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 ,[生僻字 详见注释][缺字]之人居虑 ,献酒百[缺字]于天子 。天子已饮而行,遂宿于昆仑之阿 ,赤水之阳 。爰有[垔鸟]鸟之山 ,天子三日舍于[垔鸟]鸟之山 。原文解释
【原文】
戊午1戊午:六月十日。距前“丁巳”一日。丁谦《干支表》:“距前一日,宿于赤水之阳。”顾实作“五月二十一日”,亦距前一日。 ,
[缺字]之人居虑
2注解[2]:[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7005号"]/pic/texts/x60cx-u00v.png[/img][缺字]:部族名。檀本填作“寿余”。[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7005号"]/pic/texts/x60cx-u00v.png[/img],郭璞注:“古‘畴’字。”洪颐煊校注:“‘[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7005号"]/pic/texts/x60cx-u00v.png[/img]’本作‘[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7006号"]/pic/texts/x60cx-u006.png[/img]’,今据《说文》改正。”王贻樑云:“此即‘寿’字,郭注为古‘畴’字,实迂远矣。‘寿‘字异体异构殊多,无需改字。”居虑:#-666aa;名。寿余部落首领。,献酒百[缺字]
3[缺字]:酒器名。檀本填作“斛”。郭璞注:“‘百’下脱盛酒器名。”王贻樑云:“填‘斛’字可取耳。盛酒容器甚多……斛,十斗也,其起于东周。《穆传》多用‘斛’,亦其西周后成书之一证矣。”于天子 。天子已饮而行,遂宿于昆仑之阿
4昆仑之阿:昆仑山山脚。古代昆仑山的位置历来诸说不一。王贻樑总结诸家之说,两相推勘,指出:“本《传》之昆仑当为今甘肃祁连山。史界对昆仑的地望有以下四说:一说在酒泉南,即今祁连山;二说在新疆于阗(今和田)南,即今昆仑山脉;三说在青海,即今巴颜喀喇山;四说以为古昆仑乃融#-666ff;西域(包括今新疆、青海、甘肃等)诸地理特点而成的传说。四说虽然各有其理,但考稽其时代,在先秦至西汉武帝以前,唯有第一说存在,其他皆为后出。如此,《穆传》之昆仑与历史上的古昆仑所在正相吻合。”阿,洪颐煊校注:“《山海经·西山经》注引作‘侧’。” ,赤水之阳
5赤水之阳:赤水河的北岸。郭璞注:“昆仑山有五色水,赤水出东南隅而东北流,皆见《山海经》。”顾实云:“昆仑之阿,赤水之阳,当在今巴颜喀喇山之西部,那木齐图乌兰木伦河之北岸。”顾颉刚云:“《西山经》说赤水出昆仑而东南流,与此正#-666ff;。” 。爰有[垔鸟]鸟之山
6注解[6]:[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7007号"]/pic/texts/x60cx-u00u.png[/img](zhān)鸟之山:山名。具体位置有争议。顾实云:“[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7007号"]/pic/texts/x60cx-u00u.png[/img]鸟之山,当即今新疆于阗东境之勒科尔乌兰达布逊山。”王贻樑云:“[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7007号"]/pic/texts/x60cx-u00u.png[/img]鸟之山为古昆仑山中一山,具体则不明。以《山经》对照,则槐江之山与鸟山皆有可能,然未能确定。”[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7007号"]/pic/texts/x60cx-u00u.png[/img],郭璞注:“音甄,一音栴。”,天子三日舍
7三日舍:住了三天。于[垔鸟]鸟之山 。

【翻译】
六月十日戊午,寿余#-666aa;的首领居虑向穆天子献上百斛美酒。天子饮酒后上路,晚上住在昆仑山山脚,赤水河北岸。那里有座鸟山,穆天子就在
鸟山上住了三天。
原文 | 翻译 |
戊午 , | 六月十日戊午,寿余#-666aa;的首领居虑向穆天子献上百斛美酒。天子饮酒后上路,晚上住在昆仑山山脚,赤水河北岸。那里有座 |
【原文注释】
〔1〕戊午:六月十日。距前“丁巳”一日。丁谦《干支表》:“距前一日,宿于赤水之阳。”顾实作“五月二十一日”,亦距前一日。»
〔2〕:[缺字]:部族名。檀本填作“寿余”。
,郭璞注:“古‘畴’字。”洪颐煊校注:“‘
’本作‘
’,今据《说文》改正。”王贻樑云:“此即‘寿’字,郭注为古‘畴’字,实迂远矣。‘寿‘字异体异构殊多,无需改字。”居虑:#-666aa;名。寿余部落首领。
〔3〕[缺字]:酒器名。檀本填作“斛”。郭璞注:“‘百’下脱盛酒器名。”王贻樑云:“填‘斛’字可取耳。盛酒容器甚多……斛,十斗也,其起于东周。《穆传》多用‘斛’,亦其西周后成书之一证矣。”
〔4〕昆仑之阿:昆仑山山脚。古代昆仑山的位置历来诸说不一。王贻樑总结诸家之说,两相推勘,指出:“本《传》之昆仑当为今甘肃祁连山。史界对昆仑的地望有以下四说:一说在酒泉南,即今祁连山;二说在新疆于阗(今和田)南,即今昆仑山脉;三说在青海,即今巴颜喀喇山;四说以为古昆仑乃融#-666ff;西域(包括今新疆、青海、甘肃等)诸地理特点而成的传说。四说虽然各有其理,但考稽其时代,在先秦至西汉武帝以前,唯有第一说存在,其他皆为后出。如此,《穆传》之昆仑与历史上的古昆仑所在正相吻合。”阿,洪颐煊校注:“《山海经·西山经》注引作‘侧’。”
〔5〕赤水之阳:赤水河的北岸。郭璞注:“昆仑山有五色水,赤水出东南隅而东北流,皆见《山海经》。”顾实云:“昆仑之阿,赤水之阳,当在今巴颜喀喇山之西部,那木齐图乌兰木伦河之北岸。”顾颉刚云:“《西山经》说赤水出昆仑而东南流,与此正#-666ff;。”
〔6〕:(zhān)鸟之山:山名。具体位置有争议。顾实云:“
鸟之山,当即今新疆于阗东境之勒科尔乌兰达布逊山。”王贻樑云:“
鸟之山为古昆仑山中一山,具体则不明。以《山经》对照,则槐江之山与鸟山皆有可能,然未能确定。”
,郭璞注:“音甄,一音栴。”
〔7〕三日舍:住了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