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外妖内孽
却说朱燮元突然接到家中传来的急报,大哭起来,原来,是朱燮元的父亲去世了。朱燮元向来以忠孝著称,看到这种噩耗自然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众将士见了,纷纷上前劝慰,朱燮元方才止住眼泪,随即上奏请求回家奔丧,熹宗不得不准,特命偏沅巡抚闵梦得继任。
奢崇明和安邦彦因为部下一蹶不振,不得不暂时休养,一时间,双方都按兵不动。
就在官兵征战西南的时候,山东有个叫徐鸿儒的妖人竟也揭竿作起乱来。据说深州人王森曾经救过一只妖狐,并将妖狐的断尾收藏了起来。时间久了,那狐尾竟散发出一股异香,王森就以此来煽动愚民,借机敛财,人称闻香教,也叫白莲教。
王森自称教主,四处收集教徒,分封大小传头和会王等,势力逐渐蔓延到各省。后来王森被官府拘押,下狱处死,留下百万家产由儿子王好贤继承。王好贤喜欢结交门客,不惜散尽家财,与武邑人于弘志、巨野人徐鸿儒来往甚密,还互相勾结密谋叛乱。王好贤有万贯家财,何必一定要自寻死路!三人约好在天启二年八月十五共同起事。
可事有不巧,徐鸿儒制造铠甲、兵器,号召党羽的消息免不了还是走漏了风声,地方官吏知道消息后派兵抓捕,徐鸿儒情急之下只好提前发难,在卞家屯和众党徒誓师,让党徒带着家属在梁山泊集合,然后兵分两路,一路攻魏家庄,一路攻梁家楼。这两个地方接连被徐鸿儒得手,接着又攻陷了巨野县城。徐鸿儒攻下巨野后随即建元称帝,自称中兴福烈帝,大成兴胜元年。
占据了一个小县城就急着称帝,估计是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所以急着过把瘾吧。
但徐鸿儒一时还来不及制办冠服,只好令众人用红头巾包在头上,算作标记。明太祖起兵的时候曾投靠红巾党,徐鸿儒难道是效仿明太祖?
巨野攻陷后,徐鸿儒转攻郓城,郓城无兵可守,知县余子翼贪生怕死,早就一溜烟地逃走了,于是曹濮一带相继震动。兖西道阎调羹火速向省会求援,巡抚都御史赵彦一面约总河侍郎陈道亨合力围剿,一面上奏朝廷。
朝廷觉得徐鸿儒不过是个跳梁小丑,不足为虑,只命赵彦赶紧荡平。赵彦无从推诿,只好硬着头皮上。可是山东很久都没有打仗了,武备空虚,重兵一时也很难调齐。辽东之乱发生后,朝廷每天都在筹集军饷,几乎已经把山东所有的地皮都剥削干净了,现在缺兵少粮,如何平乱?赵彦奉命之后无计可施,只好招募了一些乡间的武夫前来操练,权当应急。
那时邹、滕两县又接连传来警报,邹县署印通判郑一杰和滕县知县姚之胤都逃得不知去向,两城相继都被匪徒占据。赵彦立即派都司杨国盛、廖栋等人,带人前去截击。那帮匪徒本来就没有纪律,也无勇无谋,不过是借一些江湖卖艺的把戏说自己能剪纸成人,撒豆成兵,哄骗无知的百姓,吓走那些庸官。但这次派去的杨国盛、廖栋都是有勇有谋之人,在他们的合力围剿下,一群乌合之众哪里是两将的对手?杀了没多久就纷纷如鸟兽般散去了,都是有勇有谋之人,没几天,杨国盛、廖栋就收复了郓城,夺回了巨野。
然而,官兵虽然屡次打了胜仗,贼人的气势却依旧没有减弱,这边被镇压了,那边又开始闹事,杨国盛、廖栋不免有些疲于奔命。赵彦只好上奏说贼众越来越多,官兵越来越少,请朝廷留下京师的军队和广东的援军,以备征调,并举荐了原大同总兵杨肇基统率山东军讨贼,朝廷一一照准。
杨肇基还没到山东,徐鸿儒就已经令贼人偷偷袭击了兖州,不过被知县杨炳打败。徐鸿儒转而入犯夏镇、韩庄。夏镇临近彭家口,是运河的孔道。当时正好有四十多艘运往京城的粮船经过此地,贼人知道后马上上前抢夺粮船,粮船上又没什么守卫,自然阻拦不住。不到片刻工夫,这些粮船就被贼人连船带粮全部劫走了。
