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武宗去世
却说武宗掉进水里后,险些被淹死,幸好摇船的两个太监在太液池里学过游泳,才没有惊慌失措。他们游到武宗身边,将武宗的手脚握住,然后一起用力,将武宗托出水面。各船听到消息后,纷纷围了过来,方才将武宗搀到船上,另外两个落水的太监也被人救起。
武宗从来不会游泳,而且天天纵欲,元气已经大伤,再加上现在是寒秋,湖水凛冽刺骨,所以虽然人被救起来了,却已经气息奄奄,不省人事。幸而御船上的御医施救及时,武宗才好不容易把池水吐了出来,渐渐苏醒过来。从这以后,武宗的身体就更不好了。大学士杨廷和等人上奏请求赶快回京,武宗也觉得累了,当即传旨速回京城。
轻舟荡漾,日行百里,没几天就到达了通州。随后,武宗将大臣们召集起来,商议怎么处置朱宸濠。杨廷和等人上前说,可以参照宣宗处置朱高煦的例子,先在御殿受俘,然后再议刑;唯独江彬提议,立即将朱宸濠斩首,免得留下隐患。武宗正唯恐朱宸濠谋变,北还时,一路上,都令朱宸濠的船和御船首尾相接行驶,以防不测。于是就听了江彬的话,急令朱宸濠自尽,朱宸濠死后,武宗又下令将他焚尸。
三天后,武宗终于回到京城,大耀军容,辇道东西,列着许多兵士,盔甲森严,戈铤并耀,各逆党也全都被押来,依次排列着跪在两旁。尚书陆完,都督钱宁也被此案牵连,上身的衣服都被扒去,赤条条的反缚着双手跪在逆党中,背上披着大白布,上面写着各自的姓名和罪状。还有逆党们的家属,不管男女老幼,全被脱去上衣,反绑双手,挨次跪在地上。
武宗身穿戎装,跨着马立在正阳门下审视了众人好久,随即下令将一些有名的乱党就地正法,首级挂在竹竿上,其余人则牵回大牢。
钱宁当场被斩首,陆完被谪戍,太监萧敬贿赂张忠,出两万金买了自己一条小命。其余的乱党全部死在了狱中。
武宗凯旋后降下特旨,令定国公徐光祚、驸马都尉蔡震、武定侯郭勋祭告宗庙社稷。过了几天,大臣们又请求补行郊外祭祀大典,武宗只好亲自前往祭祀。
御驾来到天坛,照例先是武宗行跪拜礼,武宗刚跪下去,突然觉得心一悸眼一花,差点支撑不住,侍臣连忙过去搀扶,武宗好半天才直起身来,只听“哇”的一声,当场吐出一口鲜血,顿时浑身发颤,再也没法行礼了。武宗只好委托王公们草草行过祭祀礼,自己则乘着车回宫去了。
转眼已经到了新年,炮竹声中辞旧岁,总把新桃换旧符。武宗因为身体还没痊愈,就下令取消了朝贺。
武宗这一病就是几个月,很快就到了春季,月中正巧碰上日蚀,京城里一片黑暗,大家都认为这是不祥之兆。惟江彬等人越来越骄纵,竟假传圣旨,改西官厅为威武团营,自称兵马提督,他手下的士卒也狐假虎威,更是桀骜不驯。弄得京城里的人惶恐不安,无计可施。
武宗卧病在豹房,对这些毫不知情。尽管御医们每天都用人参、鹿茸尽心调理武宗的身体,却丝毫不见成效。司礼监魏彬悄悄询问御医武宗的病情,御医们纷纷摇头。
魏彬随后来到内阁,对大学士杨廷和说:“皇上重病在身,御医们已经束手无策,不如悬赏民间的医生替皇上治病。”
杨廷和一听,知道他话里有话,沉吟了一会儿后,才开口说:“御医在皇上身边这么久了,经验自然比别人多得多。这就像伦理人常,总是身边的人关系密切,疏远的人无关痛痒。据我看,还是皇上亲近的人靠得住啊!”魏彬听了,连连称是,怏怏而去。
过了两天,武宗的病越来越重,自知命不久矣,一天,武宗从昏迷中,偶然醒来,睁开眼一瞧,见太监陈敬、苏进在左右,就对他们说:“朕已经不行了,你们将朕的旨意传达给太后,此后国事就请太后和内阁商议好了。”
说到这里,武宗开始上气不接下气,喘息了很久才又叹息着说:“以前的错误都是朕一个人的错,和你们无关,但朕希望你们以后谨言慎行,不得肆意妄为!”
