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武宗去世 第2节
但有一个人却不高兴,他就是兵马提督江彬。江彬自从改组团营后,每天都在外面办事,没空入宫,连武宗驾崩他也不知道。
这下突然得到团营被取消、士兵被遣还的消息,江彬不禁大惊失色:“啊!皇上已经归天了?这些混账大臣们瞒得我好紧!”
都督李琮在一旁说:“宫里瞒得这么紧,肯定对你起了疑心。不如尽快动手,成功了就是荣华富贵,即使成不了也能去塞外。”
江彬犹豫不决,找来许泰商议,许泰很伤脑筋地回答他说:“杨廷和等人敢取消团营,遣还士卒,想必是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有恃无恐,提督还是慎重一点的好。”
江彬问他:“不知道内阁的大臣们是什么态度?”
许泰说:“我去给你打听一下怎么样?”江彬点点头。
许泰告别江彬后立即骑马赶往内阁,正巧遇到杨廷和,杨廷和见到他毫不惊慌,还和颜悦色地对他说:“许伯爵来得正好,我等正因为皇上的匆忙去世而焦头烂额呢!本想请伯爵入内阁办事的,偏偏遗诏吩咐取消团营、遣还士卒,我们就先处理这些事情去了,伯爵和江提督关系不错,所以一时还不敢去请呢!”
许泰说:“江提督正是为了此事让我来问问,军国大事究竟会怎么裁决呢?”
杨廷和说:“奉太后的懿旨,已经去迎接兴献王的世子朱厚熜了。等世子来还需要好几天,现在国家大事我也毫无把握,请伯爵转告江提督,看他能不能一起前来商议要事,我非常欢迎。”许泰欣然答应,告别离去。
杨廷和知道他中计了,立即找来司礼监魏彬和太监张永、温祥入密室促膝谈心。杨廷和首先开口对魏彬说:“之前要不是你提醒,几乎误了大事。现在皇位有人继承,可以不用担心了。但是还有一个大患未除,怎么办?”
魏彬说:“你说的大患是指“水木”吗?”
杨廷和还没来得及回答,张永接口说:“怎么不快点杀了他?”
杨廷和说:“刘瑾伏法全靠张公公,现在又要靠公公您出大力了。”
张永微微一笑没有说话。杨廷和又将许泰来找他一事详细说了一遍,然后在张永耳边说:“这样这样……”张永边听边点头,接着转告了魏彬和温祥,两人都拍手赞成。计划定好之后,三人告辞。魏彬接着入宫禀报张太后,太后准奏。
第二天,江彬带着卫兵骑着马来到宫内,准备到大内哭灵。魏彬早已等候多时,立即上前对江彬说:“哎呀!坤宁宫才刚刚落成,正准备安置房顶上的兽吻。昨天奉太后懿旨派人去祭祀,今天你就来了,这不巧了吗?”
江彬一听很欢喜,便说:“太后的旨意我怎么敢不遵从?”魏彬接着入内请太后下旨,令提督江彬和工部尚书李鐩举行祭祀大典。江彬立即脱下丧服,改穿上吉服入宫祭祀。
祭祀完毕,太监张永一定要请江彬赴宴,江彬不好推辞,就跟着张永去喝酒。两人才喝了几杯,就接到太后懿旨,即刻逮捕江彬下狱。江彬将酒杯一丢,大踏步跑了出去。
跑到西安门时,才发现门已经上了锁,于是他又慌忙转身往北跑,这时他远远看见北安门的城门还没有关,心里顿时宽慰了不少。然而,就在他准备穿城而过时,前面突然出现守城的卫兵,一拥而上将他掀翻在地,紧紧绑住。
江彬气得大骂,众人也懒得和他计较,纷纷拔他的胡须出气。江彬骂一句,胡须就被拔掉一两根,江彬骂两句,胡须就被拔掉三五根。等江彬骂完,他的胡须也所剩无几了。
江彬被下狱后,许泰不久也被抓进狱中。还有太监张忠,都督李琮等人,也全部被抓住了。锦衣卫查抄江彬的家,一共搜出七十柜金子,二千二百柜银子,金银首饰多得不计其数。另外还有被他私藏在家里的几百本奏折。
刑部判江彬以极刑,等兴献王的世子朱厚熜到了之后再执行。李琮是江彬的心腹,同样被凌迟处死。钱宁本来就被关进大牢,现在两个罪名加在一起,也被判凌迟处死,写亦虎仙也被诛杀。可惜张忠和许泰只被发配戍边,未免有些失刑,至此江彬党案方才了结。
闲话少说,且说杨廷和总领朝纲,每天都打听新皇帝是否到京了,一个月后,终于有消息传来,说新皇帝已经来到郊外,杨廷和立即命礼官准备迎接。礼部员外郎杨应魁决定,请新皇帝从东安门进来,居住在文华殿,即位大典和皇太子即位仪式一样。
杨廷和看完,大致没有什么异议,就派礼官送到郊外给新皇帝朱厚熜看。朱厚熜看了礼单,心里很不悦,便对长吏袁崇皋说:“先帝的遗命是让我继承皇位,不是来做皇子的。可你们所拟的这些仪式却是皇太子的即位仪式,显然与即位典礼不合,你们还是回去另行商议,重新拟定吧!”
礼官回去禀报杨廷和,杨廷和又告诉张太后,张太后于是降下特旨,令群臣到郊外恭迎朱厚熜。朱厚熜方才从大明门直入文华殿,先安排百官祭祀宗庙社稷,接着参拜武宗的灵位,朝见皇太后。正午时分,朱厚熜在奉天殿即位,接受群臣的朝贺。
朱厚熜当下颁布诏书,称奉皇兄遗命,入奉宗庙,以明年为嘉靖元年,大赦天下。他就是历史上的世宗。真是:
多言适启纷争渐,
贡媚又来佞幸臣。
过了三日,世宗便派遣使臣奉迎母妃蒋氏于安陆州,又过了三日,命礼臣一起商议崇拜奉祀兴献王的典礼,于是群臣纷争,异议纷起,又惹起一场口舌来。
武宗在位十六年,所作所为让人啼笑皆非,错就错在所用非人,骄傲自大,导致小人乘虚而入,稍稍谄媚就得到了武宗的信任。武宗沉迷酒色,以致元气大伤,英年早逝,也是他咎由自取。但他到死都不曾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依然护着太监们,并且直到病重才告诉张太后,也不找太后商议立皇储一事,置国家大事于不顾。杨廷和虽然总揽大权,但他必须找太监张永等人商议才能成功抓住江彬,说到这我不禁要感叹,太监的势力如此之大,难怪明代和太监是共存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