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殖第六十二原文解释
范蠡曰:“计然云:‘旱则资车,水则资舟,物之理也。’”②
白圭曰③:“趣时若猛兽鸷鸟之发。故曰: 吾治生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④
【注释】
①本篇所记,除篇末引《淮南子》外,余均出于《汉书·货殖传》,也见于《史记·货殖列传》。《要术》自序称:“商贾之事,阙而不录”,因此有#-666aa;怀疑本篇不是贾思勰的本文,而是后#-666aa;掺假的。其实不然。《要术》各卷讲谷物、蔬菜、经济作物和树木栽培以及动物饲养的某些篇中,都讲到农副产品的交易换钱,大面积的经营赚钱,大数量的买良汰劣,以至价格贵贱的预测,有时甚至损#-666aa;利己,难道诸多记录也不承认是贾氏本文?贾氏反对的是以“舍本逐末”和“日富岁贫”为特征的“商贾”,就是不事生产,专门以经商买卖为业的行“商”坐“贾”,他们丢掉农业生产的根基,专搞别人产品的转手买卖,投机倒把,暴富暴贫,才是贾氏极力反对的。而“货殖”所讲的几乎全是农、林、牧、渔和副业生产的事项,没有脱离农副业生产,这和贾氏所经营的农副产品的买卖相一致,是以“自产自销”的方式进行,贾氏认为是农家#-666dd;内之事,根基是扎扎实实的,有利于农业再生产的发展,完全不是空手倒把的“商贾”行径。所以,他引录了《货殖传》。
②此条见于《汉书·货殖传》者,作:“昔粤王句践困于会稽之上,迺用范蠡计然。计然曰:‘ ……故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没有“范蠡曰”的引称。另外,《史记》裴骃《集解》引有《范子》,《旧唐书·经籍志下》五行类著录有《范子问计然》十五卷,并注说:“范蠡问,计然答。”(《新唐书·艺文志三》入农家类,作《范子计然》,注同)是唐开元时征书始出者,《隋书·经籍志》中未见,则此条来源,也可能出自《范子》之类后人托伪之书。“旱则资车,水则资舟”,是常理,恰恰和《汉书·货殖传》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史记·货殖列传》同)相反。颜师古解释:“旱极则水,水极则旱,故于旱时预蓄舟,水时预蓄车,以待其贵,收其利也。”《国语·越语上》文种对越王也说:“臣闻之贾人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似乎这才#-666ff;计然反常悬测的射利策略,则《要术》可能倒错了。
③白圭: 战国时人,善于经商。《孟子·告子下》、《韩非子·喻老》也有一个白圭,善于筑堤治水,据《孟子》赵岐注说就是善于经商的这个白圭。但也有人说是另一人(如清阎若璩等)。
④这条也见于《汉书·货殖传》,同样没有“白圭曰”的题称。原文是:“白圭,周人也。当魏文侯时 ……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 吾治生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史记》同)“挚”通“鸷”。伊尹: 佐汤灭夏。吕尚: 即姜太公,佐周灭商。孙吴: 春秋时孙武和战国时吴起,都善于用兵,后世以“孙吴”并称。商鞅: 战国时人,帮助秦孝公变法,厉行新政,秦国因以富强。
【翻译】
范蠡说:“计然说过:‘在陆地要靠车子,在水里要靠船只(?),这是事物的自然道理。’”
白圭说:“赶上时间要像猛兽猛禽(捕捉食物)一样的迅捷。所以说,我经营生产,正像伊尹、吕尚的计谋,孙武、吴起的用兵,商鞅的行法一样。”
《汉书》曰〔1〕:“秦汉之制,列侯、封君食租,岁率户二百,千户之君则二十万;朝觐、聘享出其中。庶民、农、工、商贾,率亦岁万息二千,百万之家则二十万;而更徭、租赋出其中 ……
