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明史演义》 » 白话文 > 第二十二章 燕王朱棣清君侧 > 第2节

第二十二章 燕王朱棣清君侧 第2节

建文帝看了韩郁的奏折,直接将它束之高阁不予回复,只催李景隆赶快出发。

李景隆来到德州,收编了耿炳文的士兵,又从各路调兵,共计五十万大军,进军河间。

燕王听到军报喜不自胜,对众将说:“汉高祖用兵如神都只能领兵十万,李景隆这小子有什么能耐,居然给他五十万?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话没说完,有探子来报说:“吴高、耿瓛、杨文等人,袭击永平。”

燕王听了一甩衣袖站了起来,准备挥军前往支援,众将听了后说:“大王如果去支援永平了,李景隆乘虚而入攻打我们怎么办?”

燕王说:“李景隆根本不足为惧,我支援永平正是想诱他前来攻打北平城,先破吴高,后破李景隆,都在此一举了。”燕王随即令世子朱高炽留下守城,并告诫他只可坚守,不可出战,自己则带军去了永平。

吴高本来胆就小,忽闻燕王大军已至,竟然吓得丢了军械物资,退到山海关去了。李景隆听说燕王出援永平,果然带人来攻北平城,在九城门外筑起了壁垒。燕世子朱高炽奉命死守,城内的妇女也纷纷登上墙头,往城外胡乱投掷瓦砾。李景隆的手下不能严守军纪,骤然败退。瓦砾都能退军,更何况箭矢?可见李景隆当真是竖子不足以谋。

到了晚上,朱高炽又派出一队勇士出城劫营,营中敌军顿时乱成一团,惊慌中逃了十多里,才敢驻足。唯有都督瞿能愤然反击,带着两个儿子和几千精兵直攻张掖门。谁知刚成功登上城楼,李景隆就勒令让他缓攻,怪他擅离职守,不听军令。这李景隆既不懂兵法,又猜忌属下,岂有不败之理?

当天晚上,守兵用水浇城墙,第二天早晨城墙上结了一层冰,光滑之极,攻城的士兵难以登城,正在两军相持不下之时,燕王已经移师东北,准备偷袭大宁。大宁本由宁王朱权镇守,东控辽左,西接宣府,三万骑兵全都骁勇善战。燕军发难后,明朝廷一直担心宁王和燕王合谋,欲召宁王回京,宁王却拒不从命,建文帝只得削弱他的军队。

燕王趁机写了封信给宁王,并率领部下悄悄靠近大宁,部将都说大宁现在太平无事,也不在后方扰乱我们,北平却很危险,请燕王分清轻重缓急,回北平支援。燕王说:“我从刘家口去大宁,几天就能到达,而且大宁城内现在只有老弱妇孺,所有的将士都派往松亭关了,我若能拿下大宁,安抚那些将士的家属,松亭关自然不战而降。而且北平不是那么容易攻取的,就算是百万雄师一时间也难以拿下,等我攻下大宁再支援北平也不迟。”

说完,燕王从小道登山来到大宁城下,他命令部下在城外埋伏,自己一个人入城去了。一见到宁王,燕王立刻握着他的手大哭起来,说建文帝有负于他,现在北平被围,危在旦夕,求弟弟一定要救他。宁王此刻正有兔死狐悲之感,怎么会不相信燕王的花言巧语,不替他向建文帝求情呢?于是一面安慰他,一面上奏建文帝,请求赦免燕王,饶他一死。奏折呈上去以后,宁王又设宴款待燕王,两人相处甚欢。

就在这几天,城外的伏兵很多都已经混进了城,还和宁王的卫骑打上了交道。燕王向宁王告辞的时候,宁王送他去郊外,为他办酒饯行。

第一杯酒递给燕王,燕王一饮而尽,第二杯递到燕王手中时,燕王忽然将杯子掷到地上说:“出来吧!”话音刚落,四下里忽然窜出许多燕军,扣押了宁王,一众士兵,簇拥着宁王,向南行进,宁王身边的卫骑袖手旁观,只有都指挥朱鉴上前争夺,竟被燕军杀死。

燕王紧接着挥兵入城安抚军民,然后,带着宁府的珠宝,押着宁王的家属,率领众人前往松亭关。此时,关上的将士早已接到消息,有心归附,纷纷下马迎接。燕王于是派兵守住几处要害之地,然后带着宁王等人返回北平。

燕王在会州检阅将士,设立了五军,命张玉指挥中军、朱能指挥左军、李彬指挥右军、徐忠指挥前军、房忠指挥后军。每军设置左右副将,宁王的人分配到各军,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北平进发。

天气寒冷,雨雪霏霏。燕王的大军来到孤山,暂时驻守在北河西。河水一片汪洋,没有看到任何渡船。燕王望着天默默地祷告说:“天若助我,今夜就让河水结冰吧。”没想到燕王非分的祈祷成真了,上天竟似有耳,河神也是灵验,当晚刮了一夜的寒风,将河水冻得结结实实。

燕军早上起来一看,十分惊奇,连忙禀报燕王。燕王大喜,立即挥军渡河。上岸后,燕王回头一看,发现河里的冰居然有解冻的迹象,大家都感到有如神助,立刻抖擞精神,直捣李景隆大营。从午时到申时,燕军连破七个寨子,李景隆见势不妙,连夜逃走。燕军攻到城下,发现城南还有九个堡垒,于是士兵争相杀入堡垒之中,此时城中又派来士兵,内外夹攻,杀得敌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堡垒随即告破。有几个逃掉的士兵连夜赶路,终于追上了李景隆的残军,一同返回德州去了。

李景隆逃回了德州,心里十分懊恼,正打算重整旗鼓的时候,朝中忽然传来圣旨,吓得李景隆面如土色,生怕建文帝一怒之下要了自己的脑袋。谁知圣旨竟然说要加封李景隆为太子太师。事情太意外,就连李景隆也感到莫名其妙。真是:

败军偾辙有明刑,

谁料恩荣赐阙廷。

莫怪建文终逊国,

误施赏罚失常经。

太祖杀戮功臣,几乎没有能存活下来的老将,到建文帝的时候就只剩下耿炳文了。耿炳文是偏将,并没有大将之才,滹沱河一役事事不出燕王所料,由此可见耿炳文资质一般。然而耿炳文退守镇定,燕军却攻城不下,三日即还,可见耿炳文是一员宿将,不是善与之辈。李景隆善文不善武,从未领过兵打过仗,如何能将行军打仗的任务交给他?黄子澄的误荐,建文帝的误用,导致了这次战斗的失败。史称燕王善战、宁王善谋,燕王和宁王的封地接壤,燕王发难,建文帝正应该优待宁王,令他提防燕王,但建文帝偏偏削了宁王的护卫,为渊驱鱼,这样一来,即使燕王不使出计谋,恐怕最后燕王、宁王也会联手。建文帝自己想不到这一点,而朝廷众臣也不向建文帝指出来,终于导致靖难之师全面爆发,真是让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