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穆天子传》 » 卷一 > 乙丑,天子西济于河+[缺字]爰有温谷乐都,河宗氏之…+

乙丑,天子西济于河。[缺字]爰有温谷乐都,河宗氏之所游居。原文解释

【原文】

乙丑note-name:乙丑1乙丑:三月二十一日。距前“己未”六日。丁谦《干支表》:“距前六日,西济于河源。”顾实作“三月二十八日”,亦距前六日。 ,天子西note-name:济2济:渡过,过河。河:黄河。丁谦云:“‘西济于河’下当脱一‘源’字。”顾颉刚云:“然而那里还不是河源,恐怕是脱了别的话。”小川琢治云:此至“用申八骏之乘”,“其中认出有若干之脱落”。又,“此次渡河地点,当在黄河北端支流(北河)自北南折处”。顾实以卷四证之:“此缺文当即记至于西夏氏之事,殆可推而知也。”王天海云:“二顾所说近是,然脱文不可详知。”于河 。[缺字]note-name:[缺字]3[缺字]:此处缺文,具体不详。爰(yuán)有:那里有。爰,何处。温谷乐都:意谓温暖的河谷城邑。郭璞注:“温谷,言冬暖也。燕有寒谷,不生五谷。”顾实云:“温谷乐都,当即今甘肃西宁府之碾伯县治。”钱伯泉云:“渡河之后,进入今青海地区西宁市一带,汉、晋、南北朝,这里有乐都城,在乐都谷口,正符#-666ff;温谷乐都的情景。上古这里是羌#-666aa;居住的地方。”卫挺生云:“此六日间,若按平常速度,所行当在七八百里上下,乃在今宁夏银川市至灵武、中卫一带,其土壤皆膏腴。《秦边纪略》称其用河水灌溉而有‘塞外江南’之誉,可当‘温谷乐都’矣。”王贻樑云:“下文方言‘用申八骏之乘’,可知穆王此时尚未离河套地区远征,故众说皆劳而无#-666ii;。穆王此处所济之河,乃今河套西端之乌加河——先秦时为黄河主道。在乌加河(古黄河)与今黄河(《穆传》下文之“南河”)间,支流密布,正合于下文所言‘枝洔’。因此,河宗氏的游居之地温谷乐都也应当是在这里,因此处在北地确可无愧于‘温’与‘乐’。”爰有温谷乐都 ,河宗氏之所游居note-name:游居4游居:游牧的地方。郭璞注:“伯夭之别州邑。”郝懿行云:“游居,游牧也。”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三月二十一日乙丑,穆天子向西渡过黄河。那里有温暖的河谷城邑,是河宗氏游牧的地方。

原文翻译

乙丑 ,天子西济于河 。[缺字]爰有温谷乐都 ,河宗氏之所游居 。

三月二十一日乙丑,穆天子向西渡过黄河。那里有温暖的河谷城邑,是河宗氏游牧的地方。

【原文注释】

〔1〕乙丑:三月二十一日。距前“己未”六日。丁谦《干支表》:“距前六日,西济于河源。”顾实作“三月二十八日”,亦距前六日。»

〔2〕:渡过,过河。河:黄河。丁谦云:“‘西济于河’下当脱一‘源’字。”顾颉刚云:“然而那里还不是河源,恐怕是脱了别的话。”小川琢治云:此至“用申八骏之乘”,“其中认出有若干之脱落”。又,“此次渡河地点,当在黄河北端支流(北河)自北南折处”。顾实以卷四证之:“此缺文当即记至于西夏氏之事,殆可推而知也。”王天海云:“二顾所说近是,然脱文不可详知。”

〔3〕[缺字]:此处缺文,具体不详。爰(yuán)有:那里有。爰,何处。温谷乐都:意谓温暖的河谷城邑。郭璞注:“温谷,言冬暖也。燕有寒谷,不生五谷。”顾实云:“温谷乐都,当即今甘肃西宁府之碾伯县治。”钱伯泉云:“渡河之后,进入今青海地区西宁市一带,汉、晋、南北朝,这里有乐都城,在乐都谷口,正符#-666ff;温谷乐都的情景。上古这里是羌#-666aa;居住的地方。”卫挺生云:“此六日间,若按平常速度,所行当在七八百里上下,乃在今宁夏银川市至灵武、中卫一带,其土壤皆膏腴。《秦边纪略》称其用河水灌溉而有‘塞外江南’之誉,可当‘温谷乐都’矣。”王贻樑云:“下文方言‘用申八骏之乘’,可知穆王此时尚未离河套地区远征,故众说皆劳而无#-666ii;。穆王此处所济之河,乃今河套西端之乌加河——先秦时为黄河主道。在乌加河(古黄河)与今黄河(《穆传》下文之“南河”)间,支流密布,正合于下文所言‘枝洔’。因此,河宗氏的游居之地温谷乐都也应当是在这里,因此处在北地确可无愧于‘温’与‘乐’。”

〔4〕游居:游牧的地方。郭璞注:“伯夭之别州邑。”郝懿行云:“游居,游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