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容斋随笔》 > 四海一也

四海一也原文解释

【原文】

海一而已,地之势西北高而东南下,所谓东、北、南三海,其实一也。北至于青、note-name:沧1沧:沧州。本渤海郡地,后魏时#-666dd;灜、冀二州设置。今河北沧州。,则云北海,南至于note-name:交2交:交州。汉武帝时十三州部之一,东汉时交州治所在广信(今广西苍梧)。广:广州。三国吴#-666dd;交州置广州,治番禺。今广东广州。、广,则云南海,东渐吴、note-name:越3越:周代诸侯国名。战国时为楚所灭。在今浙江东部一带。,则云东海,无由有所谓西海者。《诗》note-name:《诗》4《诗》:《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保存诗歌三百零五篇,故又称《诗三百》,为儒家经典之一。《书》:《尚书》,又称《书经》,相传由孔子所授,记载三代以上的典谟训诰,为儒家经典。《礼》:记古代礼法之书,有《仪礼》《周礼》《礼记》三种,#-666ff;称“三礼”,为儒家经典。《书》《礼》经所载四海,盖引类而言之。《汉·西域传》所云蒲昌海note-name:蒲昌海5蒲昌海:今新疆罗布泊。,疑亦note-name:渟6渟:渟(tíng),水积聚不流。居一泽尔。班超note-name:班超7班超:班超(33—103),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666aa;。年轻时投笔从戎。汉明帝永平年间,率三十六人出使西域,镇守西域三十年,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条支:西域古国名,在今西亚两河流域一带。遣甘英往条支,临大海note-name:临大海8临大海:甘英奉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至条支,为海所阻,此海或说为地中海,或说为波斯湾。,盖即南海之西云。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大海只有一个,地势西北#guoxue666-com;而东南低,所谓东海、北海、南海三海,其实是一个海。北边到青州、沧州,就叫北海,南边到交州、广州,就叫南海,东到吴、越,就叫东海,没有所谓西海。《诗经》《尚书》《礼》所记载的四海,乃是连类而说的。《汉书·西域传》所说的蒲昌海,估计只是水流汇聚的一个湖泊罢了。班超派遣甘英出使条支,到达海边,应该是南海的西面。

原文翻译

海一而已,地之势西北高而东南下,所谓东、北、南三海,其实一也。北至于青、沧,则云北海,南至于交、广,则云南海,东渐吴、越,则云东海,无由有所谓西海者。《诗》《书》《礼》经所载四海,盖引类而言之。《汉·西域传》所云蒲昌海,疑亦渟居一泽尔。班超遣甘英往条支,临大海,盖即南海之西云。

大海只有一个,地势西北#guoxue666-com;而东南低,所谓东海、北海、南海三海,其实是一个海。北边到青州、沧州,就叫北海,南边到交州、广州,就叫南海,东到吴、越,就叫东海,没有所谓西海。《诗经》《尚书》《礼》所记载的四海,乃是连类而说的。《汉书·西域传》所说的蒲昌海,估计只是水流汇聚的一个湖泊罢了。班超派遣甘英出使条支,到达海边,应该是南海的西面。

【原文注释】

〔1〕:沧州。本渤海郡地,后魏时#-666dd;灜、冀二州设置。今河北沧州。

〔2〕:交州。汉武帝时十三州部之一,东汉时交州治所在广信(今广西苍梧)。广:广州。三国吴#-666dd;交州置广州,治番禺。今广东广州。

〔3〕:周代诸侯国名。战国时为楚所灭。在今浙江东部一带。

〔4〕《诗》:《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保存诗歌三百零五篇,故又称《诗三百》,为儒家经典之一。《书》:《尚书》,又称《书经》,相传由孔子所授,记载三代以上的典谟训诰,为儒家经典。《礼》:记古代礼法之书,有《仪礼》《周礼》《礼记》三种,#-666ff;称“三礼”,为儒家经典。»

〔5〕蒲昌海:今新疆罗布泊。

〔6〕:渟(tíng),水积聚不流。

〔7〕班超:班超(33—103),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666aa;。年轻时投笔从戎。汉明帝永平年间,率三十六人出使西域,镇守西域三十年,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条支:西域古国名,在今西亚两河流域一带。

〔8〕临大海:甘英奉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至条支,为海所阻,此海或说为地中海,或说为波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