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明史演义》 » 白话文 > 第三十二章 狸猫换太子 > 第2节

第三十二章 狸猫换太子 第2节

黄福逃到鸡鸣关的时候被贼寇捉住了,正欲抽出佩刀自刎。

贼寇头目不但把他的刀夺去,还下马跪拜他,说:“先生是我们的生身父母,为何要寻短见?之前先生要是不走的话,我们哪敢出此下策?”

黄福听了,呵斥他们说:“朝廷难道虐待你们了吗,你们为何要谋逆?”

众人说:“当地的官员要是都像先生这样,让我们谋逆我们也不忍心啊!现在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啊!”说着,众人脸上都是一片凄惨之色,边说边流泪,黄福不禁也听得掉下了眼泪。

后来贼寇取出黄金和干粮作为馈赠之物,让人用肩舆抬着黄福送他出境。黄福平安来到茶龙州,将收到的黄金白银全部交给了官府。

当时王通在交州,听说柳升打了败仗,更加惶惶不安,忙与黎利议和,出城筑坛,束帛载书,立陈暠为陈氏后人,与黎利签订休战盟约。

其实并没有陈暠这个人,都是王通、黎利串通捏造,借此蒙蔽朝廷。

王通送给黎利绫罗绸缎,黎利也贿赂王通金银财宝,彼此欢宴了一日。后来两人决定由黎利派遣使者去京城上贡以示臣服,随后,王通也派指挥阚忠带着使者入朝,向宣宗呈上了奏折,内容如下。

安南国先臣陈日煃三世嫡孙陈暠,惶恐顿首上言:曩被贼臣黎季犁父子。篡国弑戮,臣族殆尽。臣暠奔窜老挝,以延残息,历二十年。近者国人闻臣尚在,逼臣还国,众言天兵初平黎贼,即有诏旨访求王子孙立之,一时访求未得,乃建郡县。今皆欲臣陈情请命,臣仰视天地生成大恩,谨奉表上请,伏乞明鉴!

宣宗看后,立即召集朝中大臣,众臣看了黎利的奏折,英国公张辅说:“这是黎利的计谋,不是真的,应该继续讨伐他,臣发誓,一定会将贼人的首级砍下献给陛下。”蹇义和夏原吉也说不能轻信黎利。

只有杨荣、杨士奇知道宣宗有意休战,于是他们就说,交趾地处偏远,不如答应黎利,平息此事。此话正中宣宗下怀,他正愁没有台阶下呢,于是便当即下令罢兵,并派侍郎李琦、罗汝敬等人去交趾宣读谕旨,赦免了黎利的罪。另一方面,宣宗召王通、马瑛及各府、州、县的官吏全部回来。李琦等人还没到交趾,王通已经从陆路回到了广西,陈智和中官马骐、山寿从水路回到了钦州。

王通回来后,大臣们又开始纷纷弹劾,有的说王通擅自卖城求和,马骐压榨百姓,山寿包庇贼寇,情节最严重,应该依法处置。可宣宗心胸宽大,只把王通、马骐、山寿等人暂时关进了大牢,此事就算过去了。

宣宗不是一向英明的吗,为什么要姑息养奸呢?

李琦回来后,黎利又派人入朝对宣宗说:“陈暠已经死了,陈氏没了后代,就由臣黎利暂时监国。”宣宗明知有诈,但是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就将错就错地混过去了。

宣德三年,边境的事务总算告一段落了,但是宫中又风起云涌了起来。

前面已经说过了,宣宗立了胡氏为皇后、孙氏为贵妃,这就是要出事的征兆。果然不到两年,宫内就闹出了废后一事。

原来,孙贵妃出身寒微,是永城主簿孙忠的女儿,小的时候就聪慧绝伦,模样儿也娇俏,可以说是天生丽质。有一次张太后的母亲偶然见到了孙贵妃,一见就非常喜欢。

张太后的母亲就是彭城伯的夫人,当张太后还是妃子的时候,她就经常出入宫中。后来,成祖打算为皇太孙择偶,彭城夫人一直向成祖称赞孙氏的贤淑,于是建议成祖选孙氏为太孙妃。成祖当下传孙氏觐见,见孙氏才十岁,就令人将她抚养在宫中,以后再做定夺。

