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燕王朱棣清君侧
话说燕王朱棣誓师造反,下谕将士,大旨是以入清君侧为名,招降参政郭资,副使墨麟,佥事吕震,及同知李浚、陈恭等人,一面派遣使者带着自己的奏章飞速入京,奏告朝廷说:
皇考太祖高皇帝,艰难百战,定天下,成帝业,传至万世,封建诸子,巩固宗社,为磐石计。奸臣齐泰、黄子澄,包藏祸心,橚、榑、柏、桂、楩五弟,不数年间,并见削夺,柏尤可悯,阖室自焚。圣仁在上,胡宁忍此?盖非陛下之心,实奸臣所为也。心尚未足,又以加臣,臣守藩于燕,二十余年,寅畏小心,奉法循分。诚以君臣大义,骨肉至亲,恒思加慎,为诸王先。言重言重,恐怕未必。而奸臣跋扈,加祸无辜,执臣奏事人,箠楚交下,备极苦毒,迫言臣谋不轨,遂分派宋忠、谢贵、张昺等于北平城内外,甲马驰突于街衢,钲鼓喧阗于远迩,围守城府,视臣如寇仇,迨护卫人执贵、昺,始知奸臣欺诈之谋。窃念臣于孝康皇帝,同父母兄弟也,今事陛下如事天也,譬伐大树,先翦附枝,亲藩既灭,朝廷孤立,奸臣得志,社稷危矣。臣伏睹祖训有云:“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臣谨俯伏俟命。
建文帝见信后犹豫不决,在紧要关头耽误了不少时间。此时燕王的兵马已经到通州,收降了指挥房胜,接着进军蓟州,擒杀了都督指挥马宣,当晚又攻陷遵化。指挥蒋云、郑亨等人统统开城投降,燕王又派遣精锐的士卒成功拿下了居庸关。
居庸关守将余瑱败走怀来。当时,都督宋忠正在怀来驻扎,听闻居庸关失守,忙率兵赶来救援,并对众将士说:“你们的家属都在北平,现在他们正在遭受燕王的屠杀,大家快跟我一起去杀了燕王报仇!”士兵们听了这话,个个怒目切齿,摩拳擦掌,杀意腾腾地奔向居庸关。一到关前,遥遥望见燕军的旗帜,可再近一看,站着的士兵不是自己的父兄,就是自己的兄弟,彼此慰问后才发现并没有发生宋忠说的那样的事。士兵们怒不可遏,有人大喊了一声,宋都督欺骗我们!一片喧哗声中,前排将士纷纷倒戈,向后排杀去。宋忠刚要列队,却不料发生哗变,部下将士自相残杀,正在手忙脚乱的时候,燕军杀了过来,宋忠的军队顿时人仰马翻,全军大溃。
都指挥孙泰,本来是一员骁将,也被流箭射中,战死阵中。宋忠逃回城中,还没来得及关城门,燕军就一拥而入,经过一番搜杀抢掠,燕军在厕所找到了宋忠和余瑱,将他们一并处死。众多军官先后受缚,共一百多人,得知主将已死,大家情愿以死表忠,有的自杀,有的被杀,至此怀来沦陷。附近许多州听闻噩耗,都惧怕不已,于是开平、龙门、上谷、云中的各位守将望风而降。谷王朱橞镇守宣府,因为地处怀来附近,又害怕打仗,竟然弃了封地,独自一人逃到了南京。
京中接连收到警报,建文帝便去太庙祭告,削去了燕王的皇籍,将他贬为平民,昭告天下。然后建文帝特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驸马都尉李坚、都尉宁忠为副将军,率大军讨伐燕国。黄子澄还请建文帝派出安陆侯吴杰,江阴侯吴高,都督都指挥盛庸、潘忠、杨松、顾成、徐凯、李文、陈晖、平安等人分头并进。随后建文帝又将程济从狱中放了出来,提升他为翰林院编修,任用他为军师,跟随大军北行。并命山东、河南、山西三省负责大军军饷。
临行前,建文帝还对众将士说:“你们此次讨伐燕王,不要太过张扬,千万别使朕背上杀叔父之名。”耿炳文等人领命出师,率三十万大军,陆续抵达真定。命徐凯率兵进驻河间、潘忠率兵进驻莫州、杨松率先锋九千人进驻雄县。
燕王派张玉去探听耿炳文的实力,张玉回来禀报说:“耿炳文年老,潘忠、杨松有勇无谋,他们行军安营缺乏纪律,看来不足为惧。要打通南下的道路,宜先取潘忠、杨松。”燕王称好,随即下令将大军移到涿州。时值中秋,天高月朗,燕军渡过白沟河,直击雄县城下。
杨松毫无防备,城中军士趁着中秋佳节,宰牛饮酒,醉饱酣眠,不料半夜时分,燕军爬上了城墙,大刀阔斧砍入了城中,等到杨松从醉意中醒来慌忙迎敌的时候,九千士兵已经全都化为了刀下鬼,杨松也死于乱军之中。
