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明史演义》 » 白话文 > 第十六章 北征军再次出发

第十六章 北征军再次出发

话说在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后,常遇春召李文忠入帐,将军事全权交给了他,随后便与诸将诀别,叫他们听李文忠的指挥,交代完后事,常遇春就咽气了。年仅四十岁。

常遇春机智果敢,对士兵也非常好,上阵杀敌从来都是第一个冲在前面。虽然他没有读过兵书,但却很会用兵,还说自己凭靠十万人就能横行天下,所以军中都称他常十万。尽管常遇春比大将军徐达还要大两岁,但常遇春对自己是副将军一职从没有计较过,尤为难得。

太祖听到常遇春去世的消息后,不胜悲悼,像宋太宗祭奠赵普一般亲自前往祭奠他。赐他葬在钟山原,赠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他为开平王,谥号忠武,并供奉在太庙中。

常遇春死后,太祖命李文忠代替常遇春的职位,会师徐达,助攻庆阳。李文忠行至太原,一巡查兵来报说,元将脱列伯等人,正围攻大同。李文忠听后,对左丞相赵惟庸等人说:“将士们在外征战,总有君命有所不受的时候,只要是有利于国家的事,我们擅自做主又何妨?现在大同被攻,急需营救,时间紧急,如果先禀报再行动,岂不是坐失良机?”赵惟庸等人,一致赞同,李文忠于是率军从代郡出了雁门,抵达马邑。路上忽遇元平章刘帖木儿,带领几千骑兵杀了过来,李文忠当即迎头痛击,杀败敌众,抓住刘帖木儿。随后,来到白杨门,抓住黠寇四天王。因天色已晚,而且雨雪纷飞,李文忠决定先择地,安营扎寨。

营扎好后,雪愈下愈大,漫山遍野一片雪白,李文忠却不敢休息,带着数名骑兵,进山巡察。绕山走了一圈,李文忠发觉山前前后,雪地上好像有人的踪迹,便立即策马回军,带着众人又前行了五里,才阻水立寨,安顿下来。

众将士莫名其妙,不免在私下议论起来。李文忠召他们入帐,说:“我看山上的雪地里有很多脚印,附近一定有伏兵出没,在那里扎营,肯定不安全,现在移到这里,我还是感觉有些不安。你们必须整装待发,静候我的命令,如果谁敢轻举妄动,休怪我不留情面!”众将唯唯听命。

果不其然,到了半夜,敌军就来了,而且人还不少。李文忠下令只准守,不准战。敌军来到营前,见营门紧闭,大喊了好几声,也不见里面有应战的兵马,正打算上前突围时,忽然一声梆声响起,炮弹随即就像蝗虫一般射了过来。敌军主帅脱列伯,料知营中已经有了防备,麾兵撤退。不久,鸡声报晓,晨光熹微,李文忠令将士们,先饱餐一顿喂好战马,然后才派人去袭击敌营,自己在营中静待消息。

此时,脱列伯的人正在做早饭,还没来得及吃,明军就来袭营了。

脱列伯下令全军立刻上马迎敌,双方一直从寅时打到辰时,不分胜负。探子担心元军人多势众,自己一方会吃亏,屡次来报告李文忠,请求他的支援,然而,李文忠却始终神态自若,并不发兵。不久,已时到了,雪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开始慢慢融化,颗颗水珠都折射着太阳的光芒。李文忠这才带着两路大军杀入敌阵。元军早就饿了,现在正勉强支持着体力,怎么抵挡得住又一支生力军的包抄呢,他们越打越没力,想要逃走却又无路可逃,个个惊慌失措。脱列伯也胆战心惊,正打算杀出一条血路,向北逃去,不料却被李文忠一枪刺中他的战马,顿时马撅前蹄,脱列伯跟着马一起倒在了地上,明军一拥而上,把脱列伯抓了回去。

主帅被抓,其余人也无心恋战,纷纷下马投降。明军大获全胜,大约一万人归降,收缴的马匹和军械不计其数。回营后,李文忠召入脱列伯,亲自给他松了绑,还跟他一起吃饭,脱列伯感激不尽。后来脱列伯被押到京城,太祖对他也很好,除了赐给他衣冠,将他安排在南京居住之外,每月还按时给他发放俸禄。

