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汉书》 » 白话文 > 卷九十六下 西域传第六十六下

卷九十六下 西域传第六十六下

乌孙国(今天哈萨克斯坦的一部分),国王大昆弥住在赤谷城(今天中亚吉尔吉斯国的伊什提克),距离长安八千九百里。国内有十二万户,人口有六十三万,可以当兵服役的有十八万八千八百人。辅政的官员有国相,大禄,左右大将两人,侯三人,大将、都尉各一人,大监两人,大吏一人,舍中大吏两人,骑君一人。向东抵达西域都护府衙,有一千七百二十一里,向西抵达康居国的蕃内,有五千里。地势平坦,一望无际。天气多雨,气候寒冷。山上多松樠。百姓不耕种田地稼穑,不栽植树木,逐水草放牧牲畜,其民风民俗与匈奴人相类似。国中马匹很多,富人家中可以拥有四五千匹马。民众性情刚烈,喜欢争斗,贪婪,不讲信用,因此盗贼很多,是一个强国。曾经臣服于匈奴,后来变得强大,与匈奴间只保持联盟关系,不肯到匈奴来朝会。向东靠近匈奴、向西北靠近康居、向西靠近大宛、向南与西域各小国接壤。此地原来居住的是塞族人,大月氏西迁后,赶走了塞王,塞王向南翻越悬渡,大月氏随即占领原塞王居住地。再后来乌孙国昆莫打败大月氏,大月氏继续西迁,迁徙至大夏国居住地,乌孙国昆莫带领本民族,居住在大月氏留下来的空地,因此乌孙国百姓中有塞族人,也有大月氏人。

当初张骞奏报武帝,乌孙国人与大月氏人原来生活在敦煌地区,现在乌孙国虽然强大,仍然可以用厚重财物笼络他们,让他们返回乌孙原居住地,再把汉朝公主嫁予乌孙王,与他们结为兄弟,以钳制匈奴(详情记载在《张骞传》中)。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武帝诏令张骞带着金币,前往乌孙国联络乌孙王。昆莫看到张骞后,以单于身份接见张骞,张骞感到不可思议,对昆莫说:“天子派我来出使贵国,带来很厚重的礼物,大王不肯拜接,那么我这就将礼物再带回去。”昆莫这才起身拜受汉朝带来的礼物,其倨傲态度仍然没有改变。

最初,昆莫有十几个儿子,二儿子大禄能力最强,善于领兵打仗,率领一万余骑兵在另一地域驻扎。大禄的哥哥是太子,太子有一位儿子叫做岑陬。太子去世的早,临死前对昆莫说:“一定要让岑陬当太子。”昆莫难过地答应了。大禄知道后大怒,即联合其他兄弟,率领军队叛乱,阴谋进攻岑陬。昆莫让岑陬率领一万余骑兵,在另外一个地域驻扎,在自己身边,昆莫也留下一万余骑兵。国家一时间分为三部分,均属于昆莫节制。张骞来到后,送完礼物,晓谕昆莫:“乌孙国应该返回东边原居住地,汉朝将会下嫁公主,作为昆莫夫人,与昆莫结为兄弟,联合起来对付匈奴,这样才能巩固国家。”乌孙国距离汉朝遥远,也不知道汉朝国家大小,乌孙国原来靠近匈奴,臣服于匈奴时间很久,国内大臣均不愿意再返回故地。昆莫年纪老了,国家现在又分为三部分,乌孙王还不能完全控制,于是派出使者护送张骞返回汉朝,同时向汉朝献上几十匹马作为回礼。使者来到汉朝后,才知道汉朝人口如此众多,如此富裕,回去之后,乌孙国此后对待汉使的态度,就完全改变了。

匈奴人听说乌孙国与汉朝通使,大怒,就想进攻乌孙国。再加上汉朝出使乌孙国后,而后向南,又抵达大宛国、大月氏,出使西域的汉使络绎不绝,首尾相望。乌孙国因此而开始恐惧,派出使者向汉朝献上良马,希望尽快迎娶汉公主,结为兄弟。武帝问群臣,朝议的大臣们均同意,武帝于是说:“乌孙国要按照汉人习俗,首先纳聘,才能迎娶公主。”乌孙国于是派人送上千匹良马作为聘礼。武帝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105年),武帝把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作为汉室公主,下嫁予昆莫为妻子。陪嫁的礼物中有乘舆服饰和宫中御物,还配备了汉廷官属宦官侍御者,有数百人,陪嫁的礼物非常丰厚。乌孙国昆莫(国王)将汉公主封为右夫人。匈奴也嫁了一位女儿,作为昆莫的妻子,昆莫将匈奴女儿封为左夫人。

