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黄石矶与王失机 第2节
这次战役溺死的士兵大约有三万人,烧死的逃走的更是不计其数,那些没烧完的军械和溺水的浮尸积聚在江心,延绵好几里地。
王守仁之前派陈槐、曾屿等人收复九江、南康,现在各将士也都陆续回到南昌复命。伍文定押着朱宸濠来到王守仁面前,王守仁正想诘问,朱宸濠忽然开口哀求说:“王先生!本藩王被你所擒,情愿削去护卫,降为庶人,请先生念在我们之前的情谊,替我说说话。”
王守仁正色说:“国有国法,你不要再说了!”朱宸濠这才闭嘴。南昌的百姓都聚集在路旁,齐声欢呼说:“这位叛王冷酷无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真是报应!”
有几个江西官吏以前和朱宸濠认识,现在见了朱宸濠这样,也出言指责。朱宸濠哭着说:“从前商纣王听信妲己的话导致灭国,我不听王后的话也酿成了大错。我好后悔呀!娄妃啊娄妃!你不负我,我却负了你,现在死也晚了。”
王守仁听了这话,不免也为之叹息,随即命人捞出娄妃的尸骸将她厚葬了。众将士又献上朱宸濠的信匣,里面藏着的书信都是朱宸濠和官员勾结的证据。王守仁没有一一细看,就点了一把火将它们全烧了,也算是给他们一个悔过的机会。
接着,王守仁派人去京城报捷,准备率军入城。
这时候,武宗的南征才刚开始,王守仁知道后马上上奏劝阻武宗回去,并请求将朱宸濠等人就地正法,以免发生意外。不料武宗并不答复,只下令将朱宸濠好好看管,等御驾到了再听候发落。太监张忠和安边伯许泰等人做贼心虚,就在武宗面前挑拨说:“王守仁曾勾结叛党,现在虽然有功,但也不能抵过。”幸好武宗还有点理智,不理睬他们。
张忠、许泰又写信给王守仁,让他千万不要把罪犯押来京城,最好把他们放回鄱阳湖,等皇上来亲自抓住这样才最好,那样的话朝廷就有功了。真是可笑,亏他写得出来。王守仁当然不为所动,但他竟擅自将朱宸濠押出南昌,准备北上。
张忠和许泰两人又带着威武大将军的檄文在半路拦截,勒令王守仁将朱宸濠交给他们。王守仁不许,改从小路赶往浙江,想走水路到京城。不料太监张永又在杭州等着他。王守仁见了张永,先夸赞了一番他设计除掉刘瑾的功绩,说得张永非常欢喜。
王守仁接着问他:“公公忠心于国家,在下向来十分钦佩。为何在京城里的时候不阻拦皇上南征呢?”
张永叹息着说:“先生在外就职,怪不得不知道内情。皇上每天待在豹房嬉戏,受到左右小人的蛊惑和蒙蔽,谁敢说句效忠的话?我是皇上的家奴,只有默默辅佐,趁机劝劝罢了。我这次南行并不是为了邀功,是因为皇上向来固执,凡事都只能先顺从,然后再设法劝导,挽回。要是直接拒绝,不但皇上不高兴了,那些小人更会趁机进献谗言,先生你想,谗言一进,对天下大计又有什么好处?”
王守仁点头说:“公公如此忠心,令人敬佩。”
张永说:“我的苦心也只有先生知道。”
王守仁于是将张忠、许泰索要朱宸濠等事情一一告诉了张永。
张永听后,说:“我所说的小人就是他们。先生准备如何处置?”
王守仁说:“朱宸濠已经押来这里了,好在和公公相遇,现在想将这副重担交给公公,还望公公妥善处置。”
张永说:“先生的大功我岂能不知道?有我在,一定不让先生受委屈,请先生放心!”王守仁于是将关押朱宸濠的囚车交付给了张永,自己乘夜回到江西。
张永很快押着朱宸濠上路,途中对家人说:“王都御忠心报国,张忠、许泰、江彬等人还想加害他,以后朝廷要是有什么事,谁还会尽忠?我一定要设法保全他。”
这时候,武宗已经来到南京,命张忠、许泰、刘晖等人赶往江西剿灭朱宸濠的余党。大军还没出发,张永已经赶到面见武宗,说王守仁如何忠心,并禀明了张忠、许泰等人的行为,武宗这才相信。江彬等人再进谗言的时候,武宗就一概不听。
后来张忠又上奏说:“王守仁已经到了杭州,为什么不来南京面见圣上呢?其实就算陛下下旨召他来他也未必会来。王守仁是真的目无皇上,嚣张跋扈啊!”武宗听了这话,立即下旨召王守仁回来。
王守仁奉召来到龙江,正要入见的时候,张忠却派人截住他,不让他面圣。气得王守仁当即脱下朝衣,穿上布衣布鞋躲进九华山。
张永听说此事后,又上奏武宗:“王守仁一召就来,只是中途被拦截。现在已经弃官入山,愿意做道士。国家有这样的忠臣却让他闲置,岂不可惜了!”武宗这才下令召回王守仁,任他为江西巡抚,并提拔伍文定为江西按察使,邢珣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并让王守仁再次递上捷书。王守仁将之前的奏折做了改动,说按照威武大将军的方法才成功平定叛乱,江彬等人这才无话可说。
武宗在南京受俘,还在城外设了一个广场,竖起威武大将军的旗帜,自己和江彬等人穿着战甲出城。到了广场,武宗下令各军把四面包围,将朱宸濠放出来,除去他身上枷锁,然后亲自擂起战鼓,下令让士兵们再抓捕一次朱宸濠,之后才意犹未尽地凯旋回城。真是:
国事看同儿戏场,
侈心太甚几成狂。
纵囚伐鼓夸威武,
笑柄贻人足哄堂。
李士实劝朱宸濠攻取南京,是从大处着手,但朱宸濠恋恋不舍南昌,自投死路。娄妃劝朱宸濠不要谋逆,朱宸濠不听,最后朱宸濠兵败,娄妃跳水殉难。朱宸濠有这样的谋士,这样的贤妃,还执迷不悟,实在是命短。但李士实投靠错了主子,娄妃也嫁错了人。李士实是咎由自取,最后不得善终是他罪有应得;可娄妃是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嫁给了朱宸濠,没想到最后也不得善终,真是为她感到痛惜。王守仁建立大功,却因为小人的排挤差点冤死,幸好有太监张永为他周旋,否则不是太不公平了吗?我说王守仁是智勇双全的人物,既忠心又不是愚忠,懂得明哲保身,否则他将是下一个岳飞和于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