“故曰: 陆地,牧马二百蹏, “孟康曰: 五十匹也。蹏,古‘蹄’字。”〔2〕牛蹏、角千, “孟康曰: 一百六十七头。牛马贵贱,以此为率〔3〕。” 千足羊; “师古曰: 凡言千足者,二百五十头也。” 泽中,千足彘;水居,千石鱼陂〔4〕;“师古曰: 言有大陂养鱼,一岁收千石。鱼以斤两为计〔5〕。” 山居,千章之楸, “楸任方章者千枚也。师古曰: 大材曰章,解在《百官公卿表》。” 安邑千树枣〔6〕,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荥南、济、河之间千树楸〔7〕,陈、夏千亩漆〔8〕,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 “孟康曰: 一钟受六斛四斗。师古曰: 一亩收钟者,凡千亩。” 若千亩栀、茜, “孟康曰: 茜草、栀子,可用染也。” 千畦姜、韭: 此其#-666aa;,皆与千户侯等。
“谚曰:‘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 “师古曰: 言其易以得利也。”
“通邑大都: 酤,一岁千酿, “师古曰: 千瓮以酿酒。”〔9〕、酱千瓨, “胡双反。师古曰: 瓨,长颈罂也,受十升。” 浆千儋; “孟康曰: 儋,罂也。师古曰: 儋,#-666aa;儋之也,一儋两罂。儋,音丁滥反。” 屠牛、羊、彘千皮;谷籴千钟; “师古曰: 谓常籴取而居之。” 薪藳千车,船长千丈,木千章, “洪桐方章材也。旧将作大匠掌材者曰章曹掾。”〔10〕竹竿万个;轺车百乘, “师古曰: 轺车,轻小车也。” 牛车千两;木器漆者千枚,铜器千钧, “钧,三十斤也。” 素木、铁器若栀、茜千石; “孟康曰: 百二十斤为石。素木,素器也。” 马蹏、噭千, “师古曰: 噭,口也。蹏与口#-666cc;千,则为马二百也。噭,音江钓反。” 牛千足,羊、彘千双;僮手指千; “孟康曰: 僮,奴婢也。古者无空手游口,皆有作务;作务须手指,故曰‘手指’,以别马牛蹄角也。师古曰: 手指,谓有巧伎者。指千则#-666aa;百。” 筋、角、丹砂千斤;其帛、絮、细布千钧〔11〕,文、采千匹, “师古曰: 文,文缯也。帛之有色者曰采。” 荅布、皮革千石; “孟康曰: 荅布,白叠也〔12〕。师古曰: 粗厚之布也。其价贱,故与皮革同其量耳,非白叠也。荅者,重厚之貌。” 漆千大斗; “师古曰: 大斗者,异于量米粟之斗也。今俗犹有大量。” 糵曲、盐、豉千#-666ff;; “师古曰: 曲糵以斤石称之,轻重齐则为#-666ff;;盐豉则斗斛量之,多少等亦为#-666ff;。合者,相配耦之言耳〔13〕。今西楚荆、沔之俗〔14〕,卖盐豉者,盐、豉各一斗,则各为裹而相随焉,此则合也。说者不晓,迺读为升合之‘合’,又改作‘台’,竞为解说,失之远矣。” 鲐、
千斤〔15〕,“师古曰: 鲐,海鱼也。
,刀鱼也,饮而不食者。鲐音胎,又音菭。
音荠,又音才尔反。而说者妄读鲐为‘夷’,非惟失于训物,亦不知音矣。”
、鲍千钧; “师古曰:
,膊鱼也,即今不着盐而干者也。鲍,今之
鱼也。
音辄。膊,音普各反。
,音于业反。而说者乃读鲍为
鱼之‘
’,音五回反,失义远矣。郑康成以为:‘
,于煏室干之。’〔16〕亦非也。煏室干之,即
耳,盖今巴、荆人所呼‘
鱼’者是也〔17〕,音居偃反。秦始皇载鲍乱臭〔18〕,则是
鱼耳;而煏室干者,本不臭也。煏,音蒲北反。” 枣、栗千石者三之; “师古曰: 三千石。” 狐、貂裘千皮,羔羊裘千石, “师古曰: 狐、貂贵,故计其数;羔羊贱,故称其量也。” 旃席千具;它果采千种〔19〕;“师古曰: 果采,谓于山野采取果实也。” 子贷金钱千贯: 节驵侩〔20〕,“孟康曰: 节,节物贵贱也,谓除估侩,其余利比于千乘之家也。师古曰: 侩者,合会二家交易者也;驵者,其首率也。驵,音子朗反。侩,音工外反。” 贪贾三之,廉贾五之〔21〕,“孟康曰: 贪贾,未当卖而卖,未当买而买,故得利少,而十得其三;廉贾,贵乃卖,贱乃买,故十得五也。” 亦比千乘之家。此其大率也。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