武宗死都不明白就是太监害得他。陈敬、苏进齐声遵旨,武宗安睡后,两人才离开去通报张太后。张太后来到豹房,武宗已经说不出话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太后,留下几滴眼泪。张太后含着泪想问问他的情况,谁知武宗两眼一翻,双脚挺直,就这么驾崩了,年仅三十一岁。张太后召来杨廷和等人到豹房商议立储一事。杨廷和请太后屏去左右,等到左右都退下后才开口说:“江彬早有谋变的心思,要是让他知道皇上驾崩了,一定会迎立外藩为王,胁迫太后同意。请太后早些做准备!”
张太后问:“那如何是好?”
杨廷和说:“现在只有将皇上去世的消息隐瞒下来,先稳定朝纲再说。这里是豹房,耳目众多,不如去宫内商议。”张太后听了,也来不及悲恸了,当下便坐车回宫。
杨廷和随后入宫,大致商议完以后,杨廷和继续赶去内阁和大臣们商议。太监谷大用和张永也来内阁探信。
杨廷和说:“皇上驾崩,要赶快立皇储。”
张永说:“这是目前最紧要的事情。”
接着杨廷和从袖子里抽出祖训对众人说:“祖训上写得清清楚楚,哥哥去世由弟弟继位。兴献王的长子是宪宗的孙子,孝宗的第二个儿子,也就是皇上的弟弟,按照长幼次序,现在应该立兴献王的长子为储君。”梁储、蒋冕、毛纪等人都齐声同意,张永和谷大用也没有异议,杨廷和于是准备入宫禀报张太后。
当杨廷和等人来到左顺门等候时,忽然看见吏部尚书王琼率着大臣也来到了左顺门,并厉声对杨廷和等人说:“立储难道是件小事?我身为九卿大臣之首,怎么不和我商量?”杨廷和没空和他争辩,王琼自觉没趣,正在懊恼,太监已经出来宣读武宗的遗诏和太后的懿旨了,大致是说,皇上因病去世,兴献王的长子朱厚熜聪明仁孝,按长幼顺序立为储君,择日来京继承大统。
大臣们看到遗诏,这才知道武宗已经归天,都大惊失色。好在帝位已经有着落了,再争也没有意义,于是立储一事就这么过去了。王琼也只好一言不发,跟着众人一起接旨。
杨廷和等人返回内阁,一面请太后派谷大用、张永等人将武宗的遗体移去宫内,一面派遣官员迎接朱厚熜入宫。明朝的旧例是,迎接新主子,必须要皇亲国戚、宫内太监和一名内阁大臣一起前去才可以。
张太后决定派寿宁侯张鹤龄,驸马都尉崔光、谷大用、张锦和礼部尚书毛澄前往,但内阁大臣除了杨廷和外,资历最老的就要属梁储和蒋冕两人了,杨廷和刚刚掌握政权,没空前去,蒋冕是杨廷和的帮手,如果派他去了,杨廷和就会势单力孤。
所以现在就剩下梁储,杨廷和担心梁储年老不想去,就默默地想了一会儿,然后对梁储说:“迎接新主子,照例要派一名内阁成员,先生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是我担心道路这么远,先生年纪又大了,恐怕不太方便啊!”
梁储听了这话奋然起身,说:“国家最大的政事就是迎接新主子,我就算再老也要去啊!”杨廷和喜出望外,这事就这么决定了。
当时国中无主,全仗杨廷和一人主持大局。杨廷和请张太后改革朝政,张太后一一允许,随即借遗诏的名义,取消了威武团营,责令所有的卫兵全部回乡。就连豹房的番僧、艺人和四方献上来的妇女也都被遣散回去。同时将宣府行宫的金银财宝全部收回国库,撤销了京城内外的所有皇店。
原来,武宗曾令太监在宫外开设酒肆和饭店,称为皇店。店里的太监找来歌姬和艺妓,还开设斗鸡、斗狗等活动场地,非常热闹。
武宗经常微服出游,醉了就留宿在皇店。太监们常常借此收贿,官民们深受其害。现在杨廷和将皇店取消了,京城内外都是一片欢腾。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