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七上 外戚传第六十七上
上古以来,无论是接受天命的开国帝王,还是按照制度继位的帝王,均须有非凡的品行与才智,同时还要有外戚家族的辅佐。夏代的兴起,有涂山氏辅佐,夏桀的流放,则是重用了外戚末喜;殷商的兴起,有有娀氏与有莘氏家族的辅佐;商纣王的覆灭,则是过分宠幸了有苏氏的妲己;周代的兴起,有邰氏的姜嫄与太任、太姒家族的辅佐;周幽王的被擒、被杀,则是幽王与后妃褒姒过度地荒淫奢靡。因此《易经》中以乾、坤开篇,《诗经》中以《关雎》为篇首,《尚书》中赞颂尧帝将女儿下嫁予虞舜,《春秋》中则讥讽鲁隐公,在婚礼中没有亲迎妻子。夫妇关系,人伦大礼,是人伦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重视礼仪,则须对婚姻持审慎态度。夫妇间如同礼乐,礼乐调和,四时则会调和;阴阳协调,万物统一在其中,对于婚姻,不能不严肃认真地对待,夫妇关系,尤须重视!人能弘扬道德,但未必能够摆脱命运。夫妇间恩爱,难以割舍,国君也难以干预,君父不能干预儿子的情感,更何况卑下的民众!夫妇欢爱,不一定会有爱情的结晶,有了儿女,也未必均能够白头偕老,让婚姻走向完满。这其中,是否有着命运在安排!孔子很少谈命,因为命运难以把握。不是通达智慧之人,谁能看得出命运最终的结果!
汉朝建国之后,按照秦朝的封号。皇帝的母亲,称为皇太后;皇帝的祖母,称为太皇太后;皇帝的正妻称为皇后,妃妾称为夫人。除此之外,皇帝还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侍妾。到了武帝朝,武帝增加婕妤、娙娥、傛华、充依,她们的称呼对应着一定爵位。元帝又加上了昭仪,一共有十四个等级。昭仪享受丞相待遇,爵位等同于诸侯王。婕妤享受上卿待遇,爵位等同于列侯。娙娥享受中二千石待遇,爵位等同于关内侯。傛华享受真二千石待遇,爵位等同于大上造。美人享受二千石待遇,爵位等同于少上造。八子享受千石待遇,爵位等同于中更。充依享受千石待遇,爵位等同于左更。七子享受八百石待遇,爵位等同于右庶长。良人享受八百石待遇,爵位等同于左庶长。长使享受六百石待遇,爵位等同于五大夫。少使享受四百石待遇,爵位等同于公乘。五官享受三百石待遇。顺常享受二百石待遇。无涓、恭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享受百石待遇。上家人子、中家人子享受斗食待遇。五官以下女子,死后可以葬在司马门外。
高祖的皇后是吕雉,岳父是吕公。吕公,单父县(今山东单县)人,懂得相面。高祖在民间时,吕公第一次看到高祖,就非常诧异,决定将女儿嫁予高祖,后来吕雉生下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高祖做了汉王后,汉纪元元年(公元前206年),汉王封吕公为临泗侯,汉纪元二年(公元前205年),汉王立儿子刘盈为太子。
汉王后来在定陶县又有了戚姬,非常宠爱,戚姬生下赵隐王刘如意。太子为人仁爱、懦弱,高祖认为太子不像自己,常有废太子,立如意的想法,“如意像我”。戚姬常跟随在高祖身边,从出函谷关到平定天下,戚姬日夜在高祖身边伺候,为儿子今后的地位哭泣,戚姬想立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吕后已经年老色衰,常留守在关中,很少能够看到高祖,关系也日益疏远。刘如意后来被封为赵王,留在长安,有几次差一点儿即替代太子。倚赖朝中公卿大臣们的劝谏,还有叔孙通,作为太子老师,极力地谏诤,留侯张良也在出谋献策,刘盈最终才没有被废黜太子位。
吕后为人刚毅,辅佐高祖平定天下,吕后有两位哥哥被封为列侯,他们跟随高祖南征北战。长兄吕泽受封为周吕侯,次兄吕释之受封为建成侯,在高祖朝,吕氏受封为列侯的有三人。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临泗侯吕公去世。
