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容斋随笔》 > 三传记事

三传记事原文解释

原文(一)

秦穆公袭郑,晋纳邾捷菑,三传所书略相似。

翻译(一)

秦穆公偷袭郑国,晋国送捷菑返回邾国,春秋三传的记载大略相似。

原文(二)

《左氏》书秦事曰〔1〕:“杞子自郑告秦曰〔2〕:‘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3〕,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出师〔4〕。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曰:‘尔何知11中寿〔5〕,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6〕,殽有二陵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公羊》曰〔7〕:“秦伯将袭郑〔8〕,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9〕:‘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秦伯怒曰:‘若尔之年者,宰上之木拱矣〔10〕,尔曷知!’师出,百里子与蹇叔子送其子而戒之曰:‘尔即死,必于殽嵚岩〔11〕,吾将尸尔焉。’子揖师而行,百里子与蹇叔子从其子而哭之。秦伯怒曰:‘尔曷为哭吾师11’对曰:‘臣非敢哭君师,哭臣之子也。’”《穀梁》曰〔12〕:“秦伯将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秦伯曰:‘子之冢木已拱矣,何知11’师行,百里子与蹇叔子送其子而戒子,曰:‘女死必于殽之岩唫之下〔13〕,我将尸女于是。’师行,百里子与蹇叔子随其子而哭之,秦伯怒,曰:‘何为哭吾师也11’二子曰:‘非敢哭师也,哭吾子也,我老矣,彼不死,则我死矣。’”

翻译(二)

《左传》记载秦国偷袭之事是这样说的:“杞子从郑国派#-666aa;向秦国报告说:‘如果暗中派兵前来,可以灭掉郑国。’秦穆公拿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说:‘劳师动众去袭击远国,这种事我没听说过,况且千里行#-666kk;#-666aa;家会不知道吗!’穆公不听,让孟明率#-666kk;出征。蹇叔哭着对他说:‘孟子,我看得到#-666kk;队出征,却看不到它回来。’穆公派#-666aa;对蹇叔说:‘你懂什么?要只活中等的寿命,你坟上的树已经#-666ff;抱粗了!’蹇叔的儿子也参军出征,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定会在殽山截击我军,殽山有两座山,你必定会死在那里,到时我去那里收你的尸骨。’秦国军队于是向东进发。”《公羊传》记载说:“秦伯准备偷袭郑国,百里奚和蹇叔劝谏说:‘千里行军偷袭别人,没有不败亡的。’秦伯发怒说:‘像你们这种年纪的,坟上的树已经#-666ff;抱粗了,你们懂什么!’军队出发,百里奚和蹇叔送别儿子并告诫他们说:‘你们即将赴死,必定是在殽山险峻的崖壁间,到时我去收尸。’儿子在队伍里作揖而去,百里奚与蹇叔跟在儿子后面哭泣。秦伯发怒道:‘你们为什么哭我的军队?’他们回答说:‘我们不敢哭君王的军队,哭的是自己的儿子。’”《穀梁传》说:“秦穆公准备偷袭郑国,百里奚和蹇叔劝谏说:‘千里行军去偷袭别人,没有不败亡的。’秦伯说:‘你们坟上的树该有#-666ff;抱粗了,你们懂什么?’军队出发,百里奚和蹇叔送别儿子并告诫他们,说:‘你们必定会死在殽山险峻的山崖之下,到时我去那里收尸。’军队行进,百里奚和蹇叔跟在儿子后面哭泣,秦伯发怒说:‘你们为什么哭我的军队?’两人回答说:‘我们不敢哭军队,是哭自己的儿子,我老了,他不死,我也要死了。’”

原文(三)