还有一个叫孔兴的人,本和脱列伯一起进攻大同,脱列伯被抓后,孔兴逃去了绥德,结果被自己的部下杀害,部下杀了孔兴后,就拿着他的首级向明军投诚。

元顺帝当时在和林,听到消息后,不禁叹息道:“天命已去,无可为矣。”不怨自己反而怨天,果然是个亡国之君。

脱列伯等人进攻大同,原本是奉元顺帝的命令,经过此次挫折,元顺帝便不敢再继续南行,如此郁闷地过了一年之后,元顺帝就去世了。

李文忠平定大同后,又继续赶往庆阳,途中接到捷报,得知庆阳已被拿下,于是向太祖禀请行止,静待后命。至于庆阳是如何攻克的呢,且听我慢慢说来。

张良臣凶猛暴戾,无人能比,且有七个养子,都善用枪,人称七条枪。当时,张良弼部下,有一骁将,绰号叫金牌张,是军中最厉害的人物。然而,自从有了张良臣的七个养子后,军中又相传说:“不怕金牌张,只怕七条枪。”张良臣就是自恃有这七个人,所以不肯投降。而且庆阳城高地险,上有井泉,可以据守,又有扩廓帖木儿可以支援,贺宗哲、韩札儿做羽翼,姚晖、葛八做爪牙,张良臣因此就不知天高地厚,以为自己可以胜敌。

徐达围攻了庆阳好几个月,也没能将它拿下,只好每天鼓励将士努力攻城。张良臣屡次出城突围,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先是突围东门被顾时击退,后来突围西门又被冯国胜杀退,派人去宁夏求援,又被明军抓获,弄到粮汲俱穷,兵民俱困,不得已只好登城乞降。结果,却遭到了徐达的拒绝,因他反复无常。可怜张良臣计穷力竭,援绝食空,甚至杀人煮汁,和泥为食,勉强充腹救命。

姚晖等人见也毫无胜算的希望,于是就私下打开城门纳降。徐达领兵从北门进去一看,张良臣和他的七个养子,早已饿得头晕眼花,因无力再战,无可奈何之下,父子八人只好投井自杀。后被徐达军打捞上来,绑至徐达面前,徐达数责了他们的罪状之后,当即就命人将他们推出去斩首示众。张良臣父子八人,自知死路一条,只好乖乖伸颈就戮。七条枪,转眼就变作了七条鬼。

之前元朝将领贺宗哲带人来支援张良臣,袭击了凤翔。金兴旺带人拼死抵御,贺宗哲攻不进去,后来庆阳被徐达拿下,贺宗哲便撤退了。徐达派遣顾时、薛显、傅友德等人去追,也没追上,只好引军返回。谁知贺宗哲并没死心,又转而袭击了兰州。警报传到了徐达的大营,徐达又派冯国胜追击,贺宗哲自知打不过,逃之夭夭。徐达于是班师回朝,留下冯国胜总管军事。

徐达回去后,扩廓帖木儿乘虚袭击兰州。明指挥张温是兰州守将,整兵迎战扩廓帖木儿,稍微击退敌军后,张温收兵入城。扩廓帖木儿又进兵合围,将整个城市包围了好几圈。这时,巩昌的守将于光带兵前来支援,结果在马兰滩遭遇埋伏被擒。

扩廓帖木儿命人将于光绑缚兰州城下,令他呼叫张温出降,于光大声对城上喊道:“我不幸被抓了,但是援兵很快就来了,你们只管坚守,千万不要放弃!”敌兵被激怒,猛扇于光耳光,随即将他杀害。之后,城中的防御越发坚固,冯国胜也发兵前往救援,扩廓帖木儿料定拿不下兰州,就引军离开了。

太祖得知此事后,抚恤了于光的家长,升任张温为都督佥事,一面下令北征,仍命徐达为大将军,李文忠、邓愈为左副将军,冯国胜、汤和为右副将军,于洪武三年正月,北征军再次出发。

临行时,太祖问众将士:“元顺帝躲在塞外,扩廓帖木儿犯我兰州,这都是大患,不能不除。你们此次出师,打算先打哪里?”

众将说:“扩廓帖木儿屡次侵略边疆,无非是因为元顺帝还在,预谋复国,倘若我们解决掉元顺帝,扩廓帖木儿自然就失势了,到时就能不战而降。”

太祖说:“扩廓帖木儿最近刚率兵犯我边防,我们正应该出师讨伐,如果放弃扩廓帖木儿去找元顺帝的话,就是舍近求远,这不能算是上上策。朕打算让你们兵分两路:一路,大将军率领,自潼关出西安,直取扩廓帖木儿;另一路由左副将军带着,入沙漠,追击元顺帝,使他自救不暇,方可得胜。这样的话就是一举两得啊!”众将士都说是妙计,随后便分头出发了。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