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墨子》 » 尚同(中) > 国君治其国,而国既已治矣,有率其国之万民,以尚同乎…+

国君治其国,而国既已治矣,有率其国之万民,以尚同乎天子,曰:“凡国之万民,上同乎天子,而不敢下比。天子之所是,必亦是之;天子之所非,必亦非之。去而不善言,学天子之善言;去而不善行,学天子之善行。”天子者,固天下之仁人也,举天下之万民以法天子,夫天下何说而不治哉?察天子之所以治天下者,何故之以也?曰:唯以其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夫既尚同乎天子,而未上同乎天者,则天菑将犹未止也。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菑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故古者圣王,明天鬼之所欲,而避天鬼之所憎,以求兴天下之害。是以率天下之万民,齐戒沐浴,洁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其事鬼神也,酒醴粢盛不敢不蠲洁,牺牲不敢不腯肥,珪璧币帛不敢不中度量,春秋祭祀不敢失时几,听狱不敢不中,分财不敢不均,居处不敢怠慢。曰:其为正长若此,是故上者天鬼有厚乎其为政长也,下者万民有便利乎其为政长也。天鬼之所深厚而能强从事焉,则天鬼之福可得也。万民之所便利而能强从事焉,则万民之亲可得也。其为政若此,是以谋事得,举事成,入守固,出诛胜者,何故之以也?曰:唯以尚同为政者也。故古者圣王之为政若此。原文解释

原文(一)

国君治其国,而国既已治矣,有率其国之万民,以尚同乎天子,曰:“凡国之万民,上同乎天子,而不敢下比。天子之所是,必亦是之;天子之所非,必亦非之。去而不善言,学天子之善言;去而不善行,学天子之善行。”天子者,固之仁人也,举之万民以法天子,夫天下何说而不治哉?察天子之所以治天下者,何故之以也?曰:唯以其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夫既尚同乎天子,而未上同乎天者,则天菑将犹未止也。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菑戾疫,飘风苦雨,荐臻note-name:荐臻1荐臻:联绵词,连续不断,频繁之意。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翻译(一)

国君治理他的国家,而国内已治理好了,又率领他自己国内的百姓,与天子保持一致,说:“凡是国内的万民,都要同天子保持一致,而不敢与下面勾结。天子认为是对的,大家也必须认为对;天子认为错的,大家也必须认为错。去掉你们不文明的语言,学习天子文明的语言;去掉你们不良的行为,学习天子的好行为。”天子本来就是天下最仁德的#-666aa;,如果天下的万民都以天子为榜样,那么天下还有什么治理不好的呢?考察天子能把天下治理好的原因是什么呢?回答说:只因为他能统一天下的意见,所以天下就治理好了。但是仅仅与天子保持一致,而还没有同上持一致,那么天灾还是无法免除。所以当遇到气候的寒热失调,雪霜雨露降得不是时候,五谷不熟,六畜不蕃,疾疫流行,暴风骤雨等,这就是上天降下的惩罚,惩罚那些不与上持一致的#-666aa;们。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二)

故古者圣王,明天鬼之所欲,而避天鬼之所憎,以求兴天下之害note-name:此句当为2此句当为:“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是以率天下之万民,note-name:齐3齐:通“斋”。戒沐浴,洁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其事鬼神也,酒醴粢盛不敢不note-name:蠲4蠲:通“涓”,清洁。洁,牺牲不敢不腯肥,珪璧币帛不敢不中度量,春秋祭祀不敢失时几,听狱不敢不中,分财不敢不均,居处不敢怠慢。曰:其为正长若此,是故上者天鬼有厚乎其长也,下者万民有便利乎其长也。天鬼之所深厚而能强从事焉,则天鬼之福可得也。万民之所便利而能强从事焉,则万民之亲可得也。其为政若此,是以谋事得,举事成,入守固,出诛胜者,何故之以也?曰:唯以尚同为政者也。故古者圣王之为政若此。

翻译(二)

