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汉书》 » 白话文 > 卷二十一上 律历志第一上

卷二十一上 律历志第一上

《尚书·虞书》中记载:“要统一数字、音律、历法、度、量、衡器。”百姓因此才能够统一意志,无论远近,才能有依据的凭信。伏羲演绎八卦,即是运用数字。在黄帝、尧帝、舜帝时代,数字的概念已经十分清楚。经历夏商周三代帝王的不断完善,还有相应的制度保证,“数字、音律、历法、度、量、衡器”更趋于完备。周王室衰落之后,天子不能制止下面诸侯改变制度。在谈到后代帝王须遵循的制度时,孔子曾经强调:“对待度量衡器、历法的修订,要持慎重态度,整顿吏治,在隐居者中发现人才,治国理政,才能够看出成效。”汉朝建国初期,北平侯张苍负责制定历法,修订度量衡器;在武帝朝,朝廷设置乐府,安排官员,重新修订历法。平帝元始年间(公元1-5年),王莽主持朝政,沽名钓誉,在全国征集懂得历法的士人,有一百余人,由羲和刘歆负责,修订制度,而后奏请颁布,计划安排的极其周详。删去不实成分,取其合理部分,以著作下面的文章。

第一数字要准确,第二音律要和谐,第三度量要有标准,第四量器要有标准,第五衡器要有标准。数字以三五为基数,由小到大,各种数据错综复杂,从往古的经验来考查,对比各种衡器、量器的大小,音律的和谐,参考古今典籍的记载,找出相互间的数据联系,明白制定数据的依据。

数字的排序,有个、十、百、千、万单位,在计算各种物体时,需要用到数据,以顺应天命。《尚书》中讲:“算术要准确。”音律以黄钟响声的最高值为基准,从一开始,按照十二时辰排列,依次乘以三(如子为一,丑一乘三得三,寅三乘三得九,以此类推),至亥时,即有了十二位数字,可以推算出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这个数字,这即是五行阴阳变化需要的数字。有一种计算方法,将一把竹棍,直径一分,长六寸,二百七十一枚,为六觚之数,形成一握。直径为乾卦黄钟律的十二分之一,长度为坤卦林钟吕的长度。数字以《易经》大衍五十为基准数字,以四十九作为一个基数,组成阳卦六爻,得出周流六虚之象。以此来推断音律、历法,制造计算用的各式工具,工具有画出圆形的规和画出方形的矩,用权配合,衡量物体的轻重,用准绳,测量物体的精度,无论是探密索微,还是钩深致远,均要使用这些工具。测量长短,不失毫厘,度量容积,不差分毫,权衡物体,不缺圭撮。开始计算,在十位数上加减,增加到百位数,扩大至千位数,再到万位数,计算时要缜密。计算的方法布告天下,从小学起,即开始学习这些知识。太史制定具体的学习方法,羲和负责此项工作。

音律,分为宫、商、角、徵、羽。此乃五音,这是制作音乐的乐理,以乐理为指导,才能制作音乐,人们通过音乐,荡涤灵魂,端正思想,实施教化,移风易俗。奏音的乐器,分为八类:用土制作的乐器叫做埙,用匏制作的乐器叫做笙,用皮制作的乐器叫做鼓,用竹制作的乐器叫做管,用丝制作的乐器叫做弦,用石制作的乐器叫做磐,用金制作的乐器叫做钟,用木制作的乐器叫做柷(zhù)。五声调和,八音和谐,即可以制作音乐。商又称为章(量),用以测量成熟后的物体;角,即是触,植物的种子顶触地面,长出幼苗;宫,在物体中间,居于中央,可谓四通八达,各种声音由此发出,是四声纲领;徵,是祥瑞、福祉,物体繁盛,即有了福祉;羽,是宇宙,声音传达至这里,变得更为丰富。音乐的声音,中间是宫,以角(幼苗)顶触地面(开始),到了徵变得繁盛(福祉),到了商成熟,到了羽保罗万象,四声而变为五音,以宫作为纲纪。从五行来看,角对应木,在五常中为仁,在五事中为貌;商对应金,在五常中为义,在五事中为言;徵对应火,在五常中为礼,在五事中为视;羽对应水,在五常中为智,在五事中为听;宫对应土,在五常中为信,在五事中为思。君、臣、民、事、物,五者关系,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此唱彼和,八方呼应,这即是君臣位事间的关系。

