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殇祀,大哭而行丧,五舍于大次。曰丧三日于大次,殇祀如初。原文解释
【原文】
甲寅1甲寅:十一月二日。距前“癸丑”一日。 ,殇祀,大哭而行丧
2行丧:即出丧。 ,五舍
3五舍:一百五十里。舍,三十里。大次:地名。“大次”有二义:一是帝王祭祀﹑诸侯朝觐时临时休息的大篷帐。《周礼·天官·掌次》:“朝日、祀五帝,则张大次、小次,设重帟重案。”郑玄注:“次,谓幄也。大幄,初往所止居也。”二是地名,即天子名此地为“大次”。檀萃云:“大次,犹哀次也。”王贻樑云:“《周礼》释‘大次’为‘幄之大者’。本《传》言‘大次’,不仅为幄之大者,更因是行丧之末站,需停三日以行殇祀,于意义上大于以前诸‘次’者。”王天海云:“王说可参。然从文意上看,此‘大次’已兼有地名的意义。如上文‘是曰哀次’,即穆王将哀悼盛姬之处取名‘哀次’。”案,按文义,此地即盛姬安葬之处,或据此故名“大次”。于大次 。曰丧三日
4丧三日:即停丧三天。郭璞注:“停三日也。”于大次 ,殇祀如初
5殇祀如初:为早亡的盛姬再次举行祭祀,如初次祭祀一样。王贻樑云:“‘殇祀如初’者,即如前‘内史执策’及‘进肺盐、祭酒’者。” 。

【翻译】
十一月二日甲寅,又为夭亡的盛姬举行祭祀,众#-666aa;大哭后出丧,前行一百五十里后到达大次,设下大帐。在大次停丧三天,又为盛姬举行了和第一次一样的殇祀。
原文 | 翻译 |
甲寅 ,殇祀,大哭而行丧 ,五舍于大次 。曰丧三日于大次 ,殇祀如初 。 | 十一月二日甲寅,又为夭亡的盛姬举行祭祀,众#-666aa;大哭后出丧,前行一百五十里后到达大次,设下大帐。在大次停丧三天,又为盛姬举行了和第一次一样的殇祀。 |
【原文注释】
〔1〕甲寅:十一月二日。距前“癸丑”一日。»
〔2〕行丧:即出丧。
〔3〕五舍:一百五十里。舍,三十里。大次:地名。“大次”有二义:一是帝王祭祀﹑诸侯朝觐时临时休息的大篷帐。《周礼·天官·掌次》:“朝日、祀五帝,则张大次、小次,设重帟重案。”郑玄注:“次,谓幄也。大幄,初往所止居也。”二是地名,即天子名此地为“大次”。檀萃云:“大次,犹哀次也。”王贻樑云:“《周礼》释‘大次’为‘幄之大者’。本《传》言‘大次’,不仅为幄之大者,更因是行丧之末站,需停三日以行殇祀,于意义上大于以前诸‘次’者。”王天海云:“王说可参。然从文意上看,此‘大次’已兼有地名的意义。如上文‘是曰哀次’,即穆王将哀悼盛姬之处取名‘哀次’。”案,按文义,此地即盛姬安葬之处,或据此故名“大次”。
〔4〕丧三日:即停丧三天。郭璞注:“停三日也。”
〔5〕殇祀如初:为早亡的盛姬再次举行祭祀,如初次祭祀一样。王贻樑云:“‘殇祀如初’者,即如前‘内史执策’及‘进肺盐、祭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