侍郎陈道亨听到警报后立即上奏,幸好沙沟营姚文庆召集了不少壮士前去阻截,这才将粮船夺回,擒贼十一人,杀贼五十多人。
贼人奔回滕县与邹县的贼人会合,再一同进攻曲阜,共计四万多名骑兵来到城下。知县孔闻礼率领城中的壮丁奋力抵抗,用石头和箭矢砸死和射死不少贼人。贼人料定很难攻克,干脆撤去包围。途中经过杨国盛的军营,贼人竟出其不意地发动了袭击,杨国盛措手不及,只身逃走,游击张榜等人全部战死,营内的粮草和器械全部被贼人搬走。贼人的气焰更盛了,还扬言要先夺兖州,再取济南。
这时候,武邑人于弘志也杀人祭旗响应徐鸿儒,王好贤也在深州起事,还有艾山的叛贼赵大,他本来奉刘永民为主子,身边有二十八名死党,这些人将五颜六色的颜料涂到脸上,说对应天上的二十八星宿,真是笑话。几支叛党合起来后,共得到十七支队伍,两万多人。
省府里,警报好像雪花片一样飞来。赵彦认为贼人大多聚集在邹县、滕县之间,徐鸿儒又在邹县据守,准备先攻打邹县。副使徐从治说:“攻坚不若攻弱,捣实不如捣虚,如果能剪去他的羽翼,那两城的贼人自然会心惊胆战,罪魁祸首就不难抓住了。”赵彦还在迟疑,恰巧杨肇基来了,两人便一起商量军务,杨肇基也赞成徐从治的计划。赵彦这才发兵围剿,分别进攻武邑和艾山。
不久武邑的捷报传来,说于弘志被击毙,接着是艾山的捷报,说生擒了刘永民,赵彦立即下令将刘永民就地正法。刘永民临刑前还自称寡人,官兵纷纷将此传为笑谈。之后赵彦和杨肇基一同赶赴兖州来到演武场阅兵,忽然听说贼人已经来到城下,杨肇基立即起身出战,命杨国盛为左翼,廖栋为右翼,两翼分别出击,杀死贼人一千多名,贼人仓皇败退,又回到滕县去了。
杨肇基打了胜仗后又与赵彦商议攻打邹城的计划,大军一齐来到邹城,途中听说贼人的精锐部队都聚集在峄山,赵彦就命游击兵赶到邹城,牵制城中的守贼,自己则率大军去攻打峄山。贼人来不及防备就突然被杀入,大多数贼人都做了刀下鬼,有一小半逃回了邹城。赵彦和杨肇基追到城下,徐鸿儒自知走投无路,就与部下高尚宾、欧阳德、酆九叙、许道清等人誓死坚守,邹城居然屡攻不下。
邹县和滕县互为犄角,赵彦料定滕县不收复的话,邹县也很难攻克,就派杨国盛、廖栋等人去攻滕县,在沙河大败贼人。邹县成了一座孤城。官兵筑起长围,将邹城困得水泄不通,城中的粮食渐渐吃完,守卒脸上都面无血色。赵彦下令招降,除了徐鸿儒外,其他人一概可以免死。伪都督侯五,伪总兵魏七等人于是拔去了城上的旗帜,情愿投诚。
徐鸿儒趁夜独身逃走,谁知刚出城门就被官兵抓住了。
赵彦等人入城安抚百姓,安插乡民两万多人,收获军资无数,然后将徐鸿儒押送到京城,照例凌迟处死。徐鸿儒受刑的时候,曾仰天长叹说:“我与王好贤父子苦心经营二十年,党羽不下两百万,就因为泄露了密谋才遭此失败,莫非是天意?”大英雄项羽在乌江自刎时才说是天意,你徐鸿儒凭什么以天意为自己开脱?
徐鸿儒叛乱一事,历时七个月全部荡平。
王好贤听说徐鸿儒伏法后逃到蓟州,带着家属二十多人南下扬州,后来事情败露,王好贤也被按罪处死。朝廷论功行赏,提拔赵彦为兵部尚书,杨肇基等人及以下也各有封赏。
赵彦得知五经博士孟承光是孟子的后裔,邹城被陷时,孟承光被贼人抓去,因为誓死不屈而不幸被杀害,赵彦上奏说明了此事,又经过御史等人的申请,朝廷下旨修葺了孟庙,光复孟祀。
这时候魏忠贤在宫中受尽专宠,专横跋扈,他勾结奸党屠害忠良,东厂中哭号喊冤的声音昼夜不绝。
此时,杨涟已经被升任左副都御史,眼看着魏忠贤胡作非为,忍无可忍,于是就写了一封奏折弹劾魏忠贤的二十四条大罪: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