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穆天子传》 » 卷六 > 己丑,天子南登于薄山窴[生僻字详见原文]之隥,乃宿…+

己丑 ,天子南登于薄山窴[生僻字 详见原文]之隥 ,乃宿于虞 。原文解释

【原文】

己丑note-name:己丑1己丑:十二月七日。距前“戊子”一日。 ,天子南登于薄山note-name:薄山2薄山:山名。即中条山,位于山西省南部,黄河、涑水河间,横跨临汾、运城、晋城三市,居太行山与华山之间,因其山势狭长,故名“中条”。丁谦云:“薄山,在盐池南。考《水经注》云‘上承盐水,水出东南薄山’,又云‘永乐涧水北出薄山,南流入于河’。永乐涧在今芮城县西南永乐镇地。薄山南即窴[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7333号"]/pic/texts/x6ixi-uxxx.png[/img]坂。”王贻樑云:“在今山西永济县南,即今中条山。”窴[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7333号"]/pic/texts/x6ixi-uxxx.png[/img](diān líng):坂名。在今山西平陆东北。郭璞注:“今[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7333号"]/pic/texts/x6ixi-uxxx.png[/img]桥西南悬绝,中央有两道。”檀萃云:“今在平陆县东七十里。”王贻樑云:“此窴[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7333号"]/pic/texts/x6ixi-uxxx.png[/img]之隥即《左传》僖二年《传》之窴[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7333号"]/pic/texts/x6ixi-uxxx.png[/img]坂,亦名‘虞坂’。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云:‘今平陆县东北有虞坂者,即古之颠[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7333号"]/pic/texts/x6ixi-uxxx.png[/img]坂,为中条山冲要途径,《太平寰宇记》谓晋假虞之道,即此路。’甚是。”生僻字_古文自编7332号之隥 ,乃宿于note-name:虞3虞:国名。西周姬姓诸侯国,地在今山西平陆与夏县境内。始封之君为古公亶父之子仲雍的曾孙虞仲,公元前655年被晋国所灭。郭璞注:“国名,今大阳县。”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十二月七日己丑,穆天子向南登上中条山,越过窴生僻字_古文自编7334号坂,就住宿在虞国。

原文翻译

己丑 ,天子南登于薄山窴生僻字_古文自编7332号之隥 ,乃宿于虞 。

十二月七日己丑,穆天子向南登上中条山,越过窴生僻字_古文自编7334号坂,就住宿在虞国。

【原文注释】

〔1〕己丑:十二月七日。距前“戊子”一日。»

〔2〕薄山:山名。即中条山,位于山西省南部,黄河、涑水河间,横跨临汾、运城、晋城三市,居太行山与华山之间,因其山势狭长,故名“中条”。丁谦云:“薄山,在盐池南。考《水经注》云‘上承盐水,水出东南薄山’,又云‘永乐涧水北出薄山,南流入于河’。永乐涧在今芮城县西南永乐镇地。薄山南即窴生僻字_古文自编7333号坂。”王贻樑云:“在今山西永济县南,即今中条山。”窴生僻字_古文自编7333号(diān líng):坂名。在今山西平陆东北。郭璞注:“今生僻字_古文自编7333号桥西南悬绝,中央有两道。”檀萃云:“今在平陆县东七十里。”王贻樑云:“此窴生僻字_古文自编7333号之隥即《左传》僖二年《传》之窴生僻字_古文自编7333号坂,亦名‘虞坂’。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云:‘今平陆县东北有虞坂者,即古之颠生僻字_古文自编7333号坂,为中条山冲要途径,《太平寰宇记》谓晋假虞之道,即此路。’甚是。”»

〔3〕:国名。西周姬姓诸侯国,地在今山西平陆与夏县境内。始封之君为古公亶父之子仲雍的曾孙虞仲,公元前655年被晋国所灭。郭璞注:“国名,今大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