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梦溪笔谈》 » 艺文三 > 乌鬼

乌鬼原文解释

【原文】

士人刘克,博观异书。杜甫诗有“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世之说者皆谓夔、峡note-name:夔、峡1夔、峡:夔州、峡州。间至今有“鬼户”,乃夷人也,其主谓之“鬼主note-name:鬼主2鬼主:唐宋时期称和白蛮相对的乌蛮族的首领为“鬼主”。”,然不闻有“乌鬼”之说。又“鬼户”者,夷人所称,又非人家所养。克乃按《夔州图经》note-name:《夔州图经》3《夔州图经》:《夔州路图经》,是通志类的书籍,而今已经散失。,称峡中人谓鸬鹚为“乌鬼”。蜀人临水居者皆养鸬鹚,绳系其颈,使之捕鱼,得鱼则倒提出之,至今如此。予在蜀中note-name:予在蜀中4予在蜀中:公元1040年之前,沈括跟着自己的父亲在蜀中居住。,见人家有养鸬鹚使捕鱼,信然,但不知谓之“乌鬼”耳。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666aa;刘克,博览各种奇珍异书。杜甫有句诗说“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世间的解说者都称夔州、峡州之间至今都还有“鬼户”,为西南夷#-666aa;,他们的首领被称为“鬼主”,然而却不曾听说“鬼户”还有“乌鬼”这个说法。又有一说为“鬼户”这个说法,是对夷#-666aa;的称呼,并非是人们家家所豢养的东西。于是刘克依据《夔州图经》,认为峡州地区的人们将鸬鹚称为“乌鬼”。临水而居的蜀人都养鸬鹚,鸬鹚的脖子上都系着绳子,人们让鸬鹚捕鱼,捕到鱼之后便将鸬鹚倒提着出来,到现在都是这样。我在蜀中居住的时候,看到过有人家养着鸬鹚以让其捕鱼,所以便相信了,但是不知道鸬鹚又被称为“乌鬼”的说法。

原文翻译

士人刘克,博观异书。杜甫诗有“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世之说者皆谓夔、峡间至今有“鬼户”,乃夷人也,其主谓之“鬼主”,然不闻有“乌鬼”之说。又“鬼户”者,夷人所称,又非人家所养。克乃按《夔州图经》,称峡中人谓鸬鹚为“乌鬼”。蜀人临水居者皆养鸬鹚,绳系其颈,使之捕鱼,得鱼则倒提出之,至今如此。予在蜀中,见人家有养鸬鹚使捕鱼,信然,但不知谓之“乌鬼”耳。

#-666aa;刘克,博览各种奇珍异书。杜甫有句诗说“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世间的解说者都称夔州、峡州之间至今都还有“鬼户”,为西南夷#-666aa;,他们的首领被称为“鬼主”,然而却不曾听说“鬼户”还有“乌鬼”这个说法。又有一说为“鬼户”这个说法,是对夷#-666aa;的称呼,并非是人们家家所豢养的东西。于是刘克依据《夔州图经》,认为峡州地区的人们将鸬鹚称为“乌鬼”。临水而居的蜀人都养鸬鹚,鸬鹚的脖子上都系着绳子,人们让鸬鹚捕鱼,捕到鱼之后便将鸬鹚倒提着出来,到现在都是这样。我在蜀中居住的时候,看到过有人家养着鸬鹚以让其捕鱼,所以便相信了,但是不知道鸬鹚又被称为“乌鬼”的说法。

【原文注释】

〔1〕夔、峡:夔州、峡州。

〔2〕鬼主:唐宋时期称和白蛮相对的乌蛮族的首领为“鬼主”。

〔3〕《夔州图经》:《夔州路图经》,是通志类的书籍,而今已经散失。

〔4〕予在蜀中:公元1040年之前,沈括跟着自己的父亲在蜀中居住。

下一篇:《香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