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葬。史录繇鼓钟,以亦下棺。七萃之士[缺字]士女错踊九,[缺字]丧下。原文解释
【原文】
壬戌1壬戌:十一月十日。距前“辛酉”一日。 ,葬。史录繇
2史录繇:负责记录者名繇。史录,疑为职名。繇,疑为#-666aa;名。陈逢衡云:“史录繇者,‘繇’与‘由’通,盖录盛姬之始末而纳之圹,犹后世墓铭之类。”王贻樑云:“史录繇,义不明。此权作姓名。”鼓钟 ,以亦
3亦:同“帟”(yì),遮蔽尘埃的平幕。《周礼·天官·掌次》:“凡丧,王则张帟三重。”泛指帐幕。檀萃云:“亦,古‘帟’字。窆时张帟幕其上也。”王天海云:“此指掩盖在棺木上的丧帐。《礼记·檀弓上》:‘君于士有赐帟。’郑玄注:‘赐之则张于殡上。’”洪本作“赤”字,今改。郝懿行云:“‘赤’字误,明《藏经》本作‘亦’。”下棺:似是将帟幕盖在棺木上。郭璞注:“窆(埋葬)也。”郭注于此似不妥。下棺 。七萃之士[缺字]
4[缺字]:及。檀本作“及”字。七萃之士与士女错踊,场面颇为壮观。士女错踊九 ,[缺字]
5[缺字]:似作“而”字。檀本作“而”字。陈逢衡云:“当作‘哭’。”若作“哭”字,则为九哭二十七踊,于此时则时间略长,但亦通,权作“而”字。下:下葬。郭璞注:“谓入土。”丧下 。

【翻译】
十一月十日壬戌,为盛姬举行葬礼。史录繇击鼓敲钟,把帟幕盖在棺木上。#-666mm;#-666kk;卫士与士女交互跳跃九次,灵柩下葬入土。
原文 | 翻译 |
壬戌 ,葬。史录繇鼓钟 ,以亦下棺 。七萃之士[缺字]士女错踊九 ,[缺字]丧下 。 | 十一月十日壬戌,为盛姬举行葬礼。史录繇击鼓敲钟,把帟幕盖在棺木上。#-666mm;#-666kk;卫士与士女交互跳跃九次,灵柩下葬入土。 |
【原文注释】
〔1〕壬戌:十一月十日。距前“辛酉”一日。»
〔2〕史录繇:负责记录者名繇。史录,疑为职名。繇,疑为#-666aa;名。陈逢衡云:“史录繇者,‘繇’与‘由’通,盖录盛姬之始末而纳之圹,犹后世墓铭之类。”王贻樑云:“史录繇,义不明。此权作姓名。”
〔3〕亦:同“帟”(yì),遮蔽尘埃的平幕。《周礼·天官·掌次》:“凡丧,王则张帟三重。”泛指帐幕。檀萃云:“亦,古‘帟’字。窆时张帟幕其上也。”王天海云:“此指掩盖在棺木上的丧帐。《礼记·檀弓上》:‘君于士有赐帟。’郑玄注:‘赐之则张于殡上。’”洪本作“赤”字,今改。郝懿行云:“‘赤’字误,明《藏经》本作‘亦’。”下棺:似是将帟幕盖在棺木上。郭璞注:“窆(埋葬)也。”郭注于此似不妥。
〔4〕[缺字]:及。檀本作“及”字。七萃之士与士女错踊,场面颇为壮观。
〔5〕[缺字]:似作“而”字。檀本作“而”字。陈逢衡云:“当作‘哭’。”若作“哭”字,则为九哭二十七踊,于此时则时间略长,但亦通,权作“而”字。下:下葬。郭璞注:“谓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