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汉书》 » 白话文 > 卷三十六 楚元王传第六

卷三十六 楚元王传第六

楚元王刘交,字游,是高祖的同父异母兄弟。刘交喜欢读书,多才多艺,年轻时与鲁国人穆生、白生、申公一起,曾在浮丘伯那里学习《诗经》。浮丘伯,是荀况的学生。在秦朝焚书期间,这些学生先后离开老师。

高祖兄弟四人,长兄刘伯,次兄刘仲,刘伯很早即已去世。在秦末起义中,高祖被义军推举为沛公,在当时,景驹自立为楚王,刘邦让刘仲与审食其留在家中侍奉太上皇刘太公,刘交、萧何、曹参等人则随同刘邦一起前往拜见景驹,在途中遇上项梁,刘邦与项梁共同拥立楚怀王。继而刘邦率领义军向南进攻南阳,从武关攻入关中,与秦军在蓝田大战。而后刘邦率领义军在霸上驻扎,再以后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汉王刘邦封刘交为文信君,刘交跟随汉王,率领汉军进入蜀郡、汉中。刘邦继而回军平定三秦,与项羽争夺天下,最终刘邦逼迫项籍在乌江边自杀,登上皇帝位。在此期间,刘交与卢绾始终跟随在高祖身边,随意出入卧室,为大臣们传递信息,在内室商量机密,而高祖的叔伯兄弟刘贾,仅为汉军中的一员将军。

汉纪元六年(公元前201年),高祖撤销了楚王韩信的封国,在楚国故地分出二个诸侯国,立刘贾为荆王,立刘交为楚王。楚国领地包括有薛郡、东海郡、彭城,有三十六座县邑,因为此前打天下的功劳,高祖封了这二位诸侯王。高祖后来还封了次兄刘仲为代王,封了长子刘肥为齐王。

在当初,高祖还是布衣时,因为社会交往,常会带些客人到大哥家中去吃饭。大嫂讨厌刘邦常带客人到家中来吃饭,有一次佯装饭吃完了,用饭勺剐锅边,客人们听到剐锅的声音,都走了。刘邦进家后,看到锅中还有饭,为此而怨恨嫂子让自己难堪。等到汉朝建立,高祖在封齐王、代王时,刘伯的儿子没有受封为诸侯王。太上皇为孙子说情,高祖说:“我不会忘记侄儿的,只是我常在想,他母亲当年,做人太不厚道。”汉纪元七年(公元前200年)十月,高祖封刘伯的儿子刘信为羹颉(jié)侯。

楚元王刘交来到封国,任命同学穆生、白生、申公为楚国中大夫。在吕后执掌朝政时,浮丘伯住在长安,元王派儿子刘郢客与申公一起,到长安跟随浮丘伯完成学业。在文帝朝,朝廷听说申公对《诗经》很有研究,文帝拜申公为博士。元王刘交喜欢《诗经》,元王的儿子也学习《诗经》,申公为《诗经》作注解,成为后来的《鲁诗经》。元王刘交编辑《诗经》,成为后来的《楚元王诗经》,至今还有传阅。

吕后执掌朝政时,任命元王的儿子刘郢客为宗正,封刘郢客为上邳侯。楚元王刘交在位二十三年去世,太子刘辟非在此前已经去世,文帝让宗正上邳侯刘郢客继承王位,这是楚夷王。申公在朝廷担任博士,后来申公辞去朝中职务,跟随刘郢客返回楚国,楚夷王刘郢客再次任命申公为楚国中大夫。楚夷王刘郢客在位四年去世,儿子刘戊继承王位。文帝很尊敬楚元王刘交,元王的儿子受封的爵位与皇子一样。景帝继位后,要亲近最近的皇室宗亲,景帝封元王刘交的五个儿子为列侯:刘礼为平陆侯,刘富为休侯,刘岁为沈犹侯,刘艺为宛朐侯,刘调为棘乐侯。

当初,楚元王刘交以客礼对待同学申公等人,穆生不能喝酒,元王刘交每次安排酒宴,常要为穆生专门准备甜酒。楚王刘戊即位后,按照原来的习惯,仍然准备甜酒,一次忘记准备。穆生随后退出酒宴:“可以归隐了!现在没有甜酒了,楚王对我的态度已经改变,再不走,楚人就要用铁环套住我的脖子,推到大街上示众啦。”穆生遂称病,躺在家中。申公与白生到穆生家,将穆生从床上拉起来,说:“你怎么不想一想先王刘交是如何礼遇我们的?今天为了这点儿小事,你怎么可以这样做!”穆生说:“《易经》中讲:‘在事情发生之前,即能看出徵兆,这是有神灵在相助!徵兆决定着此后事情的发展,决定着吉凶祸福。君子要及时采取行动,不要迟疑。’先王刘交以客礼对待我们三人,是因为先王还记得我们同学间当年的友情;今天的楚王刘戊忽略这些小事,是因为刘戊已经忘记他祖父与我们当年交友的情谊。已经忘记情谊的人,还能交往下去吗?这那里是失礼问题。”穆生遂称病离开楚国。申公、白生仍然留在楚国,与楚王刘戊交往。

