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明史演义》 » 白话文 > 第四十二章 阿丑的戏中戏

第四十二章 阿丑的戏中戏

却说叛酋满四,正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突围的时候,杨虎狸回来了。

满四觉得可疑,就问他是怎么逃脱的,杨虎狸随口编造了一个理由,然后告诉满四说,官兵的物资都放在东山,不如今晚去取,说得满四转忧为喜,当天晚上,便率众出城。谁知走到东山附近的时候,忽然伏兵四起,满四仓皇突围,竟然坠下马来,被官兵生擒,其余人也全都遭到重创。

项忠乘胜攻城,城里的人又重新立火敬为王,仍然拒绝投降。项忠令各军围住东、西、北三面,唯独留下南面不围,然后敲了一夜的鼓。火敬等人料定支持不住,竟然乘夜逃走,官兵从后面紧追不舍,又成功将火敬擒住。只有满四的儿子满能逃入了青山洞,项忠经过多次侦探,在获悉满能逃入青山洞后,便命人用火熏洞,满能仓皇失措逃了出来,后被官兵抓住,并拿下满四的家属一百多人。随后,众将士将山谷搜了个遍,又擒获五百多人,男女老幼加起来一共几千人。

项忠将石城毁弃,所有的俘虏全部就地正法,只留下满四、火敬两人押送到京城,毋庸置疑,两人不久便被问斩。项忠、刘玉则班师回朝,朝廷随即对他们论功行赏。

宪宗听说各地的贼寇都依次荡平,心里很是欣慰。万贵妃很会向宪宗献媚,每次一有捷报传来,万贵妃就在宫里举行宴会庆贺,难怪宪宗喜欢她。

宫里有个叫汪直的太监,是大藤峡的瑶人俘虏,入宫后被派到万贵妃的昭德宫做使唤,专门伺候万贵妃。汪直虽然年纪轻轻却聪慧狡黠,后来居然也渐渐得到了宪宗的宠信。因为汪直能察觉万贵妃的喜怒,并竭力奉承讨好她,万贵妃于是一心抬举,让宪宗封他做了御马监事。

先是有个妖人李子龙,穿着奇特,妖言妖语,蛊惑世人,得到了太监鲍石和郑忠等人的敬信,两人经常引李子龙入宫游玩。后来在李子龙的煽动下,三人欲密谋登万岁山造反,谁知被锦衣卫知道了,于是就预先拿下了两个太监,并诱捕了李子龙,三人全部被斩首示众。

从这以后,宪宗就很想知道外面的事情,令汪直换上衣服,带领锦衣卫私行出访,去民间访查,监视官民的举动。但有街头巷尾的议论或小道消息,汪直都一一禀报给宪宗,宪宗以为他很能干,就在东厂外又设了一个西厂,命汪直为总管。

东厂是明成祖时期建的,专令中官司事伺察外情的地方。现在汪直所管理的西厂,人数比东厂还多几倍呢!因此西厂的声势远超过东厂。

锦衣卫百户韦瑛是东厂的人,但他和汪直一起兴风作乱,大兴牢狱。一时间冤死的官民不计其数。明代锦衣卫、东厂和西厂都是特务机构,合称“厂卫”。厂卫制度是明朝封建皇权膨胀的产物,朝廷的众臣也是敢怒不敢言,只有大学士商辂上奏弹劾汪直说:

近日伺察太繁,政令太急,刑网太密,人情疑畏,汹汹不安。盖缘陛下委听断于汪直,而直又寄耳目于群小也。中外骚然,安保其无意外不测之变?往者曹钦之反,皆逯杲有以激之,一旦祸兴,猝难消弭。望陛下断自宸衷,革去西厂,罢汪直以全其身,诛韦瑛以正其罪,则臣民悦服,自帖然无事矣。否则天下安危,未可知也。臣不胜惶惧待命之至!

宪宗看完此奏,大怒道:“朕任用一个太监就能扰乱天下?”当即就命内监怀恩传旨诘问商辂。

商辂并不惊慌,正色道:“朝廷官员不论大小,有罪一定要请旨才能逮捕。汪直擅自逮捕三品以上的京城官员,这是第一桩大罪。第二,大同宣府是边疆要地,当地守备官一职何等重要,一个都不能空缺!汪直擅自拘留了好几个守备官,这是第二桩大罪。第三,南京是祖宗的根基,汪直擅自搜捕留守在那里的大臣,这是第三桩大罪。第四,宫里的侍臣动不动就被汪直调换,这是第四桩大罪。汪直不除,国家怎么可能不危险!”

