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容斋随笔》 > 鲁昭公

鲁昭公原文解释

【原文】

春秋之世,列国之君失守社稷,其国皆即日改立君,无虚位以俟者。惟鲁昭公为季孙意如note-name:季孙意如1季孙意如:即季平子(?—前505),季武子之孙,鲁国正卿,在昭公时执政专权。孙(xùn):同“逊”,出奔。昭公二十五年(前517),鲁国因斗鸡发生内乱,昭公攻伐季氏,季平子恐,一请再请,又求以五车逃亡,皆不许。叔孙氏、孟氏、季氏三家一起攻打鲁昭公,昭公败,出奔齐国。所逐而孙于齐,又适晋,凡八年乃没note-name:凡八年乃没2凡八年乃没:没,同“殁”。鲁昭公辗转欲借齐、晋等国之力回国复位,都未能如愿,最后死在晋地乾侯。。意如在国note-name:摄3摄:代理。主祭:主持祭祀。事主祭,岁具从者之衣履而归之于乾侯note-name:乾侯4乾侯:春秋时晋邑,在今河北成安东南。昭公二十八年(前514),鲁昭公流亡至晋,居于乾侯。季平子未废其君主名#-666dd;,每年派#-666aa;给昭公及其仆从送上衣#-666hh;和鞋履。。公薨之明年,丧还故国,然后其弟公子宋note-name:公子宋5公子宋:指鲁定公。始即位,他国无此比也。岂非鲁秉周礼note-name:鲁秉周礼6鲁秉周礼:周礼,周代礼乐制度。相传周公旦制礼作乐,以教化民众,治理天下。《左传·闵公元年》:“(齐)公曰:‘鲁可取乎?’(仲孙)对曰:‘不可。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也。……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虽不幸逐君,犹存厥位,而不敢绝之乎?其后哀公孙于越note-name:哀公孙于越7哀公孙于越:《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八月甲戌,公如公孙有陉氏,因孙于邾,乃遂如越。”,《左传》终于是年,不知悼公note-name:悼公8悼公:鲁悼公,哀公之子。以何时立也。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春秋时期,诸侯国君失守国家,这个国家都即日改立新君,没有虚位以待的情况。只有鲁昭公被季孙意如驱逐而流亡到齐国,又流亡晋国,前后八年才去世。季孙意如在鲁国代理国事主持祭祀,每年准备好随从#-666aa;员的衣#-666hh;鞋履送到乾侯。昭公去世第二年,灵柩回到鲁国,然后他的弟弟公子宋才即位。其他国家没有这样的事。难道不是因为鲁国秉持周礼,虽然国君不幸被逐,仍然为他保留君位,不敢中断吗?后来鲁哀公逃亡到越国,《左传》记事到本年为止,不知道哀公之子悼公是在何时被立为君的。

原文翻译

春秋之世,列国之君失守社稷,其国皆即日改立君,无虚位以俟者。惟鲁昭公为季孙意如所逐而孙于齐,又适晋,凡八年乃没。意如在国摄事主祭,岁具从者之衣履而归之于乾侯。公薨之明年,丧还故国,然后其弟公子宋始即位,他国无此比也。岂非鲁秉周礼,虽不幸逐君,犹存厥位,而不敢绝之乎?其后哀公孙于越,《左传》终于是年,不知悼公以何时立也。

春秋时期,诸侯国君失守国家,这个国家都即日改立新君,没有虚位以待的情况。只有鲁昭公被季孙意如驱逐而流亡到齐国,又流亡晋国,前后八年才去世。季孙意如在鲁国代理国事主持祭祀,每年准备好随从#-666aa;员的衣#-666hh;鞋履送到乾侯。昭公去世第二年,灵柩回到鲁国,然后他的弟弟公子宋才即位。其他国家没有这样的事。难道不是因为鲁国秉持周礼,虽然国君不幸被逐,仍然为他保留君位,不敢中断吗?后来鲁哀公逃亡到越国,《左传》记事到本年为止,不知道哀公之子悼公是在何时被立为君的。

【原文注释】

〔1〕季孙意如:即季平子(?—前505),季武子之孙,鲁国正卿,在昭公时执政专权。孙(xùn):同“逊”,出奔。昭公二十五年(前517),鲁国因斗鸡发生内乱,昭公攻伐季氏,季平子恐,一请再请,又求以五车逃亡,皆不许。叔孙氏、孟氏、季氏三家一起攻打鲁昭公,昭公败,出奔齐国。

〔2〕凡八年乃没:没,同“殁”。鲁昭公辗转欲借齐、晋等国之力回国复位,都未能如愿,最后死在晋地乾侯。

〔3〕:代理。主祭:主持祭祀。

〔4〕乾侯:春秋时晋邑,在今河北成安东南。昭公二十八年(前514),鲁昭公流亡至晋,居于乾侯。季平子未废其君主名#-666dd;,每年派#-666aa;给昭公及其仆从送上衣#-666hh;和鞋履。

〔5〕公子宋:指鲁定公。

〔6〕鲁秉周礼:周礼,周代礼乐制度。相传周公旦制礼作乐,以教化民众,治理天下。《左传·闵公元年》:“(齐)公曰:‘鲁可取乎?’(仲孙)对曰:‘不可。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也。……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

〔7〕哀公孙于越:《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八月甲戌,公如公孙有陉氏,因孙于邾,乃遂如越。”

〔8〕悼公:鲁悼公,哀公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