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于谦受冤 第2节
襄王朱瞻墡被封到长沙,他的资历最老而且德高望重,向来很有威望。
英宗被困在北方的时候,孙太后想立他为帝,曾命人去取襄王的金符,结果没取到。襄王却上奏太后请求立太子为储君,命郕王监国。后来英宗从北方回来,襄王又上书景帝,让他早晚去拜见英宗,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也不要忘了率群臣朝拜,态度要恭顺。英宗对这些全然不知。
复辟以后,英宗听信徐有贞和石亨的谗言,杀了于谦、王文,还怀疑襄王有异图。后来英宗翻出了襄王的这两封奏折,不禁看得涕泪交加,忙召襄王觐见。
这两封奏折,令人回想起来周朝的时候,成王与周公冰释前嫌。
襄王赶来京城,英宗在偏殿摆下酒宴慰劳襄王,叔侄二人好好地叙了一番旧。襄王离开时,英宗亲自送他到午门外,流着泪和他握手话别。
襄王在地上长跪不起,英宗眼里含着泪问他:“叔父还有什么要嘱咐的?”
襄王磕了一个头,说:“天下的百姓都渴望明君治世,希望皇上以后刑罚不再那么重,能好好待天下的百姓。”
英宗拱手道谢,说:“叔父的话朕受教了,以后一定谨记。”
襄王这才起身告辞,英宗依依不舍,一直等襄王走出端门后看不见了才怏怏回宫。
自那以后,英宗开始后悔杀了于谦和王文,从此也渐渐疏远徐有贞和石亨。
石亨仗着自己有功,经常肆无忌惮,后来被英宗小小训斥了一下,就和曹吉祥狼狈为奸了起来。而徐有贞见石亨渐渐不如以前受宠了,于是就和其他两人拉开距离,从此,曹吉祥、石亨是一党,徐有贞和他们是貌合神离。
有次英宗和徐有贞密谈不小心被内侍听到了,内侍立即将其报告给了曹吉祥。曹吉祥见了英宗后故意说漏嘴,英宗惊讶地问他怎么知道,曹吉祥说,是徐有贞告诉他的,英宗很不高兴,于是也开始疏远徐有贞。
有一次曹吉祥、石亨两人强抢河间的民田,御史杨瑄告了他们一状,英宗称杨瑄为贤御史,对他加以重用。曹吉祥知道此事后很害怕,忙跑到英宗面前哭诉,说杨瑄诬告他,应该治杨瑄的罪。英宗置之不理。
不久天空中出现彗星,掌道御史张鹏、周斌等人约齐同僚,准备轮流上奏,请英宗惩罚曹吉祥、石亨,以免上天再次出现异象。事情被给事中王铉得知,他私下将此事告诉了石亨。石亨又急忙转告曹吉祥,两人于是一同来到英宗面前,磕了无数个头。英宗不禁大为惊讶,问他们为什么。曹吉祥、石亨齐声说:“御史张鹏是太监张永的侄子,他为了替张永报仇,串通了其他人一起来陷害臣等。”说到这里,两人又呜呜咽咽地哭起来。英宗说:“陷害不陷害,朕自会做主,你们先退下吧!朕自会留心。”两人方才拜谢而出。
隔了一晚,果然有人上奏弹劾曹吉祥、石亨,为首的就是张鹏,其次是周斌,接着是各路御史,连杨瑄的名字也在里面。英宗不等看完就来到文华殿,按奏折上的名字将他们一一召了进来。英宗丢下奏折让他们自己读,周斌一边读一边校对,神色自若。
读到冒功领赏的时候,英宗诘问他们说:“曹吉祥、石亨等人迎驾的确有大功,朝廷论功行赏,哪来的冒功领赏?”
周斌回答:“当时迎驾的只有几百人,光禄寺赐宴的时候都有花名册的,现在因为那件事升迁的超过几千人了,还不算冒功领赏吗?就算迎驾有功,那也是顺应天意,人若以此自夸,怎么不算骄傲自大呢?”
