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汉书》 » 白话文 > 卷六 武帝纪第六 > 第2节

卷六 武帝纪第六 第2节

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春天正月,河间王刘德去世。

武帝元光五年夏天,征调巴郡、蜀郡百姓修筑通向西南夷的通道,又征调一万军人整修雁门险关。

武帝元光五年秋天七月,狂风吹倒树木。

乙巳,武帝废黜皇后陈阿娇。逮捕制造巫蛊的巫师,一律斩首。

武帝元光五年八月,农田中出现大面积螟灾。

武帝诏令郡国举荐民众中熟悉管理的士人,通晓先圣治国理政的士人,由沿途的各郡县供给饮食,与各郡、诸侯国向朝廷上缴计簿的官员一起,送往长安来。

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冬天,开始对商贾的车辆征税。

武帝元光六年春天,征发民众挖掘灌渠,从渭河引水。

匈奴入侵上谷郡,屠杀上谷郡的官吏百姓。武帝派出车骑将军卫青率领汉军从上谷郡出击,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出击,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郡出击,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郡出击。卫青率领汉军抵达龙城,斩杀匈奴首级七百余。李广、公孙敖率领的汉军蒙受损失,返回。武帝下诏说:“夷狄不讲信义,由来已久。多年来,匈奴不断地袭扰我国边境,因此我大汉才不得已派出汉军反击。古代统兵打仗,号令严明。此次匈奴入侵,所派出的将吏,彼此间还不熟悉,上下还要磨合,代郡将军公孙敖、雁门将军李广用人不当,属下校尉背义妄行,弃军而逃,小官吏违反了军令。用兵之法:不勤不教,将军之过;教令宣明,不能尽力,士卒之罪。将军已经被逮捕,下廷尉监狱,按照军法治罪,若再处罚士卒,二者同时进行,不是仁圣的做法。朕认为法不责众,我们还要报仇雪恨,匡复正义,不能让军士们感觉到没有赎罪的机会。赦免雁门郡、代郡在战场上违背军令的军人。”

武帝元光六年夏天,大旱,暴发蝗灾。

武帝元光六年六月,武帝巡幸抵达雍县。

武帝元光六年秋天,匈奴袭扰边境。武帝派将军韩安国率领汉军驻扎在渔阳郡。

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冬天十一月,武帝下诏说:“朝廷设置公卿大夫,要他们制定政策,协调各项工作,对百姓实施教化,易风美俗。以仁德治理国家,这是汉朝的立国之本。褒赏有德之士,禄用贤能之士,劝导民众向善,惩恶除暴,是五帝三王以来,一直倡导的治国理念。朕夙兴夜寐,力图与海内的贤良士人,沿着这条道路探索。善待老人,崇尚孝敬,选拔俊杰,讲授文学,端正风俗,鼓励士人参与政事,督促任事的官员,勤政廉洁,举荐孝廉,形成风气,继承先圣的美德,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现在有些郡,在一个郡中,举荐不出一位贤士,工作做的还不够,郡里的俊杰之士,仍然壅塞在下面,不能为朝廷所用。作为二千石官吏,掌握着纲纪人伦,这样不负责任,怎么能辅佐朕了解下情,怎样教化民众,激励百姓,遵守乡规民约?自古以来,推荐贤者要奖赏,阻遏贤者要处罚。诏命中二千石官员、礼官、博士讨论,对不能尽职守责的官员应该如何治罪?”有关官员上奏说:“在古时,诸侯举贤荐能,首先从德考虑,其次从贤能考虑,再其次从建立功勋考虑,举荐的诸侯,要加九锡;不认真举荐的诸侯,一是要罢黜爵位,二是要褫夺领地,三是要褫夺爵位和领地。对于那些欺下瞒上的处以死罪,对于欺上瞒下的要判处徒刑。交付了重任,不能履行职责的官员要斥退,身居高位,不能举荐贤能的官员要罢免,用种种措施,保证劝善抑恶。皇帝在诏书中,要求发扬先帝的圣德,诏令二千石官员举荐孝廉,让民众受到教化,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下边的官吏不按照要求举荐孝廉,不认真执行诏令,要按照不敬治罪。不举荐孝廉,不胜任的官员,还要罢免职务。”武帝批准奏议。