燕王拿下雄县,对众将说:“潘忠就在莫州,现在还不知道城已经破了,等他知道一定会来支援,我们就在这里等着。”当下命千户谭渊带领一千多士兵潜伏月漾桥下,等待潘忠过桥,断其退路。自己则带兵出城,在城外严阵以待。
不久潘忠果然带兵前来,越过月漾桥,直扑雄县。
快到城下的时候,潘忠一眼就看见前面乌泱泱都是燕军队伍,不禁心慌了起来。一交战,更发现燕军生龙活虎、锐不可当,潘忠料定支持不住,只好边战边退。刚退到月漾桥边,忽然从水中跳出一个人,大声喝道:“谭渊在此!往哪里逃?”先前埋伏于水中的士兵,立时窜了出来,生擒了潘忠,残余的部队眼见腹背受敌,无处可逃,纷纷投水溺亡。
燕王继续进军莫州,休息了三天后,召集众人开会讨论下一步计划。张玉说:“我们何不去真定呢?那里的士兵都是新募集的,没有什么战斗力,我军乘胜进攻,一鼓作气可以拿下。”于是燕王决定向真定进军。
途中截获耿炳文的部下张保,经过一番劝说,张保归降燕王。燕王又问他耿炳文的军情,张保回答说:“耿炳文一共有三十万人,先到的有十三万,驻扎在滹沱河南北两岸。”燕王说:“你既诚心归降,且放你回去,你就说是兵败被俘,偷了一匹马逃回来的,还有我准备进攻真定的事,都告诉他。”张保领命离去。众将士不明白,上前问道:“大王要攻真定,不是想趁其不备的吗?为何要告诉他们呢?”燕王笑着说:“你们有所不知。之前因为不知道耿炳文的虚实,才决定趁他不备偷袭他,现在我知道他一半兵力在河南岸,一半在河北岸,南北互相支援,我们不易取胜。所以不如让他得知我们的行踪,将南北的兵力合并,我们才能一举歼灭。而且让他们知道雄县、莫州战败的消息可以挫挫他们的锐气,这就是兵法上的先声后实。”众人这才明白过来。
张保走后不久,燕王带着数名骑兵,径直前往真定东门,途中抓住了两个耿军,向他们询问军情,这才得知耿炳文果然将南边的兵力尽数移到了北岸。燕王随即派出张玉、谭渊、马云、朱能等人绕到城西南方向,接连攻破了耿炳文的两个营。耿炳文出城迎战,张玉等人率军进攻,双方杀了个你死我活。就在双方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燕王又带领铁骑沿城夹攻,耿军顿时大乱。耿炳文支持不住,慌忙往回逃,朱能率领敢死队紧追不舍。
双方来到滹沱河,耿炳文列队准备再次迎战,朱能奋勇疾呼,冲入耿炳文阵中,耿军本来就已经受到重创,现在更加无心恋战,一时间踏死的、被砍死的士兵不计其数。弃甲投降的竟有三千多人。副将李坚、宁忠,都督顾成,都指挥刘燧等人统统束手就擒。耿炳文则逃回了真定,燕军连攻了三天不能破城,只好掉头回北平去了。
建文帝听说耿炳文战败很懊恼,找来齐泰、黄子澄问道:“老将耿炳文都打不赢燕王,这该怎么办?”
黄子澄说:“胜败乃兵家常事,陛下不必多虑。臣以为,曹国公李景隆是个人才,不如让他代替耿炳文出战。”
齐泰反对道:“李景隆能文不能武,不堪大用。”
建文帝不听齐泰的建议,立即封李景隆为大将军,赐他通天犀带,并亲自乘车相送,一直送到江浒。
李景龙赶赴军队,耿炳文卸任而归。因为征讨燕王久久无果,监察御史韩郁愤然上书建文帝:
臣闻人主亲其亲,然后不独亲其亲。今诸王亲则太祖之遗体也,贵则孝康帝之手足也,尊则陛下之叔父也,乃竖儒偏见,病藩封太重,疑虑太深,于是周王既废,湘王自焚,齐、代相继被摧,为计者必曰兵不加则祸必稔,实则朝廷激之变也。今燕举兵两月矣,前后调兵不下五十万,而一矢无获,将不效谋,士不效力,徒使中原赤子,困于转输,民不聊生,日甚一日,臣恐陛下之忧方深也。谚曰:“亲者隔之不断,疏者属之不坚”,此言深有至理。伏愿陛下鉴察,兴灭继绝,释齐、代之囚,封湘王之墓,还周王于京师,迎楚、蜀为周公,俾各命世子持书,劝燕罢兵守藩,慰宗庙之灵,笃亲亲之谊,不胜幸甚。是亦迂腐之谈。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