细君公主来到乌孙国后,修建宫室,供自己居住,每年与昆莫聚会几次,在宫室中设置酒宴,以钱币赏赐昆莫左右贵人。昆莫年纪老了,语言又不通,公主哀愁,为此而作楚歌唱道:“家人嫁我兮天隔一方,远托异域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梦归故土兮心内伤,愿变黄鹄兮归故乡。”武帝听说此事后,可怜公主的处境,经常会派出使者,带着绵绣帷帐前来慰问公主。

昆莫年纪老了,想让孙子岑陬再娶细君公主。细君公主不愿意,上书朝廷告知此事,武帝回信,说:“按照乌孙国的风俗处理婚事,汉朝还要与乌孙国联合起来抗拒匈奴。”此后岑陬娶了细君公主。昆莫去世后,岑陬继位。岑陬,是乌孙国官名,真实名字叫做军须靡。“昆莫”,是国王称号,真实名字叫做猎骄靡。以后的叫法是“昆弥”。岑陬娶了江都国细君公主后,生下一位女儿叫做少夫。细君公主去世后,武帝又把楚王刘戊的孙女解忧作为汉室公主,嫁予岑陬。岑陬娶的匈奴妻子,生下的儿子泥靡还很小,岑陬临死前,将国家托付予叔父大禄的儿子翁归靡,说:“泥靡长大后,把国家交予泥靡继承。”

而后翁归靡继位,号称肥王,重新娶了汉室解忧公主,生下三男两女:大儿子叫做元贵靡;二儿子叫做万年,后来万年做了莎车王;小儿子叫做大乐,大乐成为国内左大将;长女弟史是龟兹王绛宾的妻子;小女儿素光是若呼翕侯的妻子。

在昭帝朝,解忧公主上书,说:“匈奴征调骑兵,在车师国垦田,车师国与匈奴联合起来,共同侵犯乌孙国,请求天子救援!”昭帝调动军队、马匹,准备打击匈奴。此后昭帝驾崩,宣帝即位,解忧公主与昆弥又一起派出使者上书,说:“匈奴多次征调大兵,侵犯乌孙国,夺取车延、恶师两地,虏获乌孙国百姓,还派人到乌孙国来,想要劫持公主,妄图阻断乌孙国与汉朝的联系。乌孙国昆弥愿意征调国内一半的精兵,有五万人马,将尽全力反击匈奴。请求天子也派出兵马拯救公主和昆弥。”宣帝遂派出十五万汉军骑兵,由五位将军率领,分路出击。(详情记载在《匈奴传》中)。宣帝还派遣了校尉常惠持符节,作为汉朝使者督护乌孙军队,昆弥亲自率领翕侯以下五万骑兵从西部攻入匈奴右地,抵达右谷蠡王庭,擒获单于的叔父和嫂子、居次王、名王、犁汙都尉、千长、骑将以下四万余人,还缴获了马牛羊驴骆驼七十余万头,乌孙国将缴获的牲畜带回。汉军返回之后,宣帝封常惠为长罗侯,这一年,是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宣帝派常惠携带金币,赏赐乌孙国贵人和战场上的立功者。

宣帝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乌孙国昆弥通过常惠上书:“准备让汉室外孙元贵靡继承王位,元贵靡愿意继续迎娶汉朝公主,结为两重姻亲,与匈奴彻底断绝关系,以一千匹骡马作为聘礼。”宣帝下诏,交予朝中公卿们讨论,大鸿胪萧望之认为:“乌孙国距离汉朝遥远,与汉朝关系时好时坏,不应该再答应他们的和亲请求。”宣帝赞赏乌孙国新立下大功,又重视此前的和亲,于是派出使者抵达乌孙国,先带走聘礼。昆弥和太子、左右大将、都尉派出使者,一共三百余人,来汉朝迎娶公主。宣帝以乌孙解忧公主的外甥女相夫作为汉公主,配备官属侍御一百余人陪嫁,在上林苑中暂住,学习乌孙国语言,宣帝亲自到平乐观视察,会见匈奴使者、外国君长和大角抵,陈设音乐招待他们,而后为他们送行。派出长罗侯光禄大夫常惠作为副使,此次前往西域的汉使,有四人持符节,将少公主先送至敦煌。还未出塞,即听说乌孙国昆弥翁归靡病逝,乌孙国贵人又共同商议,立岑陬的儿子泥靡继承昆弥,号称狂王。常惠上书:“希望将少公主暂时留在敦煌,臣常惠骑马到乌孙国去,指责他们没有立元贵靡为昆弥迎娶少公主。”宣帝将此事交予朝中的公卿们讨论,萧望之又认为:“乌孙国人首鼠两端,难以缔结盟约。此前公主在乌孙国四十几年,关系并不亲密,汉朝边境也没有因为此而获得安宁,此事已经有验证。而今少公主因为元贵靡没有即位而返回,这表明汉朝并没有失信于夷狄,其实是中国人的福气。少公主不停地送往乌孙国,国内徭役加重,这也是原因之一。”宣帝此次接受了建议,诏令少公主返回。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