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明史演义》 » 白话文 > 第二章 朱元璋发迹

第二章 朱元璋发迹

却说朱元璋离开皇觉寺后,一口气跑到了濠州,远远望见濠州城上兵戈森列,旗帜飘扬,四周充满了严肃紧张的氛围,而且城外还有大营驻扎,有好几个雄赳赳、气昂昂的士兵把守着营门。

朱元璋也来不及顾那么多了,直接闯了进去,门口的士兵见了,急忙赶来拦他,只听见他大声嚷道:“我要见主帅!”当下惊动了营里的其他士兵,士兵们于是纷纷跑出来看热闹,一看,原来是个光头和尚。众人十分惊讶,就问他叫什么名字?是谁介绍来的?朱元璋没心思跟他们慢慢细说,只说自己叫朱元璋,要见主帅。大伙怀疑他是奸细,索性把他捆了起来,押到了主帅的大帐前。

朱元璋毫不畏惧,见了主帅后,便对他说道:“您不是想成就大事吗?为何还要让手下的士兵,绑缚前来投奔你的人呢?”

那上面坐着的主帅见朱元璋长相特别,身形魁梧,说话又声如洪钟,不禁又惊又喜地问道:“看你的气派果然不像一般人,你愿意来我军为我效力吗?”

朱元璋回答说愿意。主帅这才令手下的士兵给朱元璋松了绑,接着,又问他是哪里人,家住在哪里,朱元璋大致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后,主帅就将他收在了麾下,当了一名步兵。这位主帅是谁呢?就是上章所说的郭子兴。

郭子兴自从得了朱元璋,无论碰到什么战事都让他跟着,朱元璋因此十分感激他,立志要为他好好效力。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强敌,朱元璋总是奋不顾身地第一个冲上去,渐渐地,敌军怕朱元璋就像怕老虎一样,只要见到他就逃。郭子兴十分赏识朱元璋的忠勇,对他也更加信任了。

一天,郭子兴处理完军事后,进内室和妻子张氏闲谈。他讲到最近战事很顺利,又提到了朱元璋的赫赫战功。妻子张氏听了也很高兴,就对丈夫说:“依臣妾来看,朱元璋应该不是等闲之辈。他的谋略如何我不知道,但单看他的相貌就知道与众不同,将来他一定会有大出息,你现在应该对他施以厚恩,让他感激你,这样他才会愿意为我们继续效力呀!”

郭子兴说:“我已经提拔他为队长了。”

张氏说:“这不过是普通的奖励,要我说还不够。”

“那依你看,还要怎样?”郭子兴问道。

张氏说:“我听说朱元璋已经二十五六了还没有成家,我们把义女马氏嫁给他怎么样?这样一来可以让他为你忠心卖力,二来义女的终身大事也有了着落,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郭子兴听后连忙点头赞许道:“嗯,你说得对,这确实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主意,我看就这么办吧!”

说办就办,第二天升帐时,郭子兴便把朱元璋叫到身边,向他说明了婚嫁的事情。朱元璋自然十分乐意,当即拜谢了郭子兴。郭子兴便让手下的两名部将做媒人,选了个良辰吉日,准备为两人举行婚礼。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补述一下马氏。

早先,在郭子兴还未显达的时候,曾与宿州一位姓马的人是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此人的名字已无从查知,就姑且称他为马公吧。马公一家住在新丰里,因为祖辈受到赏赐,一直以来都富甲一方。到马公这一代时,因为他乐善好施,家业渐渐中落。妻子郑媪生下一个女儿后,不久就病逝了。后来马公失手杀人,不得不出去避仇。临行前,他把爱女托付给了郭子兴。郭子兴受人之托,就将她带回家里,当作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照顾。

后来郭子兴听说马公客死异乡,夫妇俩就更加觉得马氏可怜,对她也就更疼爱了。平时郭子兴教马氏读书写字,妻子张氏教她女红。马氏聪慧过人,总是一学即会,一点就通。

马氏成年后,出落得更加漂亮了,不仅身材苗条,模样端庄,神情秀丽,秾而不艳,美而不佻;还另有一种温婉的气质。无论事情多么紧急,她总是举止从容,从不慌张。

郭子兴夫妇对马氏一直都很宠爱,想为她找到一个能托付终身的好伴侣,不辜负马公的遗言。正巧朱元璋来投奔郭子兴,每战必胜,也被郭子兴夫妇所器重,所以张氏倡议把义女马氏嫁给他,郭子兴也赞成。于是,天生的一对璧人,因为他们夫妇俩的撮合终成眷属,真是前世注定的美满姻缘呢。

