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齐民要术》 > 种蘘荷、芹、[无法输入 详见注释]第二十八 菫、胡葸附出 > 第2节

种蘘荷、芹、[无法输入 详见注释]第二十八 菫、胡葸附出 第2节原文解释

〔1〕蘘荷: 姜科的Zingiber mioga,多年生草本,与姜同属。花穗和嫩芽可供食用,地下根茎亦供食用,并供药用。

〔2〕“糠”,各本均作“种”,壅覆宿根绝不可能用谷麦的种粒,误。《四时纂要·三月》“种蘘荷”采《要术》作“糠”,据改。

〔3〕《食经》: 据《隋书》、新旧《唐书》经籍志记载,以《食经》为名的书,或存或亡多达八种(不包括大部头一百多卷的《淮南王食经》),著者有崔浩、马琬、竺暄、卢仁宗等,书都已失佚。《要术》的《食经》出自何种,无可推测。崔浩(?—450),后魏大臣,今山东武城#-666aa;,为北方士族首领。或谓此书出自崔浩,实属悬测。细察《要术》烹饪等篇引《食经》所用物料,多有南方口味,而且词有吴越方言,疑是南朝#-666aa;所写。《要术》引《食次》文也很多,有同样情况。

〔4〕“下苦酒三斗”的“下”,应指出自容器,即从“铜盆中”舀出,但《食经》文往往简省得不易明白,也有颠倒,卷七、八、九酿造、烹调各篇,它的行文特点就是这样。封藏的容器是“罂”,最后才指出。“以盐酢浇上”,即指上文三斗醋(苦酒)和上三升盐的盐醋液汁,因为盐只能撒上,不能浇上,“盐酢(醋)”连词,实指液汁。而且这个盐醋液汁是调和在另一容器中的,到一层干梅、一层蘘荷在罂中铺好了,才浇进这个另一容器中预先调好了的盐醋液汁。它的行文就是这样想当然而颠来倒去。

〔5〕干梅: 用青梅盐渍日晒而成,用来调味。《要术》卷四《种梅杏》有“白梅”,为同类物品。

〔6〕《葛洪方》: 各家书目未见著录。卷六《养鹅鸭》又引该书鹅辟“射工”一条,则此书似是厌胜类书,恐非医方。本条与《搜#-666nn;记》用蘘荷辟蛊,如出一辙。

〔7〕芹: 可能是水芹(Oenanthe javanica),伞形科,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其嫩茎和叶柄作蔬菜。引《本草》的水斳,即水芹。生僻字_古文自编29815号: 即“苣”字,不能确指是什么苣,但不出菊科莴苣属(Lactuca)或苦苣菜属(Sonchus)的植物。下文白生僻字_古文自编29815号也应是莴苣属的植物。

〔8〕马芹子: 南宋郑樵《通志》卷七五说马芹“俗谓胡芹”。《要术》烹饪各篇引《食经》、《食次》用胡芹很多。李时珍说马芹子就是野茴香(《本草纲目》卷二六)。野茴香是伞形科的Angelica citriodora。

〔9〕蒜齑: 捣蒜作成的调味齑菜,卷八《八和齑》正是用马芹子作为捣齑的和料。

〔10〕菫(jǐn): 当是菫菜科的菫菜(Viola verecunda),多年生草本,春末开花,带紫色,夏结蒴果。李时珍说菫就是旱芹(伞形科的Apium graveolens,即俗称“芹菜”者),吴其濬说是紫花地丁(菫菜科的Viola philippica)。 胡葸(xǐ): 即葈耳(Xanthium sibiricum),又名苍耳,菊科,一年生粗壮草本。五六月开花,六至八月结有刺的倒卵形瘦果。

〔11〕“收又”二字,不好解释,也许是“收后”之误。但没有“收后”,同样不碍“初冬畦种”程序,《要术》不会这样累赘,“收又”可能是衍文。

【翻译】

蘘荷宜于种在树荫底下。二月里种。种一次,以后宿根年年自己生长。也不要锄。只需稍微加些粪,再用土盖上。

八月初,把地上的茎叶踏死。不踏死,地下根茎的滋养不够。

九月中,掘出旁边长出的根茎作菹菜,也可以在酱中腌作酱菜。

十月中,拿谷麦稃壳盖在上面。不盖上就会冻死。 到二月,扫去稃壳。

《食经》渍藏蘘荷的方法:“蘘荷一石,洗干净,用水泡着。拿铜盆盛着六斗醋,搁在火上烧,使醋稍稍烧开。拿少量的蘘荷(#-666dd;次)投入热醋里,让它稍稍变软了,便拿出来,摊在席子上,让它冷却。再舀出三斗醋,(装在另一容器里,)放进三升盐。再将冷却的蘘荷一层层地铺在罂子里,每一层加进三升干梅。然后拿调好的盐醋液汁浇在上面,用丝绵把罂口封盖严。二十天后便可以吃了。”

《葛洪方》说:“#-666aa;中了蛊生病时,如果想知道放蛊#-666aa;的姓名,只要拿蘘荷叶放入病#-666aa;的卧席下面,病人立即会叫出放蛊人的姓名来。”

芹和生僻字_古文自编29816号,都是收取宿根,作畦种植。常常要使它有足够的水。但是最忌用米泔水和咸水来浇。浇上就会死。 这两种菜都容易繁息茂盛;种的又甜又脆,胜过野生的。

生僻字_古文自编29816号,尤其宜于加粪,一年中常常有得采收。

马芹子,可以用来调和蒜齑。

菫和胡葸,种子成熟时收子。初冬作畦种下。明年开春,便早早有嫩苗采收,比野生的好。总要种得稠密为好,尤其宜于施上熟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