这些话侃侃直陈,说得怀恩为之咋舌,立即回去向宪宗复命。

此时,项忠已经升任兵部尚书,也率大臣极力弹劾汪直,宪宗不得已,只好命汪直继续掌管御马监一职,调韦瑛戍边,暂时关闭了西厂。但宪宗并没有疏远汪直,还是经常派他秘密外出打探消息。

御史戴缙九年都没有升迁,非常懊丧,现在见汪直受到宪宗宠信,索性迎合宪宗的意思,秘密上了一本奏折,极力劝说宪宗重开西厂,说是汪直的行为不但应该被效仿,而且可以为万世所效仿。

宪宗当即准奏,下诏重开西厂,使得汪直的气焰更加嚣张。

汪直刚刚掌管西厂的时候,士大夫和他并没有什么往来,只有左都御史王越和韦瑛结交后,间接地和汪直通好。吏部尚书尹旻也是个不知廉耻的人,他为了巴结汪直,居然在西厂觐见汪直,甚至还向他磕头,把汪直高兴坏了。

兵部尚书项忠素来心地高傲,有一天在路上遇见汪直,汪直下车来拜见,项忠没有理他,头也不抬地走了,汪直从此就越发地恨项忠。加上王越想要夺取项忠的官职,每次与汪直说起项忠,都是咬牙切齿。后来项忠又率大臣弹劾汪直的不法行为,令郎中姚璧,请尹旻署名。尹旻不满道:“兵部主稿,由项公自己署名就可以了。”

姚璧道:“您是六卿之长,不可不为首倡。”

尹旻怒道:“今日才知我为六卿长么?”说完,就将草奏掷还给尹旻,并将此事通报韦瑛,令他转达汪直。

不久,西厂果然又停办了,汪直怒不可遏,发誓与项忠势不两立。

后来重设西厂的时候,汪直引用了吴绶作为爪牙。吴绶曾经是锦衣卫千户,跟随项忠一起征讨过荆、裹的贼寇,后来因违法被弹劾而获罪。他竟因此和项忠产生了嫌隙,恨上了项忠,主动要求到汪直的西厂当书记,因为吴绶写得一手好文章,汪直于是秘密保荐他当了镇抚司问刑。

吴绶唆使东厂的人诬陷项忠受太监黄赐的请托,任用刘江为江西都指挥。宪宗一时糊涂,竟令项忠对簿公堂。项忠这么高傲的人,怎么会承认自己没做过的事?当下就在大堂抗辩,毅然不屈。气得宪宗一时性起,竟将他削职为民。随后,汪直又诬陷商辂收受贿赂,商辂因此上奏乞求宪宗准许他辞官归乡,宪宗准奏。尚书薛远、董方,右都御史李宾等人,也全部交还官职,辞官归乡。

于是,蝇营狗苟的王越居然升任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掌院事。

除了王越以外,还有辽东巡抚陈钺。先前辽东贼寇作乱的时候,陈钺因冒功掩杀,导致军民激变,朝廷命马文升前去安抚。汪直为了邀功,请宪宗准他带着王英一同前往辽东。宪宗准奏,一路上汪直耀武扬威,随意呵斥当地官员,稍有看着不顺心的人就加以惩罚。各地的都御史都争先恐后地迎接,生怕怠慢了他而获罪。到了辽东,陈钺带人在郊外跪迎,说尽了恭维奉承的话,还向所有跟汪直同来的人都重重地贿赂了一番,汪直大喜。陈钺安排的宴席满目珍馐,喝得汪直酩酊大醉,不断赞扬。

第二天去开原,汪直再次下令招抚。马文升知道他的来意,就把安抚的功劳全推给了他,只是接待的仪式不如陈钺有诚意。汪直未免有些失望,草草应酬了几天后就返回了辽东,还和陈钺说马文升怠慢他。陈钺不但不为马文升开脱,反而说马文升居功自傲,一面又格外热情地款待汪直。汪直在他这里畅饮了几天后想要告辞,陈钺再三挽留,汪直竟又住了几十天才回京。一到京城,汪直就立即上奏说马文升行事乖戾,要加以严惩。

宪宗也不分什么青红皂白,立即逮捕马文升下狱,不久又将他贬去重庆,还责怪言官知情不报,当廷杖责李俊等五十六人。

当时鞑靼可汗麻儿可儿已经去世,族人立了马固可儿吉思为大汗。马固可儿吉思和孛来一向不和,竟被孛来杀害。马固可儿吉思的手下毛里孩不服,率人来攻打孛来,并派人和明朝廷通好。宪宗因担心有诈,竟却使不纳,毛里孩知道后带人入侵山西和陕西。抚宁侯朱永等人出师抵御,打了几次胜仗,毛里孩方才退去。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