其书邾事,《左氏》曰:“邾文公元妃齐姜生定公,二妃晋姬生捷菑。文公卒,邾人立定公。捷菑奔晋,晋赵盾以诸侯之师八百乘纳之。邾人辞曰:‘齐出玃且长。’宣子曰:‘辞顺而弗从,不祥。’乃还。”《公羊》曰:“晋郤缺帅师革车八百乘,以纳接菑于邾娄,力沛然若有余而纳之,邾娄人辞曰:‘接菑,晋出也,玃且,齐出也。子以其指,则接菑也四,玃且也六,子以大国压之,则未知齐、晋孰有之也。贵则皆贵矣,虽然,玃且也长。’郤缺曰:‘非吾力不能纳也,义实不尔克也。’引师而去之。”《穀梁》曰:“长毂五百乘,绵地千里,过宋、郑、滕、薛,敻入千乘之国,欲变人之主,至城下,然后知,何知之晚也!捷菑,晋出也,玃且,齐出也。玃且,正也,捷菑,不正也。”

翻译(三)

关于邾国之事,《左传》说:“邾文公的嫡妻齐姜生了定公,第二夫#-666aa;晋姬生了捷菑。邾文公死,邾国#-666aa;立定公为君。捷菑逃亡到晋国,晋国赵盾率领诸侯的#-666kk;队八百辆战车把捷菑送回邾国。邾国#-666aa;辞谢说:‘齐姜生的玃且年长。’赵宣子说:‘言辞#-666ff;于情理而不听从,不吉祥。’于是就回去了。”《公羊传》说:“晋国郤缺率领#-666kk;队八百辆战车,要将捷菑纳入邾娄国为君,力量足够达到目的,邾娄国人辞谢说:‘捷菑,是晋国的外甥,玃且,是齐国的外甥。您用手指打比方,那么捷菑只有四指,玃且则有六指,您若是以大国势力来压#-666hh;,那么不知道齐、晋两国谁能如意。捷菑与玃且地位同样尊贵,虽说这样,但玃且年长。’郤缺说:‘并不是我的力量不足以送捷菑回国,是在道义上不能胜过你。’于是带领#-666kk;队离去。”《穀梁传》说:“战车五百乘,连绵一千里,经过宋、郑、滕、薛,远达堂堂邾国,想要更换别人的国君,到了国都城下,才知道理亏,怎么知道得这么晚呢!捷菑,是晋国的外甥,玃且,是齐国的外甥。玃且,是嫡长子,捷菑,是庶子。”

原文(四)

予谓秦之事,《穀梁》纡余有味;邾之事,《左氏》语简而切。欲为文记事者,当以是观之。

翻译(四)

我认为三传记秦国事,《穀梁传》委婉舒徐有韵味;记邾国事,《左传》文辞简洁明了。想要学写文章叙事,应当在这方面好好参详。

原文翻译

秦穆公袭郑,晋纳邾捷菑,三传所书略相似。

秦穆公偷袭郑国,晋国送捷菑返回邾国,春秋三传的记载大略相似。

《左氏》书秦事曰:“杞子自郑告秦曰:‘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出师。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曰:‘尔何知11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公羊》曰:“秦伯将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秦伯怒曰:‘若尔之年者,宰上之木拱矣,尔曷知!’师出,百里子与蹇叔子送其子而戒之曰:‘尔即死,必于殽嵚岩,吾将尸尔焉。’子揖师而行,百里子与蹇叔子从其子而哭之。秦伯怒曰:‘尔曷为哭吾师11’对曰:‘臣非敢哭君师,哭臣之子也。’”《穀梁》曰:“秦伯将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秦伯曰:‘子之冢木已拱矣,何知11’师行,百里子与蹇叔子送其子而戒子,曰:‘女死必于殽之岩唫之下,我将尸女于是。’师行,百里子与蹇叔子随其子而哭之,秦伯怒,曰:‘何为哭吾师也11’二子曰:‘非敢哭师也,哭吾子也,我老矣,彼不死,则我死矣。’”

