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州当为庄原文解释
【原文】
严州本名睦州,宣和中以方寇之故改焉②。虽以威严为义,然实取严陵滩之意也③。殊不考子陵乃庄氏④,东汉避显宗讳以“庄”为“严”⑤,故史家追书以为严光,后世当从实可也。
【翻译】
严州本名睦州,宣和年间因为方腊起事的缘故改名。虽然州名有威严之意,但主要是取严陵滩的典故。其实这种改法根本不考究子陵本为庄氏,东汉避明帝刘庄之讳才改“庄”为“严”,所以史家追述历史就写作严光,后世#-666aa;应该尊重历史的实际情况。
原文 | 翻译 |
严州本名睦州,宣和中以方寇之故改焉。虽以威严为义,然实取严陵滩之意也。殊不考子陵乃庄氏,东汉避显宗讳以“庄”为“严”,故史家追书以为严光,后世当从实可也。 | 严州本名睦州,宣和年间因为方腊起事的缘故改名。虽然州名有威严之意,但主要是取严陵滩的典故。其实这种改法根本不考究子陵本为庄氏,东汉避明帝刘庄之讳才改“庄”为“严”,所以史家追述历史就写作严光,后世#-666aa;应该尊重历史的实际情况。 |
扩展阅读
【注释】
①严州:隋置睦州,治新安(今浙江淳安)。初唐析睦州桐庐(今属浙江)置严州,随后废。移睦州州治于建德(今属浙江)。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改睦州为严州。南宋升为府。
②宣和:宋徽宗年号(1119—1125)。方寇:方腊(?—1121),歙州(今安徽歙县)#-666aa;。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十月,在睦州发动农民起义,第二年兵败被俘,身死。
③严陵滩:在浙江桐庐南,相传为东汉#guoxue666-com;士严光隐居垂钓之处。
④子陵:指严光,本名庄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今属浙江)#-666aa;。年少时与汉光武帝刘秀同游学,有高名。征召不受,隐居富春山。庄氏:芈姓,楚庄王之后,以谥为姓。东汉以后,避汉明帝讳,改为严氏。见《元和姓纂》卷五。
⑤显宗:指汉明帝刘庄(28—75),汉光武帝第四子,中元二年〔57〕即位,在位十九年,庙号显宗。