高祖驾崩,惠帝继位,吕后为皇太后,吕后诏令永巷将戚夫人囚禁起来,戚夫人像犯人一样,被剃去头发,脖子上套上铁环,身上穿着囚徒的赭衣,每天还要舂米。戚夫人边舂米边唱道:“儿子为王,母亲做奴,终日舂米到日暮,常与死神相为伍!母子相距三千里,谁能告诉娘受苦?”吕太后听说此事后勃然大怒,说:“你还想让儿子报仇吗?”遂召赵王刘如意到长安来,企图将如意害死。使者三次召赵王,三次无功而返,赵国相周昌拒绝将赵王送往长安。太后于是召赵国相,周昌不得不到长安来。而后吕后再派人将赵王从赵国召来,赵王来后。惠帝刘盈仁慈,知道太后动怒,想加害于赵王,于是惠帝亲自来到霸上迎接赵王。入宫之后,惠帝行卧起居,都与赵王在一起。几个月后,惠帝清晨出外射猎,赵王起得较晚,太后等到赵王一人在宫中,派人用鸩酒将赵王毒死。等到惠帝返回,赵王已经死去多时。太后随后将戚夫人砍断手足,挖出眼睛,熏聋耳朵,再吞下哑药,将戚夫人丢在暗室中,还给废人戚夫人起名字叫做“人彘”。几个月后,召惠帝去看“人彘”。惠帝看着地上蠕动的怪物,不知是何物,一问才知道是戚夫人,放声大哭,此后惠帝患病,一年多不能起床。派人请太后前来,惠帝说:“这那里是人做的事情。臣作为太后的儿子,这样还怎么能治理天下!”从此以后,惠帝日夜喝酒淫乐,不再处理政务,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驾崩。
太后为儿子发丧,痛哭失声,眼中却没有掉下眼泪来。留侯张良的儿子张辟强在宫中担任侍从,当年十五岁,张辟强对丞相陈平说:“太后只有惠帝这么一个儿子,今天痛哭,却没有流下眼泪,君知道是为什么吗?”陈平问:“这话怎么讲?”张辟强说:“惠帝没有生下大一点儿的儿子,太后害怕君等朝中大臣。如果君能够带领大臣们奏请吕后将吕台、吕产拜为将军,让他们统率京师的南北卫戍部队,除此以外,让吕氏家族的人在朝中享有高位,掌握住朝廷的重要部门,太后才能安下心来,君等大臣也可以因此而免祸!”丞相陈平按照张辟强的计议行事,太后果然高兴,随后哭声也变得哀痛起来。吕氏家族从此在朝中掌控大权。他们立了孝惠帝后宫中妃妾生的儿子为帝,太后临朝听政。太后杀了高祖的儿子赵幽王刘友、共王刘恢和燕王刘建的儿子。而后太后又立了周吕侯的儿子吕台为吕王,吕台的弟弟吕产为梁王,建城侯吕释之的儿子吕禄为赵王,吕台的儿子吕通为燕王,吕后还封了吕氏家族中的其他人为列侯,追尊父亲吕公为吕宣王,哥哥周吕侯为悼武王。
吕太后临朝理政,掌管天下八年,因为犬祸而生病,随后驾崩(公元前180年),详情记载在《五行志》。在病危时,吕太后任命赵王吕禄为上将军,掌握北军,梁王吕产为相国,掌握南军,告诫吕产、吕禄,太后说:“高祖与大臣们生前约定,非刘氏而封王的,天下共击之,现在我封了吕氏为王,大臣们一定不会善甘罢休,我一旦驾崩,担心他们会叛乱闹事,你们一定要掌握好兵权,守住宫门,千万不要为我送丧,以免最终为他人所制。”吕太后驾崩,太尉周勃、丞相陈平、朱虚侯刘章等人,随即合谋杀掉了吕产、吕禄,将吕氏家族中的男女老少,无论老幼全部杀光。而后迎立代王刘恒,这是孝文皇帝。
孝惠张皇后。是宣平侯张敖娶了惠帝姐姐鲁元公主后,生下的女儿。惠帝即位后,吕太后想亲上加亲,让鲁元公主生下来的女儿嫁给惠帝,成为皇后,想让张皇后为惠帝生下儿子。可是用尽了办法,皇后始终不能怀孕,没有生下儿子,于是假装怀孕,取后宫中美人生的儿子来代替,而后杀了这位美人,立这位美人的儿子为太子。
惠帝驾崩后,太子即位为皇帝,即位四年后,才知道自己不是孝惠张皇后的亲生儿子,于是私下里讲:“吕太后怎么能杀了我的母亲,立我为太子!我长大后要报仇。”此话传到吕太后的耳朵里,吕太后心中害怕,担心小皇帝日后会作乱,于是将幼帝幽禁在永巷,对外声称说皇帝病重,左右人都见不到。而后太后下诏将幼帝废黜(详情记载在《高后纪》中)。此后又将这位幼帝幽禁至死,重新立恒山王刘弘为皇帝,立吕禄的女儿为皇后。吕后以为此,即可以巩固皇权,然而毫无益处。吕太后一驾崩,大臣们遂齐心协力,诛杀吕氏家族。少帝恒山王、淮阳王、济川王,均被认为不是惠帝所生的亲生骨肉,遭到杀害。只留下孝惠张皇后,被废除皇后称号,安置在北宫,孝文帝后元元年(公元前163年),孝惠张皇后去世,葬在安陵(惠帝的陵寝)县,没有修筑陵墓。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