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太监曹吉祥 第2节
过了几天就是七月初一,当晚曹钦在家中宴请同党,准备半夜动手。指挥马亮原本也准备和他们一起谋反,谁知酒过三巡后,他突然又醒悟过来,暗想此事要是不成,肯定会被杀头灭九族,还不如现在就自首。
马亮于是偷偷离开了宴席来到朝房,正巧遇上恭顺侯吴瑾在值班,马亮将曹钦的阴谋告诉了吴瑾,吴瑾大吃一惊地说:“有这种事?怀宁伯孙镗明天辞行,今夜也在朝堂留宿,我去通报他!”说完,吴瑾急忙出门赶去通知孙镗。孙镗知道后,草草写了一封奏折就从大内门缝里塞了进去。
英宗看到奏折后忙派人抓捕曹吉祥,并下令京城的九道大门没有命令不得开启。
曹钦根本没有察觉到马亮已经逃走,他乘着酒意,带着守卫和弟弟曹鈜、曹?、曹铎等人直奔长安门。结果城门紧闭,曹钦这才料到事情被泄露了,于是立即转身来到逯杲家。逯杲正准备入朝,谁知当他打开门走出来的时候迎面就遇上了曹钦兄弟,手起刀落,逯杲当时脑袋就搬了家。曹钦斩下逯杲的头后直奔西朝房,见御史寇深也在,又一刀取了他的性命。
曹钦转入西朝房,正好与吏部尚书李贤相遇。
李贤来不及躲避,被曹钦的手下击伤左耳,幸好曹钦及时喝止了他们。曹钦上前握住李贤的手说:“您是好人,我今天走到这一步都是被逯杲逼的,并非出自我的本心,劳烦您在皇上面前替我说说好话!”说的好像情愿不做皇帝了。
李贤还在惊疑的时候,曹钦竟然又扔下一个人的头颅,大声说:“你看看是逯杲吗?”一边说一边走进朝房,见尚书王翱在里面坐着,也不分青红皂白就上前绑他。
李贤忙上前喝止:“你不要这么莽撞!我和各位王公一起上奏保你无罪就是了,怎么样?”
曹钦大喜,当即放开了王翱。李贤也只好费尽心思模模糊糊地写了几句话交给曹钦。
曹钦带着奏折来到长安左门,想从门缝里把奏折塞进去,谁知门被堵得死死的,奏折塞不进去。曹钦让家丁放火烧门,长安门的守卫就用从御河拆卸来的砖石将门紧紧堵住,火一时也烧不进去。这下曹钦等人只有在门外大声喊叫,吵得皇宫鸡犬不宁。
怀宁伯孙镗见来不及调兵了,于是急忙让两个儿子在长安门外大喊有贼谋反。霎时间西征军两千人就集齐了,一起攻击曹钦。工部尚书赵荣也披甲上马,高喊着杀贼有赏,召集来了几百人。两边一起夹攻曹钦,曹钦等人自知事情肯定难成,只好边战边逃。
天已经大亮,恭顺侯吴瑾带着五六名骑兵出来巡查,在半路和曹钦猝然相遇,然而寡不敌众,全都战死了。后来尚书马昂和会昌侯孙继宗陆续到来,这才把曹钦的人砍倒了一半,曹钦的弟弟曹鈜、曹?、曹铎等人都被砍死。
这时忽然下起了滂沱大雨,曹钦势单力薄,只好狼狈地跑回家,他自知难逃一死,于是便跳井自杀了。官兵杀入曹钦家里,不论男女老幼,见人就砍。唯独没找到曹钦,最后跑到井边一看,这才发现曹钦已经溺死在了井里。官兵立即将曹钦的尸首捞出,拖到市集等候处置。
英宗上朝后,众官员纷纷上奏此事,英宗当即命人将曹吉祥绑去市集和曹钦兄弟四人一起凌迟处死,汤序、冯益等人自然也被连坐。所有曹氏的同党,和曹钦一起参与过此事的人都是死罪。当然有罚就有赏,英宗封孙镗为侯,马昂、李贤、王翱为太子少保,马亮因为报信有功,也被提拔为都督,将士们也都论功行赏。英宗还追封吴瑾为梁国公,赠寇深少保的封号,从此曹吉祥和石亨两大家族就不复存在了。
内变平定之后,英宗又下旨命西征军暂时不要出发,留下来以防万一。
怎奈西北的警报一天之内传来了两三回,英宗只好命都督冯宗充和兵部侍郎白圭取代马昂、孙镗带兵西征,结果大军屡战屡胜。孛来本想大举入侵,无奈鞑靼可汗麻儿可儿这个眼中钉未除,双方连日开战,互相仇杀不曾停歇,以致孛来没有足够的兵力对战明军,孛来无法如愿,只好上书求和。英宗派指挥使唐昇前去招降,孛来答应每年进贡,这场战事才总算暂时平息。