武帝元朔元年十二月,江都王刘非去世。

武帝元朔元年春天三月甲子,武帝立卫子夫为皇后。武帝下诏说:“朕听说天地不变,难以实施教化,阴阳不变,物产难以丰富。《易经》中说:‘通其变,使民不倦’。《诗经》中说:‘九变复贯,知言之选’。朕欣赏唐尧帝、虞舜帝的治国理念,同时也欣赏殷商、周代的治国理念,从上古的国家治理中,借鉴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大赦天下,让民众以新的面貌开始,孝景帝后元三年以前在外逃亡,以及尚未结案的案件,不再追究,一律赦免。”

武帝元朔元年秋天,匈奴入侵辽西郡,杀了辽西郡太守;又入侵渔阳郡、雁门郡,打败郡都尉,杀害官吏百姓约有三千余人。武帝派遣将军卫青率领汉军从雁门郡出兵,将军李息率领汉军从代郡出兵,斩获匈奴数千人。

东夷秽貊(mò,秽貊在今朝鲜半岛)君南闾率领二十八万人投降。武帝在朝鲜北部设置苍海郡。

鲁王刘馀、长沙王刘发先后去世。

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冬天,赐淮南王、菑川王座几、手杖,允许他们可以不进京来朝见皇帝。

武帝元朔二年春天正月,武帝下诏说:“梁王刘襄、城阳王刘延是朕的兄弟,他们愿意将封国分予子弟,批准奏请。诸侯王愿意将封土分予子弟的,朕要亲自过问,让分封的子弟享有列侯封号。”于是开始分裂藩国,藩国子弟得以受封为列侯。

匈奴入侵上谷郡、渔阳郡,屠杀官吏百姓达千余人。武帝派遣将军卫青、李息率领汉军从云中郡出兵,抵达高阙关,向西一直抵达符离关,斩杀匈奴首级达数千级。收复河套以南地区,设置朔方郡、五原郡。

武帝元朔二年三月乙亥晦,天上出现日蚀。

武帝元朔二年夏天,征发十万百姓迁徙至朔方郡。又迁徙郡、诸侯国中的豪吏和家产在三百万以上的富豪到茂陵县安家。

武帝元朔二年秋天,燕王刘定国有罪,自杀。

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春天,撤销苍海郡。三月,武帝下诏说:“设置刑罚是用来防止奸邪,崇文尚礼是引导百姓向善;百姓还没有受到教化,朕鼓励士大夫们恪尽职守,对工作要勤勤恳恳。大赦天下。”

武帝元朔三年夏天,匈奴入侵代郡,杀害代郡太守;又入侵雁门郡,屠杀百姓约有千余人。

武帝元朔三年六月庚午,皇太后(王太后)驾崩。

武帝元朔三年秋天,停止修建通往西南夷的通道,继续修建朔方城。诏令百姓大摆酒宴五日。

武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冬天,武帝巡幸抵达甘泉宫。

武帝元朔四年夏天,匈奴入侵代郡、定襄郡、上郡,屠杀黎民百姓约有数千人。

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春天,出现大旱。大将军卫青率领六位将军,与十余万汉军从朔方郡、高阙关出兵,斩杀匈奴首级一万五千级。

武帝元朔五年夏天六月,武帝下诏说:“人们常讲,用礼劝导民众,用乐教化民众,现在礼崩乐坏,朕深感忧虑。要广泛招揽天下的贤良士人,把他们请到朝廷里来。诏令礼官引导百姓向学,讲授风俗教化的道理,举荐遗老,提倡礼教,为百姓树立榜样。太常寺为博士教学授徒创造条件,乡村中要推行教化,要鼓励贤能的人才出现。”丞相公孙弘奏请确定博士学员名额,好学之风兴起。

武帝元朔五年秋天,匈奴入侵代郡,杀害代郡都尉。

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春天二月,大将军卫青率领六位将军、十余万汉军骑兵从定襄郡出兵,斩杀匈奴三千余,凯旋而归。汉军在定襄郡、云中郡、雁门郡休整。大赦天下。

武帝元朔六年夏天四月,卫青再次率领六位将军、大批汉军穿越沙漠,追击匈奴,斩获甚多。但是,前将军赵信率领的汉军打了败仗,赵信投降匈奴。右将军苏建率领的汉军全军覆没,苏建一人逃回,花钱免除死罪后,苏建被贬为庶人。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