选好的良辰吉日快到了,郭子兴在城里设了一处馆驿,以此作为朱元璋的婚房,让朱元璋住在那里待婚,随后张灯结彩,大摆筵席,提前热闹了两三天。到了良辰吉日,由司仪主持婚礼,笙箫合奏,琴瑟和鸣,请出了两位新人,行完交拜礼,接连是洞房合卺(jǐn),龙凤交辉,一宵恩爱,自然不用我细说。

从此以后,郭子兴和朱元璋就以翁婿相称了,其他人对朱元璋自然也另眼相待,争着改叫他朱公子。只有郭子兴的两个儿子向来目光浅薄,觉得朱元璋出身微贱,平白当了郭家的女婿,以后和自己平起平坐以兄弟相称了,自己还有什么脸面呢?心里不免有些愤愤不平。

朱元璋坦白无私,哪会顾忌那么多?偏偏这兄弟俩总找机会在郭子兴面前说朱元璋的坏话,一个说他恃宠而骄、独断专行,一个甚至说他意图不轨,想要造反,要郭子兴防着他兵变。

郭子兴本来是很相信朱元璋的,不肯轻信;怎奈两个儿子一唱一和,久而久之,郭子兴也开始猜疑起朱元璋来。然而,朱元璋不知就里,开会议事时还是和以前一样旁若无人,侃侃而谈,不懂看脸色逢迎。

一天,郭子兴和朱元璋在军事问题上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一怒之下,郭子兴让人把朱元璋关了起来。郭子兴的两个儿子这下高兴坏了,想借此机会除去朱元璋,一劳永逸,于是暗中吩咐厨房,不准给朱元璋送饭。

事情被朱元璋的妻子马氏知道了,她偷偷去厨房拿了蒸饼准备给朱元璋送去。事不凑巧,马氏刚出厨房就与义母张氏撞了个满怀,马氏担心被义母发现,连忙将蒸饼藏进了怀里,然后故作镇静地向张氏问安。张氏见她慌慌张张,料定有事情瞒着她,于是就故意和马氏闲聊起来。

马氏勉强应答着,但是说话支支吾吾,说着说着,马氏眉头紧蹙,眼泪直流,几乎说不成词,泣不成声。张氏见状连忙将她牵到内室,支开丫鬟仔细盘问。马氏方才伏在地上大哭起来,如实告诉了义母自己的苦衷。张氏听完大惊失色,连忙让她把衣服解开把饼拿出来,那蒸饼热气腾腾,粘在马氏的胸口上。好不容易饼拿下来了,可马氏胸口的皮肤几乎已经被烫得焦烂。张氏见了,不禁潸然泪下,一面命人给马氏敷药,一面叫厨房立刻给朱元璋送饭。

当晚,张氏力劝郭子兴,让他不要随便听信儿子的话。郭子兴本来就是个没有什么主见的人,一听妻子这么说也觉得朱元璋被诬,当即就将朱元璋放了出来,让他回到甥馆。

随后,张氏又将自己的两个儿子叫去狠狠地呵斥了一顿,兄弟俩自觉心虚,也不敢强辩,只好乖乖跪在地上挨骂。不过从那以后,兄弟俩有了顾忌,稍稍收敛了些,不敢再放肆,朱元璋的日子因此好过了许多。

几天后,军中接到军报,说徐州被元军收复了,李二败走。又过了几天,守卒来报,说彭大、赵均用带着手下来降,想要谒见主帅。郭子兴听说后,立马传令打开城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双方见面后彼此寒暄了一阵,气氛十分融洽。

郭子兴当下设宴款待彭大他们,大家坐在一起饮酒谈心,好不快乐。谁知就在这时,突然有一探子跑了进来,报称元军追赶败兵,就快到城下了。郭子兴听后不禁皱起了眉头说:“元兵又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旁边有个人站起来说:“元军乘胜追击,势不可挡,我们不如坚壁清野,先守住城池。等敌军锐气退下去之后再出击,到时候我们以逸待劳,就可以出奇制胜。”

众人闻声一看,说话的原来是朱元璋。彭大和赵均用不认识朱元璋,就问郭子兴:“说话的是你什么人?”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