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容斋随笔》 > 张九龄作牛公碑

张九龄作牛公碑原文解释

【原文】

张九龄为相,明皇欲以凉州都督note-name:都督1都督:官名。历代职掌不一。唐时为地方#-666kk;政长官。牛仙客(675—742):泾州鹑觚(今甘肃灵台)#-666aa;。开元时任河西节度使,后入朝拜相,#-666ll;善其身,所有赏赐皆缄封不启,遇事不敢裁决。尚书:官名。历代职掌权位不一,唐时为六部长官,正三品。牛仙客为尚书,执不可,曰:“仙客,河湟note-name:河湟2河湟:黄河及湟水之间的地区,在青海东部。使典:官府办理文书的小吏。一使典耳,note-name:擢3擢:提拔。胥史:办理文书的小吏。自胥史,目不知书,陛下必用仙客,臣实耻之。”帝不悦,因是遂罢相。观九龄集中,有《赠泾州刺史牛公碑》,盖仙客之父,誉之甚至,云:“福善莫大于有后,仙客为国之良,用商君耕战之国note-name:商君耕战之国4商君耕战之国: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时,推行重农抑商,奖励耕战的国策。,修充国note-name:充国5充国:即赵充国(前137—前52),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666aa;。西汉名将,善骑射,通兵法,屡破胡羌,平定叛乱,以#-666ii;封侯。羌胡之具,出言可复,所计而然,边捍长城,主恩前席note-name:前席6前席:移坐而前。《史记·贾生列传》:“上因感鬼#-666nn;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正称其在凉州时,与所谏止尚书事,亦才一年,然则与仙客非有夙嫌note-name:夙嫌7夙嫌:旧怨。,特为公家忠计耳。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张九龄为丞相,唐明皇想让凉州都督牛仙客当尚书,张九龄坚决不同意,说:“牛仙客,不过是河湟地区的一名小官罢了,从胥吏提拔起来,不会读书识字,陛下一定要用牛仙客当尚书,臣深觉耻辱。”明皇不#guoxue666-com;兴,于是罢了张九龄的相。我看张九龄文集中,有《赠泾州刺史牛公碑》,记的是牛仙客的父亲,评价很高,说:“再大的福#-666dd;也莫过于有好的后代,仙客是国家贤臣,用商鞅奖励耕战的国策,完善赵充国治理胡羌的措施,言必信,行必果,守护边疆,主恩隆重。”正是称誉牛仙客在凉州时的事,与谏阻其任尚书之事,也仅过一年,如此说来张九龄并非与牛仙客有旧怨,只不过是公忠为国罢了。

原文翻译

张九龄为相,明皇欲以凉州都督牛仙客为尚书,执不可,曰:“仙客,河湟一使典耳,擢自胥史,目不知书,陛下必用仙客,臣实耻之。”帝不悦,因是遂罢相。观九龄集中,有《赠泾州刺史牛公碑》,盖仙客之父,誉之甚至,云:“福善莫大于有后,仙客为国之良,用商君耕战之国,修充国羌胡之具,出言可复,所计而然,边捍长城,主恩前席。”正称其在凉州时,与所谏止尚书事,亦才一年,然则与仙客非有夙嫌,特为公家忠计耳。

张九龄为丞相,唐明皇想让凉州都督牛仙客当尚书,张九龄坚决不同意,说:“牛仙客,不过是河湟地区的一名小官罢了,从胥吏提拔起来,不会读书识字,陛下一定要用牛仙客当尚书,臣深觉耻辱。”明皇不#guoxue666-com;兴,于是罢了张九龄的相。我看张九龄文集中,有《赠泾州刺史牛公碑》,记的是牛仙客的父亲,评价很高,说:“再大的福#-666dd;也莫过于有好的后代,仙客是国家贤臣,用商鞅奖励耕战的国策,完善赵充国治理胡羌的措施,言必信,行必果,守护边疆,主恩隆重。”正是称誉牛仙客在凉州时的事,与谏阻其任尚书之事,也仅过一年,如此说来张九龄并非与牛仙客有旧怨,只不过是公忠为国罢了。

【原文注释】

〔1〕都督:官名。历代职掌不一。唐时为地方#-666kk;政长官。牛仙客(675—742):泾州鹑觚(今甘肃灵台)#-666aa;。开元时任河西节度使,后入朝拜相,#-666ll;善其身,所有赏赐皆缄封不启,遇事不敢裁决。尚书:官名。历代职掌权位不一,唐时为六部长官,正三品。»

〔2〕河湟:黄河及湟水之间的地区,在青海东部。使典:官府办理文书的小吏。

〔3〕:提拔。胥史:办理文书的小吏。

〔4〕商君耕战之国: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时,推行重农抑商,奖励耕战的国策。

〔5〕充国:即赵充国(前137—前52),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666aa;。西汉名将,善骑射,通兵法,屡破胡羌,平定叛乱,以#-666ii;封侯。

〔6〕前席:移坐而前。《史记·贾生列传》:“上因感鬼#-666nn;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

〔7〕夙嫌:旧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