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孟子》 » 离娄章句 » 离娄章句下凡三十三章 >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仇。寇仇,何服之有?”原文解释

原文(一)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翻译(一)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把臣子看作自己的手和脚,那臣子就会把君主看作自己的腹和心;君主把臣子看作狗和马,那臣子就会把君主看作一般的#-666aa;;君主把臣子看作泥土草芥,那臣子就会把君主看作强盗仇敌。”

原文(二)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曰:“谏行言听,膏泽1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2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3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仇。寇仇,何服之有?”

翻译(二)

王说:“礼制规定,已经离职的臣子还得为过去的君主穿孝#-666hh;;君主要怎样做,臣子才会为他#-666hh;孝呢?”孟子说:“忠告接受,建议听从,恩惠落实到老百姓;臣子有缘故不得不离开,君主一定派#-666aa;引导他离开国境,又先派#-666aa;到他要去的地方布置一番;离开好几年还不回来,才收回他的土地和住房。这个叫作三有礼。这样做,臣子就会为他#-666hh;孝了。现在做臣子的,忠告,君主不接受;建议,君主不听从。老百姓也得不到实惠。臣子有缘故不得不离开,那君主还把他绑起来;还到他要去的地方把坏事做绝,叫他走投无路。离开那一天,马上收回他的土地和住房。这个叫强盗仇敌。对强盗仇敌般的旧君,干嘛要为他服孝呢?”

原文翻译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把臣子看作自己的手和脚,那臣子就会把君主看作自己的腹和心;君主把臣子看作狗和马,那臣子就会把君主看作一般的#-666aa;;君主把臣子看作泥土草芥,那臣子就会把君主看作强盗仇敌。”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曰:“谏行言听,膏泽1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2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3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仇。寇仇,何服之有?”

王说:“礼制规定,已经离职的臣子还得为过去的君主穿孝#-666hh;;君主要怎样做,臣子才会为他#-666hh;孝呢?”孟子说:“忠告接受,建议听从,恩惠落实到老百姓;臣子有缘故不得不离开,君主一定派#-666aa;引导他离开国境,又先派#-666aa;到他要去的地方布置一番;离开好几年还不回来,才收回他的土地和住房。这个叫作三有礼。这样做,臣子就会为他#-666hh;孝了。现在做臣子的,忠告,君主不接受;建议,君主不听从。老百姓也得不到实惠。臣子有缘故不得不离开,那君主还把他绑起来;还到他要去的地方把坏事做绝,叫他走投无路。离开那一天,马上收回他的土地和住房。这个叫强盗仇敌。对强盗仇敌般的旧君,干嘛要为他服孝呢?”

【原文注释】

〔1〕膏泽:恩惠,恩泽。»

〔2〕:令#-666aa;先去布置之意。

〔3〕极之:得罪#-666aa;到顶点,把坏事做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