许多“无耻的老奴才”。于是两人对坐,酒菜齐行,烹调的色色精美,有许多认不出的食物。席间又请教救世蕃之法。徐阶初时说些不疼不痒的话,怎当得严嵩苦苦相逼,只得应承在明帝前挽回,严嵩方才心喜,出席顿首叩谢。在严嵩的意见,也不望徐阶帮助,只求他不掇弄就罢了。今见许了挽回,便叫过众妇女,尽跪在徐阶面前,以家口相托,说了多少年老无倚、凄凉可怜的话。又请徐阶于众妇人中拣选五六个服侍之人,倘邀垂爱,今晚即用轿送去。徐阶辞之至再,严嵩又让之至再,鬼弄到定更时,见徐阶决意一个不要,方放徐阶回家。又亲自送到轿前,看的坐了轿去了,他才回去拨歇。
次日,陆炳同三法司会审,止将阎年、罗龙文各夹了一夹棍,拣了几件贪赂的事问在他两个身上,拟发边地充军。严世蕃止失查家人犯赃,罗龙文系与阎年做过付手,与世蕃无干涉,也不敢拟他罪名,请旨定夺。凡应龙所参项治元并严鹄骚扰驿地等事,皆付之一虚。
疏一入,明帝也有些心疑,将世蕃并其子严髙鹄发遣雷州,馀皆着发烟瘴地方充军,还是体念严嵩开恩的意见。过了两日,又下特旨,严鹄免其发遣,着留养严嵩左右。
这两道旨意传出,大失天下人心,都说:“严世蕃等罪大恶极矣,怎么止问个发遣,还将严鹄放回都中?”将三法司并锦衣卫这几个审官骂的臭烂不堪,为他们徇情定拟,以实为虚。此时惟副都御史黄光升、锦衣卫陆炳愧悔欲死。因此朝中又出了几个报不平的官儿,连名题参严嵩。明帝将严嵩革职,徐阶补了大学士缺。众人越发高兴起来。又出来几十个打死狗的,你参一本,我参一本,还有素日参严嵩父子的诸官,或被害,或革职,或抄没,或遣发,俱开列名姓,如童汉臣、陈垲、陈绍诗、谢瑜、叶经、王宗茂、赵锦、沈良才、喻时、王萼、何维伯、历汝进、杨继盛、张翀、董传策、周铁、赵经、丁汝夔、王忬、沈炼、吴时来、夏言等,俱请旨开恩:已革者,复职简用;已故者,追封原官;抄没者,赏还财产;现任者,交部议叙。又将严嵩父子门下党恶大小官员开列八十馀人:已故者,请旨革除,追夺封典;现任者,请立行斥革。或连名,或独奏,闹了二十馀天,通是这些本章。闹的明帝厌恶之至,到反念严嵩在阁最久,没一天不合他说几句话儿,一旦逐去,心上甚不快活,不由得迁怒在邹应龙身上。
一日,问徐阶道:“应龙近日做什么?”徐阶道:“应龙在通政司办事。”明帝怒道:“是你着他做通政司么?”徐阶顿首道:“臣何如人,敢私授应龙官爵!陛下旨意下于二部,朱批现存内阁。”明帝听了,原是自己放的官职,也没法逐斥应龙,复向徐阶道:“近来朝中诸官,无日不参奏严嵩父子。严嵩朕已斥革,世蕃业经发遣,他们还喋喋不已,意欲将严嵩怎么?嗣后再有人参严嵩父子者,定合邹应龙一同斩首!”诸官听了这道严旨,方大家罢休。
应龙因明帝有徐阶私授通政司之说,仍旧回都察院。既因已出缺,补授有人,不敢留应龙在衙门内,应龙才弄的两下不着。徐阶闻知,将应龙请去,说道:“你的话我前已奏明,你若回避,到是违旨了。”应龙听了这话,又复到通政司任。京师传为美谈,俱言:“已参倒了的严嵩,其馀宠尚如此利害!”一则见参他之难,二则见明帝合严嵩也是古今人解说不来的缘法。
再说林润自巡按江南后,到处即与民除害,豪强敛迹,大得清正之誉。那日办完公事阅邸抄,见应龙参世蕃本章,已奉旨将世蕃等拿送三法司审讯,应龙又升了通政司正卿,不禁大喜道:“有志者事竟成也!”过些时,知将世蕃等遣发边郡;又过些时,知将严嵩革职,虽然快活,到底心上以为未足。一日,在松江地方,风闻严世蕃、阎年等,或在扬州,或在南京,日夜叫梨园子弟唱戏,复率领许多美姬游览山水,兼交接仕宦,借地方官威势凌虐商民,并不赴配所。林润得了这个信儿,即从松江连夜赶回扬州,便接了三百馀张呈词,告严世蕃并他家人严冬,率皆霸占田产、抢夺妇女等事。林润大怒道:“世蕃等不赴配所已是违旨,复敢在我巡历地方生事不法,真是我不寻他,他反来寻我!”于是连夜做了参本,上写道: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