这话理直气壮,英宗无话可说,但他就是不肯认错,仍命人将杨瑄、张鹏等人关进了大牢。刑官为了讨好曹吉祥、石亨,一味地滥用私刑,逼问他们谁是幕后主使,最后竟然牵扯到都御史耿九畴、罗绮。
石亨、曹吉祥想借此机会将不服他们的人一网打尽,于是又上奏说:“徐有贞、李贤等人和臣有过节,其实他们才是这件事的主谋,所以杨瑄、张鹏等人才有这么大的胆子议论朝廷的不是。”
英宗听了这些后更加气愤,索性将徐有贞、李贤两人也关进了大牢。
这下可好,大牢里冤气冲天,以致天气突变,先是电闪雷鸣,接着就下起了狂风暴雨,鸡蛋那么大的冰雹猛砸下来,不但击毁了奉天门的一角,连正阳门下的马牌都被风吹到了郊外。石亨家内的水积了数尺深,曹吉祥门前的大树全部被风吹折被雨打折,闹得真是人心惶惶。
钦天监正汤序本来和石亨是一党的,看到天象有变,这才立即上奏说天有异变,要英宗释放犯人。英宗只好又下令将大牢里的人全部放出,贬徐有贞为广东参政、李贤为福建参政、罗绮为广西参政、耿九畴为江西布政使、周斌等十二人为知县,杨瑄、张鹏戍边。另外命通政使参议吕原和翰林院修撰岳正入内阁。尚书王翱因为李贤无辜被牵连,请求将李贤留在京城,英宗也很看重李贤,就答应了他,让李贤官复原职,不久又提拔他为吏部尚书。
曹吉祥、石亨见李贤重新被重用,觉得很懊恼,正巧内阁收到几封匿名信,是诽谤朝政的,曹吉祥、石亨知道后,上奏请求悬赏缉拿匿名信的作者。
岳正上奏说:“抓盗贼是兵部的事,哪有堂堂天子悬赏缉拿内阁罪犯的道理?而且越严肃处理,奸臣藏得越深,只有慢慢处理奸臣才可能会露出马脚,请陛下明察。”英宗点头,没再深究这个事情。
后来岳正又秘密上奏英宗说:“曹吉祥、石亨两人的权力过重,恐怕并不是陛下保全功臣的本意吧?”
英宗说:“那你替朕去转告他们。”
岳正随即就跑去和曹吉祥、石亨说,两人听后再次跑到后宫找英宗哭诉,还脱下官帽请英宗赐他们一死。
曹吉祥是阉人,阴柔化很正常,石亨是一介武夫,为何老像女人一样哭哭啼啼的?
英宗见他们这样,顿时又心软了,只好一边安慰一边责怪岳正说错了话。
既然要他转告,又怪他说漏嘴,英宗的昏庸可想而知。
岳正回答说:“这样下去,曹吉祥、石亨两家一定会被满门抄斩的,臣是想替陛下保全他们,他们却不识好歹!”英宗听了没有说话,而曹吉祥、石亨听了却更加忿恨。
后来承天门发生火灾,英宗命岳正起草罪己诏,岳正将时政的过失一一陈述上告,曹吉祥、石亨趁机诬陷岳正,英宗于是将岳正贬为钦州同知。岳正入内阁仅仅二十八天就被贬谪,他在去钦州的路上路过家乡漷县,便乘机去探望母亲,留在家里住了一个多月,尚书陈汝又趁机弹劾他,结果岳正又被贬去肃州。
拔掉岳正这颗眼中钉后,曹吉祥、石亨又开始追究匿名信的事情,诬陷是徐有贞干的。英宗也来不及细察,下令将徐有贞捉拿归案,下狱治罪。曹吉祥、石亨又向英宗进谗言说:“徐有贞曾写过武功伯券,里面有句‘缵禹武功,禹受舜禅’的话暴露了他的非分之想,论罪应该抛尸市集。”
英宗迟疑了半晌,便令两人退下了,转而询问法司马士权。
马士权说:“徐有贞如果有心谋逆的话,就不会写什么诰券自露马脚了。”
英宗这才醒悟过来,于是就免了徐有贞的死罪,将其发配到金齿,贬为平民。
后来石亨伏法,徐有贞终于恢复自由,在山水间浪迹了十几年后去世。
礼部侍郎薛瑄见曹吉祥、石亨为人处事太过嚣张,不禁感叹:“臣子本应该尽自己的本分,现在留在这里又有什么意义?”随即就辞官回乡了。江西处士吴与弼被李贤引荐入朝,封为左谕德,吴与弼一再推辞,在京城待了两个月后就借口有病辞官回乡了。英宗还为死去的王振立了祠堂,封曹吉祥的养子曹钦为昭武伯。
不过英宗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释放建庶人朱文奎。朱文奎是建文帝的儿子,被囚禁时才两岁,英宗赐他居住在凤阳,按月给赏赐和俸禄。朱文奎被释放的时候已经五十七岁了,出狱后看见牛和马居然都不认识,没多久就病死了。真是: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