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至于鄄韩氏。爰有乐野温和,穄麦之所草,犬马牛羊之所昌,珤玉之所[缺字]。原文解释
【原文】
丙午1丙午:七月二十八日。距前“壬寅”四日。丁谦《干支表》:“距前四日,至于[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7032号"]/pic/texts/x60uv-u0xi.png[/img]韩氏。”顾实作“七月初十日”,亦距前四日。 ,至于鄄韩氏
2鄄韩氏:鄄(juàn)韩氏,西域部族名。郭璞注:“鄄,之然切。”洪颐煊校注:“‘鄄’本作‘[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7032号"]/pic/texts/x60uv-u0xi.png[/img]’(zhān),下同。又注四字本脱,从《事类赋》注二十三引改补。”刘师培云:“[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7032号"]/pic/texts/x60uv-u0xi.png[/img]韩之地,以地望审之,疑即撒马尔干。”吕调阳云:“[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7032号"]/pic/texts/x60uv-u0xi.png[/img]韩,今都尔伯乐津回庄。”丁谦云:西出葱岭,“抵今布哈尔部地,即《传》[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7032号"]/pic/texts/x60uv-u0xi.png[/img]韩氏国”。顾实云:“[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7032号"]/pic/texts/x60uv-u0xi.png[/img]韩当即今中央亚细亚之撒马尔干。”卫挺生云:“此[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7032号"]/pic/texts/x60uv-u0xi.png[/img]韩当在今安集延城一带。”王贻樑云:“此距剞闾氏又四五日行程,大约在今敦煌至罗布泊一线上。或稍准确些说,约在科什库都克与库木库都克附近,边上正库姆塔格沙漠北缘,即下文之‘平衍’。” 。爰有乐野
3乐野:欢乐的郊野。檀萃云:“乐野即大乐之野,一曰大遗之野,一曰大穆,一曰大穆之野也。”陈逢衡批评说:“此乐野犹乐土、乐郊也。谓其平旷,何得以大乐之野为即乐野乎?”“大乐之野”出自《山海经·海外西经》,是夏后启观乐舞《九代》的地方。温和 ,穄麦之所草
4草:郭璞注:“此字作艸下早,疑古‘茂’字。”洪颐煊校注:“钱詹事云:‘“草”当为“阜”字之误,隶楷形相涉耳。’宋咸熙云:‘草,古“皂”字,当读《诗》“既方既皂”之“皂”。’”此字异说颇多,据上下文意,作“茂”字为宜。 ,犬马牛羊之所昌
5昌:昌盛,兴旺,兴盛。郭璞注:“犹盛也。”与上文“茂”对应。 ,珤玉之所[缺字]
6[缺字]:聚。檀本填“聚”字。王天海云:“视上文有‘群玉之山’,为宝玉聚集而得名,此缺文疑作‘出’字较妥。” 。

【翻译】
七月二十八日丙午,穆天子到达鄄韩氏境。那里有欢乐的原野,气候温和,穄米和麦子生长茂盛,犬马牛羊繁衍兴旺,还是盛产宝石的地方。
原文 | 翻译 |
丙午 ,至于鄄韩氏 。爰有乐野温和 ,穄麦之所草 ,犬马牛羊之所昌 ,珤玉之所[缺字] 。 | 七月二十八日丙午,穆天子到达鄄韩氏境。那里有欢乐的原野,气候温和,穄米和麦子生长茂盛,犬马牛羊繁衍兴旺,还是盛产宝石的地方。 |
【原文注释】
〔1〕丙午:七月二十八日。距前“壬寅”四日。丁谦《干支表》:“距前四日,至于韩氏。”顾实作“七月初十日”,亦距前四日。»
〔2〕鄄韩氏:鄄(juàn)韩氏,西域部族名。郭璞注:“鄄,之然切。”洪颐煊校注:“‘鄄’本作‘’(zhān),下同。又注四字本脱,从《事类赋》注二十三引改补。”刘师培云:“
韩之地,以地望审之,疑即撒马尔干。”吕调阳云:“
韩,今都尔伯乐津回庄。”丁谦云:西出葱岭,“抵今布哈尔部地,即《传》
韩氏国”。顾实云:“
韩当即今中央亚细亚之撒马尔干。”卫挺生云:“此
韩当在今安集延城一带。”王贻樑云:“此距剞闾氏又四五日行程,大约在今敦煌至罗布泊一线上。或稍准确些说,约在科什库都克与库木库都克附近,边上正库姆塔格沙漠北缘,即下文之‘平衍’。”
〔3〕乐野:欢乐的郊野。檀萃云:“乐野即大乐之野,一曰大遗之野,一曰大穆,一曰大穆之野也。”陈逢衡批评说:“此乐野犹乐土、乐郊也。谓其平旷,何得以大乐之野为即乐野乎?”“大乐之野”出自《山海经·海外西经》,是夏后启观乐舞《九代》的地方。
〔4〕草:郭璞注:“此字作艸下早,疑古‘茂’字。”洪颐煊校注:“钱詹事云:‘“草”当为“阜”字之误,隶楷形相涉耳。’宋咸熙云:‘草,古“皂”字,当读《诗》“既方既皂”之“皂”。’”此字异说颇多,据上下文意,作“茂”字为宜。
〔5〕昌:昌盛,兴旺,兴盛。郭璞注:“犹盛也。”与上文“茂”对应。
〔6〕[缺字]:聚。檀本填“聚”字。王天海云:“视上文有‘群玉之山’,为宝玉聚集而得名,此缺文疑作‘出’字较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