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百姓哄抢刘瑾肉 第2节
杨一清的话很诱人,张永却皱着眉头说:“事情要是不成怎么办?”
杨一清说:“别人上奏成不成不知道,但是公公如果尽力去做的话肯定会成。万一皇上不信,公公就叩头恳请,表示愿意死在皇上面前,皇上一定会感动。但这件事要尽快,万一刘瑾找到机会反咬一口就坏了。”
张永听到这里,不觉站了起来:“老奴还有几年的活头?甘愿以死报国。”
杨一清大喜,随口又称赞了张永好几句。
张永回朝的时候,杨一清为他饯别。席间,杨一清用手指蘸着杯中喝剩的酒水在席子上画了一个“瑾”字。张永会意,向杨一清拱手告别。回京后,张永请旨在八月十五献上俘虏,刘瑾却让他设法拖延。
原来,术士余明推算说刘瑾的侄孙刘二汉福泽不浅,是九五之尊的命格。刘瑾信以为真,暗中购置兵甲,联络党羽,准备在中秋节谋反。正巧刘瑾的兄长都督刘景祥生病死了,刘瑾失去了一个好帮手,未免有些窘迫。张永请求献上俘虏的日期又和刘瑾起事的日子相冲突,所以刘瑾让他推后。
但天下事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京城里早已经传出刘瑾要逆谋的传言,大家都知道,只有蒙在鼓里的武宗还一点都不知情。
张永进京后,有人和他通风,他于是提前入宫觐见武宗。献俘完毕,武宗设下酒宴犒劳众人,刘瑾也出席了。众人从中午一直喝到黄昏,刘瑾因为另有心事,找借口告辞了。
张永则故意逗留,等众人都回去了这才来到武宗面前呈上朱寘鐇的檄文,里面列着刘瑾的十七件不法之事。张永还将刘瑾逆谋的日期报告给武宗。
武宗已经喝得晕头转向,含糊着说:“今天没事儿!再喝几杯!”
张永焦急地说:“万岁爷以后畅饮的日子还多着呢!但是现在大祸临头,万岁爷要是再迟疑着不动手,明天奴才们就都要粉身碎骨了!”
武宗还在沉思,张永又催促说:“不但奴才们会粉身碎骨,就是万岁爷也不能长享安乐了!”
武宗被他一激,不觉酒醒了一大半,便说:“我待他这么好,他竟敢这么做?”
正说着,太监马永成惊慌失措地跑进来报告说:“万岁爷不好了!刘瑾要造反了!”
武宗忙问:“真的吗?”
马永成说:“外面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难道还会是假的?”
张永也插嘴说:“请万岁爷速速捉拿这个逆贼。”
武宗说:“很好,朕就派你去!我在豹房等你。”
张永立即出去传召禁军,径直赶到刘瑾的住处把他围住。
三更天的时候,张永破门而入,直扑刘瑾的卧室。刘瑾正做着美梦,忽然听见人声嘈杂,猛地从梦中惊醒出门来看。一打开寝门,刘瑾迎面就看见了张永。
张永朗声对他说:“皇上有旨,要传你去!”
刘瑾问他:“皇上在哪里?”
张永说:“现在在豹房。”
刘瑾听了回头对家人说:“半夜三更宣召我有什么事?真是奇怪呢!”
张永催促他说:“等到了豹房你就知道了。”
刘瑾于是整了整衣冠,昂然阔步地朝豹房而去。
走了没几步,忽然有禁军上前将刘瑾绑住,刘瑾大声呵斥他们,禁军也懒得和他计较,连推带攘地就将刘瑾绑到了菜厂内。
第二天早朝,武宗将张永的奏折展示给内阁大臣看,大臣们建议说:“不查抄刘瑾的家,不足以证明他谋反,恐怕刘瑾也不肯认罪。”
武宗迟疑了半晌说:“朕亲自去查抄。”
武宗随即就带着文武百官来到刘瑾的府上,锦衣卫将刘瑾家翻了个底朝天,共搜出二十四万锭黄金、五万七千八百两散金、五百万锭大元宝、一百五十八万三千六百两小元宝、两斗宝石,还有不计其数的奇珍异宝。更重要的是搜出了四件八爪金龙袍、四百七十件蟒衣、一千多件兵甲、五百张弓弩。
最奇怪的是两柄貂毛扇,扇柄上竟然还暗藏机关,锦衣卫用手一碰扳机,竟然露出寒光闪闪的一把匕首。武宗不禁瞠目结舌:“好大胆的狗奴才!果然是想谋逆!”说罢,当即回朝下旨将刘瑾下狱严加审问,一面将刘瑾的同党,吏部尚书张彩,锦衣卫指挥杨玉、石文义等人也全部逮捕下狱。
朝中大臣见状,纷纷上奏弹劾刘瑾的罪状,加起来有三四十条之多,连刘瑾门下的李宪也上奏弹劾他,竟比别人说得更透彻。
刘瑾听说李宪也弹劾他,不禁冷笑着说:“他是我一手提拔上来的,居然也敢弹劾我?”
