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穆天子传》 » 卷四 > 仲秋丁巳,天子射鹿于林中,乃饮于孟氏+爰舞白鹤二八…+

仲秋丁巳,天子射鹿于林中,乃饮于孟氏。爰舞白鹤二八。还宿于雀梁。原文解释

【原文】

仲秋丁巳note-name:仲秋丁巳1仲秋丁巳:八月二十八日。距前“季夏庚戌”六十七日。穆王在范宫居两月余,以避暑热。 ,天子射鹿于林中,乃饮于孟氏note-name:孟氏2孟氏:地名。具体位置不明。陈逢衡云:“孟氏,地名。《路史·国名纪》六:‘孟,孟涂国,今河南孟津偃师西三十一里。《穆传》“至于孟氏”。’近河南。”丁谦云:“孟氏邑未详。观下‘还宿于雀梁’,必地与相近,当亦在汜水境。”爰舞白鹤二八note-name:爰舞白鹤二八3爰舞白鹤二八:观赏十六#-666aa;表演的白鹤舞。爰,语气助词。白鹤,白鹤舞。二八,十六人。古代乐舞每列八人,称为“一佾”;“二八”即二佾十六人。按周礼,天子用八佾,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士二佾。《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郭璞注:“今之畜鹤、孔雀驯者,亦能应节鼓舞。”陈逢衡云:“白鹤,舞曲名。《尚书大传》‘和伯之乐舞玄鹤’,知玄鹤之为舞曲名,则舞白鹤亦若是矣。即或真是鹤舞,亦是教驯纯熟之鹤,并无异处。”王天海云:“依郭注,似指使驯鹤起舞;依陈说,则为舞曲名。陈说近是,亦可能是人饰作白鹤而舞。”还宿于雀梁note-name:还宿于雀梁4还宿于雀梁:返回时住在雀梁。王贻樑云:“孟氏必在雀梁之近处,且当在其东或北,与古孟涂国无涉。”王天海云:“可知孟氏必与雀梁邻近。”还,返还,返回。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仲秋八月二十八日丁巳,穆天子在林中射鹿,于是在孟氏饮酒。又观赏了十六#-666aa;表演的白鹤舞。穆天子返回雀梁住宿。

原文翻译

仲秋丁巳 ,天子射鹿于林中,乃饮于孟氏 。爰舞白鹤二八 。还宿于雀梁 。

仲秋八月二十八日丁巳,穆天子在林中射鹿,于是在孟氏饮酒。又观赏了十六#-666aa;表演的白鹤舞。穆天子返回雀梁住宿。

【原文注释】

〔1〕仲秋丁巳:八月二十八日。距前“季夏庚戌”六十七日。穆王在范宫居两月余,以避暑热。

〔2〕孟氏:地名。具体位置不明。陈逢衡云:“孟氏,地名。《路史·国名纪》六:‘孟,孟涂国,今河南孟津偃师西三十一里。《穆传》“至于孟氏”。’近河南。”丁谦云:“孟氏邑未详。观下‘还宿于雀梁’,必地与相近,当亦在汜水境。”

〔3〕爰舞白鹤二八:观赏十六#-666aa;表演的白鹤舞。爰,语气助词。白鹤,白鹤舞。二八,十六人。古代乐舞每列八人,称为“一佾”;“二八”即二佾十六人。按周礼,天子用八佾,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士二佾。《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郭璞注:“今之畜鹤、孔雀驯者,亦能应节鼓舞。”陈逢衡云:“白鹤,舞曲名。《尚书大传》‘和伯之乐舞玄鹤’,知玄鹤之为舞曲名,则舞白鹤亦若是矣。即或真是鹤舞,亦是教驯纯熟之鹤,并无异处。”王天海云:“依郭注,似指使驯鹤起舞;依陈说,则为舞曲名。陈说近是,亦可能是人饰作白鹤而舞。”

〔4〕还宿于雀梁:返回时住在雀梁。王贻樑云:“孟氏必在雀梁之近处,且当在其东或北,与古孟涂国无涉。”王天海云:“可知孟氏必与雀梁邻近。”还,返还,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