楚王刘戊逐渐变得荒淫残暴,刘戊继位二十年后,薄太后驾崩,刘氏宗亲成员均要服丧,在服丧期间,刘戊继续与女子做爱,被朝廷削去东海郡、薛郡,于是刘戊暗地里与吴国合谋叛乱。申公、白生劝谏刘戊,刘戊不听,将申公、白生关押起来,还强迫他们劳动,穿上囚徒的衣服,在集市上舂米。刘戊的叔叔休侯刘富派人劝说刘戊,刘戊竟然说:“叔叔与我不同心,我举兵起事,首先取叔叔的脑袋。”休侯刘富害怕,与母亲太夫人逃往京师长安。刘戊继位第二十一年春天,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朝廷削去楚国部分县邑的诏书到了,刘戊遂响应吴王刘濞,在楚国造反。楚国相张尚、太傅赵夷吾劝谏,刘戊一概不听。还杀害了张尚、赵夷吾,刘戊起兵与吴军会合,向西攻打梁国,攻下了梁国的棘壁,在昌邑县南边,刘戊率领的楚军与汉将周亚夫大战。汉军断绝了吴楚粮道,吴楚军粮匮乏,吴王刘濞逃走,楚王刘戊自杀,楚军遂投降。

汉军平定吴楚叛乱后,景帝立宗正平陆侯刘礼为楚王,奉祀元王刘交的宗庙,这是楚文王。刘礼即王位四年后去世,儿子刘道继位,这是楚安王。刘道即王位二十二年后去世,儿子刘注继位,这是楚襄王。刘注即王位十四年后去世,儿子刘纯继位,这是楚节王。刘纯即王位十六年后去世,儿子刘延寿继位。宣帝登基后,刘延寿认为广陵王刘胥是武帝的儿子,天下如果有变,刘胥一定会登基当上皇帝,遂暗地里与广陵王刘胥勾结,还为自己后母的弟弟赵何齐娶了广陵王刘胥的女儿为妻。刘延寿与赵何齐商议,说:“我与广陵王联合起来,天下一旦有变,我即会发兵去帮助广陵王,让广陵王登上帝位,你今天娶了翁主,到那时,你也一定会被封为列侯。”刘延寿派赵何齐与广陵王刘胥暗中传递书信,说:“愿意做广陵王的耳目,大王不要行动迟缓,落在别人后边,失去天下。”赵何齐的父亲赵长年向朝廷告发此事。朝廷将案件交予有关部门审理,证据确凿,刘延寿自杀。刘延寿在位三十二年,撤销楚国。

当初,休侯刘富逃往京师长安,楚王刘戊造反,刘富等人受到牵连,被免去侯位,削去刘氏宗籍。后来景帝知道刘富曾经多次劝说过刘戊,重新封刘富为红侯。刘富的母亲太夫人与窦太后有亲戚关系,平定崤山以东叛乱时,太夫人请求留在京师长安,被朝廷批准。刘富的儿子刘辟强等四人奉养祖母,在朝廷做官。太夫人去世后,朝廷赐予太夫人墓地,葬在灵户。刘富的侯位传至嫡曾孙,因为没有儿子,撤销封爵。

刘辟强,字少卿,也喜欢钻研《诗经》,善于写文章。在武帝朝,刘辟强以宗室子弟身份,参加中二千石官员在朝中的廷议,当时刘辟强的名气在刘氏宗室中排在首位。刘辟强性情沉静,不嗜权欲,常以读书自娱,不喜欢做官。汉昭帝继位后,有人向大将军霍光建议:“将军没有看到前朝吕氏的败亡吗?将军身处伊尹、周公的尊位,在朝中摄政掌权,却不能依靠刘氏宗亲,不能与他们一起共事,这样做很难取得天下人信任,会有覆亡的危险。现在将军正处在鼎盛时期,皇帝也还年轻,应该多选用些刘氏宗室子弟,多与大臣们讨论问题,不要像吕氏当年掌权时那样,这样做才能够消灾免祸。”霍光认为说得有道理,于是选择刘氏宗亲中可以用的人。刘辟强的儿子刘德在丞相府任待诏,年纪有三十几岁,霍光想启用刘德。有人提醒霍光,说刘德的父亲刘辟强还在,也是先帝信任的人。霍光遂任命刘辟强为光禄大夫,兼任长乐宫卫尉,刘辟强此时已经八十余岁。后来又转任为宗正,几个月后,去世。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