过了七年,太孙年长,奉旨选妃,然而这时,司天官却上奏说,星气在奎娄之间,应该在济河附近寻找适合的女子。正好济宁人百户胡荣生了七个女儿,第三个女儿也在入选的人当中。成祖见胡氏文静端庄,就册封了她为太孙妃。彭城夫人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很不平,就入宫上奏成祖,请他改封孙氏。成祖不便出尔反尔,就封孙氏为太孙的嫔妃。

后来仁宗即位,张太后成了正位,彭城夫人又在张太后面前喋喋不休。张太后素来沉默寡言,任凭她如何怂恿也默然不答。再后来,宣宗登基,他心里更喜欢孙氏,所以在册封了皇后之后,便又将孙氏册封为贵妃。明朝的定制一直是,册封皇后用金宝、金册,册封贵妃就只有金册没有金宝。宣宗却特命尚宝司做了金宝赐给孙贵妃,这样一来就和皇后没什么不同了,隐隐约约已经露出了和皇后匹敌的意思。

孙贵妃体态妖娆,天性狡黠,从小就善于揣摩人心,几乎把这位宣宗玩弄在股掌之中。

宣宗已经年近三十,却还没有儿子,心里又焦躁又忧愁。

有一次,宣宗和孙贵妃说:“皇后有病不能生育,你没病也不能生育,难道朕命中注定没有儿子吗?”

孙贵妃听了这话,突然跪下来,装出娇羞的样子说:“臣妾久承皇上的恩泽雨露,最近觉得有些异样,红潮也有几个月不来了,莫非是怀上了龙子?”

宣宗大喜,马上说:“你要是为朕生下皇子,朕就立你为后。”

孙贵妃假装吃惊道:“后位已定,臣妾怎么敢抢夺?陛下不要再说这种话了!”

宣宗说:“好贵妃!你真是朕的好贵妃!”然后亲自将她扶起,抱她坐在自己膝上,说了很多甜言蜜语,其中还有厌弃胡后的话。

孙贵妃又劝宣宗不应当厌弃胡后,宣宗赞赏她有容人之德,更加喜欢她了。将欲取之,必先固之,这个孙贵妃玩弄人心的手段是很恐怖的。

没想到,九个月后,孙贵妃居然真的生下了一个男孩,宣宗喜出望外,忙来看望孙贵妃。侍女抱出婴儿给宣宗看,这个婴儿哭声响亮,满脸英气,宣宗笑容满面的为儿子取名为朱祁镇,还慰劳了孙贵妃很久,随后下旨大赦天下。

难道皇子朱祁镇果真是孙贵妃所生?其实这是孙贵妃为了夺取后位想出的一条秘计。

原来孙贵妃暗中与怀孕的宫女定下约定,宫女要是生了男孩就给孙贵妃,好让她欺骗宣宗是自己生的。恰巧这宫女生了男孩,交给了孙贵妃,宣宗哪里知道这些,还以为孙贵妃真为他生下了一个皇子呢!过了没几天,小皇子就被立为了皇太子。大臣们也纷纷建议立其为太子,恐怕也是因为贵妃在暗中疏通。

宣宗找来张辅、蹇义、杨荣、夏原吉、杨士奇入内对他们说:“朕有一件大事要和各位爱卿商议。朕快三十了还没有儿子,皇后有病不能生育,现在孙贵妃为朕生下了皇子,理应立为太子。朕听说母以子贵,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但不知如何安置皇后?众爱卿为朕想想办法!”

张辅等人面面相觑,一言不发。

宣宗又列举了一些皇后的过错,杨荣听后试探性地问道:“如果真如陛下所说,那么废后怎么样?”

宣宗问:“废后有先例吗?”

杨荣说:“宋仁宗就曾经废郭皇后为仙妃,这就是先例。”

宣宗又问张辅等人:“你们为什么不说话?”

杨士奇忍不住跪下磕了一个头说:“臣子侍奉皇上和皇后就像侍奉自己的父母,母亲即使有过,儿子应该劝谏,怎么敢谈废后?”

张辅和夏原吉也跪下上奏说:“此乃宫中的大事,陛下要慎重考虑呀!”

宣宗又问道:“如果我这么做会招致议论吗?”

杨士奇说:“宋仁宗废了郭皇后,孔道辅、范仲淹等人极力劝阻却被贬黜,至今还遗留史册,怎么能说没人有异议?”宣宗听了这话很不高兴,独自拂袖离开了。

第二天,宣宗在西角门又召来杨荣、杨士奇,问他们昨晚商议得如何?杨荣从怀中取出一张纸呈给宣宗。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