《左传》记载秦国偷袭之事是这样说的:“杞子从郑国派#-666aa;向秦国报告说:‘如果暗中派兵前来,可以灭掉郑国。’秦穆公拿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说:‘劳师动众去袭击远国,这种事我没听说过,况且千里行#-666kk;#-666aa;家会不知道吗!’穆公不听,让孟明率#-666kk;出征。蹇叔哭着对他说:‘孟子,我看得到#-666kk;队出征,却看不到它回来。’穆公派#-666aa;对蹇叔说:‘你懂什么?要只活中等的寿命,你坟上的树已经#-666ff;抱粗了!’蹇叔的儿子也参军出征,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定会在殽山截击我军,殽山有两座山,你必定会死在那里,到时我去那里收你的尸骨。’秦国军队于是向东进发。”《公羊传》记载说:“秦伯准备偷袭郑国,百里奚和蹇叔劝谏说:‘千里行军偷袭别人,没有不败亡的。’秦伯发怒说:‘像你们这种年纪的,坟上的树已经#-666ff;抱粗了,你们懂什么!’军队出发,百里奚和蹇叔送别儿子并告诫他们说:‘你们即将赴死,必定是在殽山险峻的崖壁间,到时我去收尸。’儿子在队伍里作揖而去,百里奚与蹇叔跟在儿子后面哭泣。秦伯发怒道:‘你们为什么哭我的军队?’他们回答说:‘我们不敢哭君王的军队,哭的是自己的儿子。’”《穀梁传》说:“秦穆公准备偷袭郑国,百里奚和蹇叔劝谏说:‘千里行军去偷袭别人,没有不败亡的。’秦伯说:‘你们坟上的树该有#-666ff;抱粗了,你们懂什么?’军队出发,百里奚和蹇叔送别儿子并告诫他们,说:‘你们必定会死在殽山险峻的山崖之下,到时我去那里收尸。’军队行进,百里奚和蹇叔跟在儿子后面哭泣,秦伯发怒说:‘你们为什么哭我的军队?’两人回答说:‘我们不敢哭军队,是哭自己的儿子,我老了,他不死,我也要死了。’”

其书邾事,《左氏》曰:“邾文公元妃齐姜生定公,二妃晋姬生捷菑。文公卒,邾人立定公。捷菑奔晋,晋赵盾以诸侯之师八百乘纳之。邾人辞曰:‘齐出玃且长。’宣子曰:‘辞顺而弗从,不祥。’乃还。”《公羊》曰:“晋郤缺帅师革车八百乘,以纳接菑于邾娄,力沛然若有余而纳之,邾娄人辞曰:‘接菑,晋出也,玃且,齐出也。子以其指,则接菑也四,玃且也六,子以大国压之,则未知齐、晋孰有之也。贵则皆贵矣,虽然,玃且也长。’郤缺曰:‘非吾力不能纳也,义实不尔克也。’引师而去之。”《穀梁》曰:“长毂五百乘,绵地千里,过宋、郑、滕、薛,敻入千乘之国,欲变人之主,至城下,然后知,何知之晚也!捷菑,晋出也,玃且,齐出也。玃且,正也,捷菑,不正也。”

关于邾国之事,《左传》说:“邾文公的嫡妻齐姜生了定公,第二夫#-666aa;晋姬生了捷菑。邾文公死,邾国#-666aa;立定公为君。捷菑逃亡到晋国,晋国赵盾率领诸侯的#-666kk;队八百辆战车把捷菑送回邾国。邾国#-666aa;辞谢说:‘齐姜生的玃且年长。’赵宣子说:‘言辞#-666ff;于情理而不听从,不吉祥。’于是就回去了。”《公羊传》说:“晋国郤缺率领#-666kk;队八百辆战车,要将捷菑纳入邾娄国为君,力量足够达到目的,邾娄国人辞谢说:‘捷菑,是晋国的外甥,玃且,是齐国的外甥。您用手指打比方,那么捷菑只有四指,玃且则有六指,您若是以大国势力来压#-666hh;,那么不知道齐、晋两国谁能如意。捷菑与玃且地位同样尊贵,虽说这样,但玃且年长。’郤缺说:‘并不是我的力量不足以送捷菑回国,是在道义上不能胜过你。’于是带领#-666kk;队离去。”《穀梁传》说:“战车五百乘,连绵一千里,经过宋、郑、滕、薛,远达堂堂邾国,想要更换别人的国君,到了国都城下,才知道理亏,怎么知道得这么晚呢!捷菑,是晋国的外甥,玃且,是齐国的外甥。玃且,是嫡长子,捷菑,是庶子。”