谁让你当初提拔他呢?
第二天,刑部当庭审理此案,下令带刘瑾入殿。
刑部尚书刘璟见了刘瑾,不由得面红耳赤,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刘瑾睁着两只眼睛厉声道:“满朝文武大臣都出自我门下!谁敢审我?”
众官员听了,都面面相觑纷纷退后。
这时有一个人挺身而出:“我敢审你!我是皇亲国戚,并非出自你门下,怎么不能审你?”刘瑾一瞧,原来是驸马都尉蔡震,不觉吃了一惊。
蔡震又说:“文武百官都是朝廷命官,你居然说出自你的门下!目无皇上该当何罪?”随即下令左右:“给我掌嘴!”
左右不敢怠慢,上前在刘瑾的两颊上狠狠地扇了几十个巴掌。刘瑾忍不住喊起痛来。
蔡震继续审:“你在家里藏那些兵甲弓箭做什么?”
刘瑾支吾了一会儿,才说:“这、这是为了保护皇上!”
蔡震笑着说:“保护皇上?那就放在宫里啊,为什么要藏在你家呢?龙袍也是你能穿的东西?你要不是图谋不轨,做这些衣服干什么?事情已经败露,你还敢狡辩?”一番话说得刘瑾哑口无言,只好叩头认罪。
蔡震下令将刘瑾牵回狱中,入宫复旨。
第二天武宗下诏,罪臣刘瑾谋逆的证据确凿,无须再审,立即凌迟处死,其家属一律处斩。
就这样,这位权倾朝野的大太监终于被凌迟处死,京城里的人都争相吃刘瑾的肉,一钱银子换一片,竟然没一会儿就被瓜分干净了。刘瑾的十五个族人也都一一伏法,侄孙刘二汉临刑前哭着说:“我原本是该死,但这些都是焦芳、张彩两人撺掇的。张彩现在已经下狱,但是焦芳还逍遥法外,我实在是心有不甘啊!”
原来,焦芳和张彩先后攀附上刘瑾,焦芳还称刘瑾为千岁,说自己是刘瑾门下的。刘瑾的所作所为多半是焦芳唆使的,张彩得势后,焦芳没以前那么得势了,后来张彩又经常在刘瑾面前说焦芳的坏话,刘瑾就当众辱骂了焦芳,焦芳于是辞官回乡了。
当时距离刘瑾死不过两个月。
张彩后来死在了狱中,尸体被凌迟。指挥刘玉、石文义等人也都被处死,焦芳只是被除名。焦芳的儿子焦黄中此时已经由侍读升为了侍郎,性格也是极其狂傲的那种。焦芳还有一个长得很好看的小妾,原本是土官岑濬的人,后来落到焦芳手里。焦黄中垂涎小妾的美色,平时在父亲身边的时候就经常和小妾眉来眼去。焦芳失势后,焦黄中竟放开胆子将美人引到自己的卧室,与其苟合。美人不喜欢年老的焦芳,更喜欢年轻的焦黄中,这些外人也都知道。
焦芳被除名后,焦黄中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御史于是上奏弹劾,并把焦黄中染指父亲的小妾一事也上奏了,武宗方才将焦黄中免职。另外像户部尚书刘玑、兵部侍郎陈震等人也统统被贬为平民。真是:
一阳稍复化冰山,
天道难云不好还。
到底恶人多恶报,
刑场相对泪空潜。
有刘瑾的为非作歹,才有朱寘鐇的揭竿起义。有朱寘鐇的叛变,刘瑾才能被诛杀。双方同归于尽,不得不说武宗已经非常幸运了。天意不想让大明朝这么快灭亡,虽然有朱寘鐇和刘瑾作乱,但是处心积虑的两人,一个还没开战就被生擒,一个刚出门就被绑,外忧内患全部消除,难道不是上天的保佑?不然这么昏庸的武宗怎能这么快平定内乱?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