所以古代的圣王,知道天帝鬼#-666nn;所希望的,从而能避免天帝鬼#-666nn;所憎恶的东西,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所以率领天下的万民,斋戒沐浴,预备了洁净而丰盛的酒饭,用来祭祀天帝鬼#-666nn;。他们对鬼神的奉祀,对酒食祭品不敢不清洁,猪牛羊三牲不敢不肥硕;圭、璧、币、帛不敢不符#-666ff;数量,春秋两季的祭祀,不敢错过时间,审理狱讼,不敢不公正,#-666dd;配财物,不敢不均匀,待#-666aa;处事不敢怠慢礼节。这就是说:他们这样当行政长官,在上的天帝鬼神优厚地看待他,在下的万民也得到便利。鬼神优厚地看待他,而他们能努力办事,那么鬼神的降福就可得到。百姓有所便利,而他们能努力办事,那么他就可以得到万民的爱戴了。他们这样治理政事,谋划问题,就有眉目,办事就能成#-666ii;,保卫城池坚不可摧,出战征讨一定取胜,这是什么原因呢?回答说:只因为他在治理政事上能统一意见。所以古代圣王治理政事是这样的。

原文翻译

国君治其国,而国既已治矣,有率其国之万民,以尚同乎天子,曰:“凡国之万民,上同乎天子,而不敢下比。天子之所是,必亦是之;天子之所非,必亦非之。去而不善言,学天子之善言;去而不善行,学天子之善行。”天子者,固之仁人也,举之万民以法天子,夫天下何说而不治哉?察天子之所以治天下者,何故之以也?曰:唯以其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夫既尚同乎天子,而未上同乎天者,则天菑将犹未止也。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菑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国君治理他的国家,而国内已治理好了,又率领他自己国内的百姓,与天子保持一致,说:“凡是国内的万民,都要同天子保持一致,而不敢与下面勾结。天子认为是对的,大家也必须认为对;天子认为错的,大家也必须认为错。去掉你们不文明的语言,学习天子文明的语言;去掉你们不良的行为,学习天子的好行为。”天子本来就是天下最仁德的#-666aa;,如果天下的万民都以天子为榜样,那么天下还有什么治理不好的呢?考察天子能把天下治理好的原因是什么呢?回答说:只因为他能统一天下的意见,所以天下就治理好了。但是仅仅与天子保持一致,而还没有同上持一致,那么天灾还是无法免除。所以当遇到气候的寒热失调,雪霜雨露降得不是时候,五谷不熟,六畜不蕃,疾疫流行,暴风骤雨等,这就是上天降下的惩罚,惩罚那些不与上持一致的#-666aa;们。

故古者圣王,明天鬼之所欲,而避天鬼之所憎,以求兴天下之害。是以率天下之万民,齐戒沐浴,洁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其事鬼神也,酒醴粢盛不敢不蠲洁,牺牲不敢不腯肥,珪璧币帛不敢不中度量,春秋祭祀不敢失时几,听狱不敢不中,分财不敢不均,居处不敢怠慢。曰:其为正长若此,是故上者天鬼有厚乎其长也,下者万民有便利乎其长也。天鬼之所深厚而能强从事焉,则天鬼之福可得也。万民之所便利而能强从事焉,则万民之亲可得也。其为政若此,是以谋事得,举事成,入守固,出诛胜者,何故之以也?曰:唯以尚同为政者也。故古者圣王之为政若此。

所以古代的圣王,知道天帝鬼#-666nn;所希望的,从而能避免天帝鬼#-666nn;所憎恶的东西,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所以率领天下的万民,斋戒沐浴,预备了洁净而丰盛的酒饭,用来祭祀天帝鬼#-666nn;。他们对鬼神的奉祀,对酒食祭品不敢不清洁,猪牛羊三牲不敢不肥硕;圭、璧、币、帛不敢不符#-666ff;数量,春秋两季的祭祀,不敢错过时间,审理狱讼,不敢不公正,#-666dd;配财物,不敢不均匀,待#-666aa;处事不敢怠慢礼节。这就是说:他们这样当行政长官,在上的天帝鬼神优厚地看待他,在下的万民也得到便利。鬼神优厚地看待他,而他们能努力办事,那么鬼神的降福就可得到。百姓有所便利,而他们能努力办事,那么他就可以得到万民的爱戴了。他们这样治理政事,谋划问题,就有眉目,办事就能成#-666ii;,保卫城池坚不可摧,出战征讨一定取胜,这是什么原因呢?回答说:只因为他在治理政事上能统一意见。所以古代圣王治理政事是这样的。

【原文注释】

〔1〕荐臻:联绵词,连续不断,频繁之意。

〔2〕此句当为:“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通“斋”。

〔4〕:通“涓”,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