五声的本源,均来自于黄钟音律。以九寸为宫调,或增或减,而后定出商、角、徵、羽的音高。九与六表示天与地之间的关系,也表示阳与阴之间的关系。音律有十二律,六阳为律,六阴为吕。律代表阳气,十二律统领气息,摹仿事物,第一为黄钟,第二为太簇,第三为姑洗,第四为蕤宾,第五为夷则,第六为无射。吕代表阴气,通过阳气,发出气息,第一为林钟,第二为南吕,第三为应钟,第四为大吕,第五为夹钟,第六为仲吕。以上比喻,又称为三统音律。据古人讲,音律由黄帝制作。黄帝派出泠纶,在大夏西边,昆仑山北面,人们砍伐解谷中生长的竹子,那里的竹子厚薄均匀,砍断竹节的两端,取出中间部分吹奏,按照竹节发出的声音,定出黄钟的宫调。制作十二个竹筒,用来摹仿凤凰的鸣叫,六个摹仿雄凤鸣叫,六个摹仿雌凰鸣叫。参照黄钟宫调,再定出其它音调,这即是音律的来历。在天下大治时,天地之气祥和,社会风气良好;有了天地间的良好风气,有了一年内十二个月的风正气顺,即可以制定出音乐的十二律、吕。黄钟:黄色,是中正颜色,是君王服饰的颜色;钟,是动的意思。天的中间数字为五(一、三、五、七、九),以中间数字五为音律数字,声音在宫上,五声中没有比它更响亮的。地的中间数字为六(二、四、六、八、十),以中间数字六为音吕数字,音律有形有色,颜色为上黄,五种色彩,以上黄为最艳丽。阳气处于黄泉深处,地下万物萌动,这是阴、阳、风、雨、晦、明六种气息的元气。以上黄为音律元气,为的是强调宫调。宫调通过阳九唱响,再通过阴六和谐,产生出无穷变化,在六爻之位,不断地变化。宫位从子位开始,子位对应十一月。大吕:吕,即是旅,这是说此时阴气最盛,吕帮助黄钟疏通气息,让萌芽破土而出。宫位在丑位,丑位对应十二月。太簇:簇,是凑的意思,此时阳气勃发,触动地上万物。宫位在寅位,寅位对应正月。夹钟,此时阴气在两旁帮助太簇疏通四方气息,让万物在地上萌发。宫位在卯位,卯位对应二月。此时要姑洗:洗,即是清洁,此时阳气洗涤万物,使其清洁。宫位在辰位,辰位对应三月。仲吕微阴,在此时开始萌动,还未形成,困在里面,通过“姑洗”,疏通气息,促成万物生长。宫位在巳位,巳位对应四月。此时万物已欣欣向荣,成为蕤宾,蕤,即是继,宾,即是导,此时阳气导引阴气,继续滋养万物。宫位在午位,午位对应五月。此时是林钟,林,即是君,此时阴气接受任务,蕤宾帮助君主,万物生长得更加茂盛。宫位在未位,未位对应六月。此时是夷则,则,即是法则,此时的阳气端正法度,让阴气伤害应该遭受毁弃的万物。宫位在申位,申位对应七月。此时是南吕,南,即是任,此时阴气伤害已经长成的万物。宫位在酉位,酉位对应八月。此时是无射,射,即是厌,此时阳气搜寻万物,阴气将该剥落的万物剥落下来,持之不懈,不停地剥落。宫位在戌位,戌位对应九月。此时是应钟,此时阴气响应无射,将该收藏的万物收藏起来,与阳气一起,封闭在地下。宫位在亥位,亥位对应十月。

三统律,按照天上星辰运行,地上万物变化而设计,人们按照三统律,对具体事物给予具体解释。十一月,在《乾》卦中,从九开始,阳气伏在地下,开始聚为一体,万物萌动,种子处在太阴包围之中,此时的黄钟,作为上天的统领,以九寸,为音律长度。九的数字,是中和达到极致的数字,是万物的始元数字。《易经》中说:“上天的道理,即是阴与阳。”六月,在《坤》卦中,从六开始,阴气接受阳气,抚育万物,使之柔和,而后万物蓬勃生长,在未时变得茂盛,种子成熟,因此说林钟是大地的统领,以六寸,为音吕长度。六的林钟,接受阳气,继而扩展,在六合之内变得强大,刚与柔在此时得以体现。《易经》中说:“大地的道理,即是刚与柔。”“《乾》卦确定万物的始元,《坤》卦决定万物的生长。”正月,在《乾》卦中,爻卦从九三开始,万物疏通,汇聚起来,在寅时破土而出,通过精心料理,使之不断生长,而后以仁来抚育,以义来引导,让各种物体,能够各得其所。寅位,在五行中属于木,在五常中属于仁;它的声音,是商调,在五常中属于义。所以太簇由人来统领,以八寸为度,布设八卦图像,伏羲氏以此,理顺天地,通晓神明,用八卦图形,解释万物的变化。“人立于世间,所遵循的道理,即是仁与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后来的君王,总结天地的道理,从中找出天地运行的规律,辅以治理国家,安抚百姓。”这即是三律,也叫做三统律。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