而这时广西的苗蛮也开始作乱,他们占据大藤峡,在民间四处抢掠。都督佥事颜彪奉旨前往围剿,连破了苗蛮七百多个苗寨,苗蛮这才安分了下来。
英宗平定了国内外的叛乱,局势渐渐稳定,免不得久劳思逸,于是开始大兴土木,扩建西苑,亭台楼阁增建了无数座。西苑除了让太后、英宗和众妃嫔游览以外,文武大臣也经常受邀来这里游玩。英宗还在南宫盖了几间殿宇,周围种上各地进贡的奇花异草,看起来十分雅致。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英宗就命王公大臣们和皇室贵戚来西苑游玩赏花,赐给瓜果和茗茶,他和文人雅士们把酒吟诗,日子不知道多惬意。
可惜光阴易逝,好景难留,天顺六年,太后孙氏驾崩。紧接着天顺八年正月,英宗也身患恶疾,整日卧病文华殿。
这时有太监向英宗说太子的坏话,英宗于是密召李贤入内,问他的意见。
李贤边磕头边说:“太子仁义又有孝心,一定不会做这种事的,希望陛下不要被蒙蔽。”
英宗说:“照你这么说,朕一定要传位给太子吗?”
李贤又磕了一个头说:“这是百姓之福!国家之大幸!”
英宗听了,强行起身立即宣太子进殿。李贤扶着太子进来,让他谢恩。
太子跪在英宗面前涕泪交加,英宗也深受感动。父子俩唏嘘了好一会儿太子才告退。
几天后,英宗驾崩,享年三十八岁。太子朱见深即位后,尊父亲的谥号为英宗,以第二年为成化元年。朱见深就是历史上的宪宗。
英宗去世后,因他两位正宫娘娘的尊号,竟又惹起了一番争论。
原来皇后钱氏没有子嗣,太子朱见深乃是周贵妃所生。英宗敬重钱皇后,曾想过加封皇后的家人,但钱皇后婉言谢绝了英宗。后来英宗被瓦剌掳去,钱皇后不仅掏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而且每天都伤心痛哭,晚上累了就睡在地上,长此以往,钱皇后的一条腿和一只眼睛都毁了。
英宗回国后被景帝幽禁在南宫,行动受到限制,心情自然不好,幸亏有钱皇后在一旁劝慰,英宗才稍微释怀。
复辟后,太监蒋冕偷偷跟太后说,周贵妃生了儿子,应该被立为皇后。英宗听说了这事,当场将蒋冕驱逐出宫。孙太后驾崩后,钱皇后提起了孙太后的旧事,并为废掉的胡皇后申冤。英宗这才知道自己不是孙太后亲生,于是立即追尊胡皇后为恭让皇后。
还有钱皇后的弟弟钱钦钟在土木堡一役中战死,英宗想封赏他的儿子钱雄,钱皇后又坚持不肯。这种种行为,让英宗对钱皇后敬爱有加,他在弥留之际仍嘱托李贤,等钱皇后去世以后要将她和自己葬在一起。
宪宗即位后,周贵妃秘密嘱托太监夏时,让他运动内阁大臣立自己为太后。
夏时于是就和大臣们提议说,钱皇后没有儿子,身体又不健全,胡皇后让位的例子摆在眼前,所以现在应该立皇上的生母周贵妃为太后。
李贤据理力争道:“先帝尸骨未寒,你竟然敢说这种话?”
夏时争辩说:“先帝在的时候不也是尊生母为太后吗?”
学士彭时说:“胡太后是让位,钱皇后名位都在,怎么能这么做?”
夏时又说:“钱皇后既然没有子嗣,那就有理由让位。”
彭时说:“先帝都没有这么做过,我们身为臣子怎么能胁迫太后让位?”
夏时厉声说:“你们难道有二心?难道不怕皇上怪罪下来?”他是情理上说不过去,于是狐假虎威。
彭时听了,则拱手面向上天说:“太祖太宗在上,臣万万不敢有二心,否则让我天诛地灭。钱皇后虽然没有子嗣,但皇上孝心可嘉,岂有尊生母不尊嫡母的道理?”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