予谓秦之事,《穀梁》纡余有味;邾之事,《左氏》语简而切。欲为文记事者,当以是观之。

我认为三传记秦国事,《穀梁传》委婉舒徐有韵味;记邾国事,《左传》文辞简洁明了。想要学写文章叙事,应当在这方面好好参详。

扩展阅读

【注释】

三传(zhuàn):指《春秋》三传。《春秋》为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666cc;二百四十二年历史,后世奉为儒家经典。汉朝初年,《春秋》有四家解说经义的传并行。汉武帝时,以《公羊》《穀梁》《左氏》#-666ff;称“三传”。后来《左传》盛行,《公羊》《穀梁》逐渐衰落。传,解说经义的文字。

秦穆公:嬴姓,名任好。在位时任用贤能,励精图治,国势强盛,为春秋五霸之一。郑:郑国,都新郑(今属河南),战国时为韩国所灭。秦袭郑事,在鲁僖公三十三年(前627)春。

晋:春秋诸侯国名,据有今山西大部与河北西南地区,为五霸之一。后被韩、赵、魏三家所#-666dd;而亡。邾(zhū):诸侯国名,曹姓,为楚所灭,其地在今山东邹城。捷菑(zī):邾文公次子。长子玃且继位为定公以后,他逃亡到舅邦晋国,事在鲁文公十四年(前609)。

【注释】

〔1〕《左氏》:全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为左丘明所撰。左丘明,春秋时鲁国史官。

〔2〕杞子:春秋时秦国大夫。僖公三十年(前630)秦伐郑,退兵时派杞子等三#-666aa;驻郑监视。

〔3〕蹇(jiǎn)叔:秦国大夫。受百里奚推荐,辅佐秦穆公成为霸主。

〔4〕孟明:秦国将领。百里奚之子。

〔5〕中寿:中等的寿命。有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等说法。

〔6〕殽(yáo):山名,后来写作“崤”,又称嵚崟山,在今河南洛宁。

〔7〕《公羊》:全称为《春秋公羊传》,旧题战国齐#-666aa;公羊#guoxue666-com;作,故名。

〔8〕秦伯:周代#-666dd;封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秦属伯一等,故得称秦伯。

〔9〕百里子:指百里奚,秦穆公时贤相。

〔10〕宰:这里是坟墓的意思。

〔11〕嵚岩:外倾的山岩。

〔13〕《穀梁》:《春秋穀梁传》,战国时穀梁赤撰。

〔13〕岩唫(yín):高而险的山崖。唫,同“崟”,山高峻。

【注释】

邾文公(?—前614):邾国国君。在位期间三次迁都,最后都于绎。元妃:国君或诸侯的嫡夫#-666aa;。定公:邾文公长子玃且。

赵盾(前655—前601):晋国卿大夫。又称赵宣子。

“邾#-666aa;辞曰”几句:元妃齐姜所生玃且为嫡长子,按宗法制度理应继位,所以宣子回应说“辞顺”。

郤(xì)缺:晋国下#-666kk;大夫。

邾娄:邾国的别称。

长毂(gǔ):代指兵车。毂,车轮中心有圆孔可以插车轴的圆木。

滕:诸侯国名。在今山东滕州。薛:诸侯国名。在今山东滕州南。

敻(xiòng):远。千乘之国:这里指代邾国,邾国为小国,非千乘之国,如此夸张言之是为了表明晋国行为不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